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难哄小说网 > 绒花娘子古代升职记 > 第73章 第 73 章

第73章 第 7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华纱绒花铺在容县开张以来积攒的人脉和客源,在簪花宴递出去的帖子里头,头一次有了清晰的回馈。

县里有些门面的夫人都极力宣传着,闹得好些外县的也想来见识见识,可帖子有限,不少人扼腕叹息,空手而归,县里甚至刮起了一阵高价收簪花宴帖子的风向。

余晚桃自个忙不过来,租了梅花园当场子,厚着脸皮去请了陈夫人帮忙张罗着,陈夫人欣然应了,不过也没白帮,给自己多拿了好几张帖子。

簪花宴当日,还未开宴,前来参宴的姑娘们嬉笑打闹着,便将梅花园里的热闹气氛撑起来了。

八月天里还热得厉害,梅花园枝繁叶茂的,绿荫成片,几步外还有冰桶,镇着冒白雾的冰块,小方柜上合着明瓦罩子,里面是些精美漂亮的糕点酥酪。

既为簪花宴,自得紧扣主题。

余晚桃特意定做了好些时下应季的花,做成鬓花簪,簇簇各有不同,入园的都能自己挑一枝戴在鬓间,明艳的花热烈张扬,或含蓄娇羞,面颊樱红,一道道倩丽身影穿梭着梅树下,好颜色尽显。

余晚桃作为东道主,也簪了一朵鹅黄绒月季在鬓边,笑意盈盈地给前来赴宴的夫人小姐们介绍,晚些日头升起了,险险闭园时,她终于等来了此次簪花宴的主要目标。

“江夫人好颜色,您一来,这梅花园里的景都变得黯淡了。”

来人正是容县的知县夫人,她穿着身料子极好的缎面襦裙,雍容华贵,面色更是红润,光彩照人,下了马车便没甚架子的扬声笑起来。

“还是余东家得脸,今儿簪花宴听着有趣,我儿病了一场,日里照顾着他都久不出门了,今朝得了空,才想着过来凑凑热闹。”

“小公子是个有福气的,定会安安康康,夫人莫要优心,既然来了便畅快玩一通,陈夫人方才还念叨您呢。”,余晚桃掩着嘴轻笑,将人引进院里,教守门的闭了园,不让旁人进来。

江夫人一来,自是众夫人恭维的中心,宴上都以她为主簇拥着,新式妆面和簪样也尽可着她挑选,余晚桃特殊对待,再加上有心攀附县令府的人家恭维着,江夫人在这场簪花宴上,可谓玩得尽兴。

过了晌午,兴闹了一通后余晚桃安排了珍珠膏敷面,珍珠膏在冰桶里镇过,刚上脸时一阵冰凉,教脸皮绷得紧紧的,过后全身毛孔舒展,夏日里暑气尽数散去。

这吆好的享受,余晚桃自然也不会亏待自己。

排排过去的斜躺椅在梅树下,斑驳光线透过枝桠倾泻而下,风儿轻拂带着冰桶里润凉的气息,闭目敷面之时,闲聊之声渐起。

陈夫人慢悠悠晃着团扇:“余娘子,你们打算何日出发去府城?我家里那少爷如今还闹着脾气呢,我想着若时机合适,就教崔公子过府来劝劝人,到底京里才是他的家,如何能一直不回去。”

知道她说的是游子涧回京一事,余晚桃叹息道:“想来游公子有自己的主张,陈夫人您也莫要忧心,游公子总会想通的。”

“书生们挤破脑袋都想去京都,他怎就不愿意了?”,江夫人问。

陈夫人:“心里对他亲爹有怨言啊,放不下心结。”

“到底是亲爹。”,江夫人嘀咕了一句,随后问余晚桃:“余东家若是去了府城,那县里的生意可还做?”

余晚桃声音里带着失落,回道:“许是不去府城,还在县里头的。”

“怎么?你相公不想带着你去府城求学?”,陈夫人挑眉,连团扇都不动了。

“那没有,只是……二郎恐怕也去不了府城求学,府试出榜后,我们在府城等了许久,本想报了名再回容县处理好这边的生意,谁料竟没收到报名文牒。”

余晚桃语气里半是抱怨半是不解,眉头皱着,教面上的珍珠膏都带出了折子,俨然十分苦恼。

“怎会没收到?”,江夫人缓缓睁眼:“你相公不是小三元吗?我都听家里那位念叨了好几次呢,是个文采极好的书生。”

余晚桃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她纳闷道:“我到府学外教人打听过,发现一些排名在后面的秀才都招收了,如何独独落了二郎一个?心里觉着不公却也没法子,只能回来继续在县学里读书了。”

“这不是白白荒废了一个好苗子?”,江夫人不受控制地抬高音量,微有些怒道:“这中间少不得是有些腌臜事,等回去我便让老爷去查查。”

江夫人如此义愤填膺,倒也不全是为的那崔秀才一个,江知县赴任容县也很多年了,因为政绩平平,一直没能挪地方。

眼下管辖地内好不容易出个小三元,若两年后一举夺魁,那她家老爷调任升官的政绩便有了,这时如何能教人毁了去。

江夫人知道这事拖不得,回去便同江县令说了这事。

江县令闻言,沉默半响,才挥袖道:“恐怕是那崔玉棠在府城里得罪了人,报名文牒被扣下了,我亲自修书一封给文大人罢。”

余晚桃并不知,因着她这顺便一提,江县令的信件传到府城,引发了元府不小的动荡。

簪花宴后,余晚桃忙着盘账,四处请商队将蚕丝运到府城庄子里,而崔玉棠也继续回到县里读书。

约摸过了中秋,县衙里来了信,让崔玉棠过去一趟,再回来时,手上多了一张砖红色的府学报名文牒。

许是知他受了委屈,江知县还自掏腰包出了一份赏银,言谈时对他十分看重,让他去了府城好好读书,莫要松懈。

崔玉棠拿着报名文牒去陈府找了陈教谕,书房内密聊许久,翌日便同县学夫子和同窗们告了别,收拾包袱回家去了。

回到家,崔玉棠关上屋门,才同余晚桃说起这事。

“陈教谕也从府城那头收到了消息,听说是元府三公子因当众浮言妄议国事,还醉酒调戏良家女子,被文大人撞见,眼下还在牢房里呢,元郡松被文大人斥责管教不严,参他的折子已经上奏京城了。”

余晚桃只是想借江知县的身份把属于书生的报名文牒拿回来,没想到那位文知府如此正直给力,还顺带整治了一番元家。

“元府在南地势大,经营多年,朝中同族官员也不少,恐怕此事会高高拿起,轻轻放下。”,余晚桃拧眉道。

崔玉棠嗓音微沉:“官场复杂,更何况是元家这样的大族。”

“不想那些了,只要拿到报名文牒即可,眼下该准备着去府城的事了。”

此去府城,算是定居,短时间内都不会再回容县了,村里,铺子里的事情都得安排妥当,她才能安心离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