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开,苏聿白站在一旁,看着她们进了电梯。
“苏院长再见。”
姜与乐紧跟着师姐们一起同苏聿白道别,踏步进了电梯厢,尽量不显突兀。
苏聿白冲她们点头,又望向姜与乐。
“姜同学,到家发消息。”
姜与乐心脏狂跳,面上仍装平静地应了句:“好的。”
苏院长大概是将她当导游这事归为她志愿活动的一部分,所以到家报备是要确认她的人身安全。姜与乐想。
姜与乐带师姐们绕北湖看了夜景,又进了家小酒馆听民谣。
十点半,姜与乐准时被师姐们送到了小区门口。
“记得跟苏院长报备哦。”季子真轻笑调侃。
又被她提起这件事情,姜与乐摸了摸鼻子,点点头,“师姐们再见。”
下车后,姜与乐给苏聿白发消息:【苏教授,我已经到家了。】
那边回复得很快:【嗯。】语气是一如既往地冷淡,大概并没有将晚宴上的事放在心上。
姜与乐放了心,望着天边的星,慢悠悠地朝家里走去。
潜意识不太想那么快回家。
果不其然,姜与乐一进家门,就被妈妈细细盘问从接机到晚宴的种种细节。
姜与乐冷静地一一回答,自动隐去了林思琼当众告白那一部分。
姜华珍也没起疑。
看来目前还没有人将今晚的事讲给她听,但以后就不一定了。
姜与乐微微心悸。
*
第二天是周六,会议从早上8点正式开始,志愿者需要在7点20集合。
姜与乐提前了15分钟到达集合的休息室,余光瞥见在教室前方站得板正的苏聿白。
她来得更早。
“姜师姐,你竟然也来当志愿者啦!”
姜与乐转过头来,发现是学院学位授予仪式的学生负责人,也是同专业的师妹。
对方对她一个毕业生来当志愿者这件事感到惊讶。
姜与乐冲她笑笑,“我博士阶段的导师也来参会,正好接待。”
“哦,我还以为是苏院长特意请你来帮忙的呢。”
“啊?”
“你们看起来很熟的样子。”
姜与乐心里莫名一紧,还没想好回复她什么,就看见苏莹莹拿着小笼包走过来。
“你吃早饭没?”
苏莹莹来了,师妹也去找相熟的同学了。
“我吃了。”
“那我把你这份也吃啦。”
姜与乐点点头,心里却在思考,苏聿白被特聘至B大三年间,她们俩都没单独说过两句话,怎么会给人造成一种很熟的错觉。
难道师妹听说昨晚她说喜欢苏聿白的事了?
可这件事连苏莹莹都不知情,师妹更是无从知晓。
“请同学们找位置做好,开始开会了哈。”
志愿者简会较为简短,主要是安排了各位志愿者的分组情况。姜与乐被分到内场宣传组,负责给报告嘉宾拍照,以及会后新闻稿的撰写。
与会嘉宾陆续从前门进场,姜与乐去跟乔教授打了声招呼。
乔教授注意到她身上的志愿者服,“等会自己找空位置坐下呀,别一直站着。”
姜与乐心中一暖,语气也轻快起来:“好嘞,谢谢乔老师~”
开幕式准时开始,各位领导和重要与会专家致辞,都是老生常谈的学科建设话题。
姜与乐对这些话题向来不感兴趣,不出意料走了神。等回过神来时,致辞已经结束,到了大合影环节。
姜与乐随着嘉宾往外走,却在门口附近被堵得无法前行。这才看见前面以苏聿白和Stana教授为中心,簇拥着很多嘉宾。
大多是Stana教授在与其他嘉宾交流,苏聿白极少发言。有不少人试图将话题cue到她身上,她神情也是淡淡的。
纵使是在这样热闹的社交场里,苏聿白仍独立于人群之外。不偏不倚,清冷疏离,周身又弥漫着权威——她是国内宏观经济学学术新贵,年纪轻轻已经手握数篇顶刊,更是B大经济学院的“学术招牌”。
多的是人想要巴结她。
姜与乐默默看着,却猝不及防与她四目相对,顿时慌张移开了视线。
“时间到了,出去合影。”苏聿白冷声开口。
语气并不客气,但身边的人并无异样、随着她下楼,大概是早已习惯她的时间观念与说一不二的作风。
这次会议规模比较大,与会嘉宾众多,学术中心大楼外已经布置好铁架。
志愿者被分到最后一排,也就是铁架的顶端。
姜与乐看见了苏莹莹,过去跟她站在一起。旁边是低年级的志愿者,在讨论下面领导们的站位话题。
“于老师去拉苏院长要请她站中间了。”
“最喜欢看她们的拉扯环节了,看最后是谁赢啦?”
“那肯定是我女神呀!她拍照从来都站边边角!”
姜与乐顺着她们的视线看过去,看见苏聿白果真低调地站在第一排的最边上,任由于老师拉扯,宛如定海神针岿然不动。
姜与乐莫名想到那天跟苏聿白拍毕业合影时的场景,于老师也是想拉着苏聿白站到中间去。
一旁苏莹莹在她耳畔幽幽开口:“我记得拍毕业合影时我姐跟你一起站在中间了诶。”
姜与乐眼睫轻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