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毫无防备,她机械地走上讲台,机械地拼凑前面竞选者的宣言,颤抖的手指扣紧讲台桌角,她从没这么紧张过。
讲了些什么?她全想不起来,只知道唱票环节里,自己名字下的正字越来越多,她都不知道是为什么。
叶绍瑶坚信自己没有拉票的意思,但稀里糊涂一跃成为新晋的小队长。
聂心又送来一阵掌声:“我就说你行吧!”高兴得像臂章别在她的校服上一样。
听她眉飞色舞地讲述这一番奇遇,姥姥面容和蔼,招呼她走近,想亲手摸一摸这份荣誉:“我们瑶儿在班上真受欢迎。”
“那是。”叶绍瑶洋洋得意,正了正胸前的红领巾。解不开的谜团早已经被她埋在心底,她给自己找到了合理的解释——或许同学们真的都很喜欢她。
“你的好朋友呢?”姥姥顺口提了一句。
好朋友?
她想,大概说的是季林越吧。姥姥前阵子来城里治腰腿,在叶家安顿了有一段时间,季林越隔三差五就出现在家门口,和家里的小姑娘一块回来,来来去去也就眼熟了。
他啊……
叶绍瑶撇嘴,他现在可风光呢。
她尿遁路过三班时,三班正在举行授章仪式,季林越站在台上,低头看塑料牌上的三道杠,眼里波澜不惊。
放学路上,叶绍瑶在前面踢石子,对他的当选同样不理解:“不会是因为你长得好看吧?”
“嗯。”
“嗯?”叶绍瑶本只是随口猜测,却听到他不咸不淡地赞同,颇感意外,“自恋鬼。”
“是王老师叫我上去的,我在讲台上什么都没说,也不知道大家为什么要把票投给我。”
若不是了解他性格,叶绍瑶指不定要啐他一口,说他是在臭显摆。但她沉心想,用语文老师的话说,他俩竞选成功还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后,叶绍瑶只是狡黠地冲姥姥卖起关子:“我不知道。”
她今天好容易风光表现一回,可不能让别人在姥姥面前压了她的风头。
叶先生终于休上两天假,叶家难得添上四副碗筷,平时连蔬菜都得多囤一些。
但今天晚上不用纠结吃什么了,姥姥乐呵呵决定:“咱今儿庆祝瑶儿当上小队长,一起下顿馆子。”
吃饭得赶早,一家四口换上日常的行头,邵女士和叶先生检查门窗水电,姥姥牵着小姑娘先一步走。
“吧嗒”一声,防盗门外站着一名不速之客。
“你怎么来了?”
好吧,她刚才还想向姥姥隐瞒来着,但人手臂上的三道杠现在就明晃晃地衬在楼道声控灯下。
“好朋友,”姥姥用代号叫他,“你叫什么名字?”
“季林越。”
两个小孩子大眼瞪小眼。
叶绍瑶再问:“你来干嘛?”
季林越把怀里沉甸甸的小坛子递给长辈:“我妈妈让我给你们送一坛腌白菜。”
姥姥捧着双手收下,笑容更盛:“小季放假来姥姥家玩,姥姥给你做粘豆包吃。”
不过这才上学第一天,寒假的事谁说得准呢?
……
确认自己的名字出现在考级名单后,叶绍瑶开始潜心训练。
倒不是说启蒙级*的步法有什么难点,只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她越发需要在冰上找安全感。
第一次专业考试,总是对未知有些盲目紧张。
放学后,她赶去冰场加训,穆教练不在这时候上班,她就找隔壁李葳蕤教练抠动作。
“小叶,别紧张,你的动作完全达得到启蒙级的标准,自由滑问题也不大。”
话是这么说,但她连学校的期末考试都能手抖,也不敢保证考级当天会是什么状态。
“教练,我想多滑一会总会更好些。”说完,她又把规定动作翻来覆去串了好几遍。
更晚些时候,冰场又来了一名自觉加练的孩子。
李葳蕤摸着后脑勺寻思,老穆给他学生灌了什么迷魂汤?
季林越如常做好热身,正巧碰见叶绍瑶下冰。
“你也来啦,我好久都没在冰场见到你了。”
她现在跟着新的小班学滑冰,与他周六的课时完全错开,没想到能在一个普普通通学习日的晚上偶遇。
“我来找教练编舞。”
这一年他的技术提高不少,旋转和步法比之上一套自由滑更流畅,教练说,他可以重新编排一些更复杂的动作。
叶绍瑶也想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节目,可她眼前只有一个启蒙级的考试,连音乐都不需要。
她问:“你有比赛?”
季林越点头:“我报名了市冬会。”
岸北市每两年都会举办冰雪运动会,如今已经到了第六届,其中花样滑冰项目分少儿组、青年组、成年组和大众组,拥有两级步法和自由滑证书就可以报名少儿组。
没有这两张通行证还真是寸步难行。
十月初,叶家迎来小姑娘的第二件喜事。
叶绍瑶以两场零失误完成了启蒙级步法和一级自由滑的测试,穆教练告诉她,拿到证书只是早晚问题。
“早是多早,晚是多晚呢?”她按捺不住自己想要捧着证书到处炫耀的心情。
穆百川也不清楚,只是安抚她别急。
等通过考级的名单公示,等名单上传到花样滑冰协会,等一张张证书手写印刷,踏踏实实把证书攥在手里时,已经快要十二月,隔壁季林越的市冬会都比完赛了。
某个飘着大雪的周末午后,俱乐部开了个简短的年终总结会,统一给这些孩子们表彰。
“恭喜叶绍瑶小朋友,通过启蒙级步法和一级自由滑的等级测试。”
她走上冰场搭的简易小木台,望眼欲穿的证书终于被她抱在怀里,台下的大小学员都在鼓掌祝贺,有一个模糊的念头在心里萌芽——
她想让这个小木台再高一些,鼓掌的观众再多一些,手里的荣誉再沉一些。
接下来是各大小赛事的表彰,季林越在岸北市第六届冰雪运动会花样滑冰少儿组取得第四名的佳绩,这是俱乐部在本次赛事少儿组获得的最好成绩。
“原来第四名也有证书呀。”
回家路上,叶绍瑶翻来覆去地看着证书,怎么都爱不释手。雪短暂地停了,太阳从厚云中探头,她把两张证书高高举起,挡住刺眼的阳光:“我们都是有证书的人啦!”
一阵风扑面,带起一丝雪意,季林越任她把证书夺走,双手扣紧棉帽:“我奥数也拿到过证书。”
“你那是优秀奖。”
温女士给她科普过,凡进入复赛的选手都有奖状和证书,除了一二三等奖,其他都是优秀奖。
“这可是第四名呢!”
还是用带闪粉的金色笔写的,亮晃晃的第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