考完试的那天,叶绍瑶一身轻松,破天荒用两个钢镚请季林越吃小卖部新到的零食。
季林越看着递到眼前的辣条,皱眉别过头:“我妈妈不让我吃垃圾食品。”
她张着嘴抗议:“这才不是垃圾呢!”
她突然想欣赏季林越五官皱紧的洋相,鬼点子及时冒出脑袋,于是变本加厉地把手里的辣条往人跟前送,态度十分强硬。
躲不过,季林越调转脚步就想跑走,哪知身后的人似预料了般穷追不舍,两个小孩背着沉重的书包,顶着斜斜挂在空中的残阳跑了一路。
追了二里地,一直没个奔头,叶绍瑶率先提议:“哎哟,歇歇。”
她坐在野湖边的草地上,把随之停下脚步的季林越拉到身边。
手中攥住的包装袋带着湿汗的粘腻,她急于脱手,索性把辣条一股脑塞进嘴里。
叶绍瑶咀嚼着,双眼眺望河对岸的野鸭子,向他发出含混不清的问句:“所以你周末去不去参加市队的选拔呀?”
季林越依然紧闭着嘴,从喉咙中挤出一个回应:“嗯。”
自从季先生听说了省市队要从各俱乐部选拔运动员的事情,几乎是替儿子做出决定。
“去,必须去,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了又得等一年。”这是季先生的原话。
只是听季林越这么一讲,叶绍瑶已经觉得汗流浃背。也不知是习惯还是怎么的,季叔叔老爱瞪着眼睛,说话还咄咄逼人,像《还珠格格》里穿黄袍的那个老头*。
不过那都是别人的事,现在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一直到拿到成绩之前,她都是一条好汉。这几天的日子最快活,老师没有布置什么作业,家长也不会吆五喝六,叶绍瑶自有自己的消遣。
左邻右舍的小孩都放假了,经常约着三五一群,一会儿去这个小区探险,明天又去别的小巷探险,他们还有个小首领,给他们一人发了一把防身的透明玩具枪。
“叶绍瑶,今天咱们翻去学校,你走不走?”小首领压低了嗓子在她单元楼下打暗号,好像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
叶绍瑶隔着窗户喊了回去:“不走。”
探险队伍里男孩子偏多,尤其爱学着街上浑浑噩噩的无业游民吊儿郎当,时不时往地上啐一口,他们憋不出来痰,就冲地上吐唾沫玩。
爸爸妈妈教她要守礼节知廉耻,她约束自己,刻意远离那些男生,和那些掉队的女生走在一块。
昨天她帮粮油超市的韩叔叔搬货的功夫,听见小区门口的老大爷把那小首领拎起来打得哭叽尿嚎,才知道他们几个男生嫌方圆十里八里的险都探完了,想追求一些刺激,把居委会大妈养在小区里的鸡给偷了。
韩叔叔摇着头感慨世风日下,不忘对小姑娘提点一句:“你可别学他们嗷。”
不消他说,叶绍瑶也不会和小偷有什么往来,他们好了伤疤忘了痛,她可不敢同流合污。
楼下一群孩子乌泱乌泱地走了,外面只剩风吹树叶的簌簌声,电视频道的动画档还没开播,她一时不知道该玩些什么。
去找季林越?她很快否掉这个决定。
今天是季林越去参加选拔的日子,现在一定不在家呢。
也不知道结果怎么样。
……
六月二十八日,岸北城西体育馆外漫天飘着礼花筒喷出的彩带,大大小小的俱乐部教练分列在滑冰馆外,欢迎市政府和省冬管中心的领导莅临。
选拔并没有马上开始,主持人在介绍完主/席台一众官/员后,热烈邀请冬管中心副主任金承奥致辞。副主任有备而来,接过话筒就开始一番长篇大论,嘴里滔滔不绝,情绪慷慨激昂。
全体参赛选手聚拢在冰场里聆听领导讲话,但并没有多少人能够耐心听下去。季林越藏在人群中,周围不时传来急不可耐的冰刀跺地声,让他也有些烦闷。
又过了五分钟,人群开始躁动,有小孩从嘴缝里挤出疑问:“为什么他们要讲这么久啊?”
回应她的是一圈人的摇头晃脑。
“希望各位选手发扬努力拼搏、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赛出水平,赛出风格,发挥出训练的最佳水平。我谨代表H省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诚邀各位的加入。”
这篇揭过去,便是选手退场做准备工作。因为本次选拔走的是正规比赛流程,必不可少裁判入座的环节,不过若有人眼尖,便能发现这些裁判就是冬管中心随行的人员。
隔壁短道速滑人才辈出,花滑的领导尚还在求贤若渴,这是省队市队明着抢人来了。
星未来俱乐部此次有参加选拔的女单三人,男单四人,双人和冰舞挂空挡,在众多俱乐部里并不占优势。但拗不过人脉强大,冬管中心的副主任曾是星未来冯蒹葭教练的第一任搭档,和穆百川又是几面之交,是以裁判多少都对这个俱乐部多留意一些。
“我说百川啊,前几年你们星未来还培养出了容翡这样的优秀运动员,怎么她一出走,其他人就有些不够看了。”金承奥稳坐在主席台,手里百无聊赖地转着笔,望向身后就座的穆百川。
已登场的三名女单年纪尚小,根本上不了难度,就像抛向海岸的几粒沙,转眼就没有了记忆点。
“前年你来我这里当说客,说动小冯让容翡转双人,还顺手拐走我这儿一批好苗子,”穆百川冲他一哼,呛声道,“现在我手里只有一些义务教育还没学完的小孩子,灾后重建呐。”
金承奥似乎才记起这一档事,心不在焉地回应:“是是是。”
又一个穿着全黑考斯滕的男孩上场,金承奥定睛一看,不,衣领和裤腰处有一些水钻,终于不是千篇一律的毛衣秋裤了。
“这服装还行。”没有其他男生的穿着朴素,也不像小女孩的裙子闪眼睛。
经典曲目《十面埋伏》一响起,穆百川似乎听见裁判席的叹气声,被滑腻了的选曲,单说这几个小时就已经出现四五次了。
金承奥并没有受到旁人的干扰,格外提起精神看场上的男孩旋转跳跃。主席台离赛场并不远,又没有视线阻碍,很容易就能看清每一个技术动作。
“脚下工夫很扎实,接续步太流畅了,一看就是童子功。”金承奥并不吝啬赞美,但他也出于自己的立场提出见解,“就是有几个跳跃太勉强,两个刃跳都没足周。”
此时场上的男生已经进入到最后的换足联合旋转,跳跃进入,算是给难度系数并不大的表演添了一笔亮色。
最后一个音节结束,男孩以表面高完成度收获了观众席的掌声。这次选拔不对外公开,到场的也只是孩子们的家长亲友,能够收获稀稀拉拉的赞美,已经是一种成功。
“这个弟弟是不是还没有开始突破三周?”金承奥随口问道。
穆百川并不藏拙:“如你所见,两周跳还不稳定。”
快速过完少儿组,青年组的实力明显上了几个档次,不过各个组有各个组的考察重点,对于年纪稍长的青年组,裁判则更注重于透过表演摸清一个选手的上限。
市队的教练在裁判席坐了一天,挑来挑去还是去年那几号人,多少有些索然无味了。
金承奥趁着清冰时间四处活动,款款走到裁判席慰问:“选得怎么样了?”
裁判长委婉地措辞道:“我估计今年挑大梁的还是那几个老人。”
看来省队也不好过。
“有一对双人还不错,不过男伴是J省体校的,要把他们招进队的话,恐怕还得和他的单位沟通沟通。”
这几年还挺兴联合培养的路子,两个单位各自调动己方的资源和优势,共同制定运动员的培养计划。但这种培养方法对于单位来说并不全是好处,运动员的成绩和效益要靠分猪肉才能流进自己的口袋,性价比并不如本土运动员高。
现在并不是考虑性价比的时候,金承奥久坐这个位置,眼看上面定的目标完不成,他恨不得老当益壮亲自重返赛场。
“马上就找他们聊聊,别让市队的人抢了。”回到现实,他及时告知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