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缨……”冥冥之中,好似有人在低声唤着,那嗓音清朗而熟悉,濯缨想起了,这声音是容铮的,原来海市蜃楼之中所见,并非虚幻,而是预见。
正当濯缨陷入沉思之中,霍然惊醒,海市蜃楼之中的那人,神色含哀,毅然决然从城楼上纵身跳下,城楼下是一望无尽不知几千万里的深海——
濯缨恍然看向城楼之上的容铮,果然神色含哀,似有轻生之意。濯缨慌忙欲飞身上城楼,阻拦容铮跳下城楼,却在这时,为一只修长的手握住了手腕,拦住了她的去路。
来人竟是多年不相见的君捻上仙,她的亲师侄顾清风。仍是一袭白衣,风雪不沾身,眉目冷冷如霜,吐出的字句比风雪更冷:“凡人生死,自有定数,你怎可恣意而为?”
“我已自立山门,不算是你蓬莱中人,你无权管我?”濯缨用力挣开了顾清风的手,拂袖退开数丈之外,此时她不愿与之多加纠缠,一心只想救下容铮。
“你救得他一时,救不了一世。天命难违,你改不了天命,也救不了他。”顾清风负手而立风雪之中,恍若遗世独立的谪仙,凡人难以近身。手中白扇翩然一点清寒,濯缨眼前则现出镜花水月般的画卷。
不过弹指之间,她看到了救下容铮后的凡尘种种。她终于如愿以偿,施法令容铮假死于人前,待其下葬于霍山,方从棺椁里将之救出,从此二人藏身于霍山,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日子。
然,不过短短几月,西临还是想方设法借着容铮之死,强找了个由头,挑起了两国战事。容铮不惜以命换取来的两国太平,终究是抵不过西临君王、他皇叔的野心。
容铮与濯缨藏在霍山,过了十年的逍遥日子。他终究是放不下家国天下,见不得那些黎民百姓流离失所,见不得天下生灵涂炭,他还是离开了濯缨,毅然决然来到西临军帐前,欲劝说西临王收兵止战。
岂料,那西临王根本不听容铮所言,反而令人将之幽禁在军帐之中。后来,在濯缨的帮助下,容铮逃离了西临军帐,又来到了北梁军营。
率军出征的竟是六世子夜景宁,容铮与夜景宁商议后,决定帮助北梁,佯作被北梁生擒为质,以此要挟西临王,逼退西临大军。
岂料,两军对峙,剑拔弩张,北梁将容铮押于两军阵前,那西临王竟是冷血无情,亲手张弓拉箭,射杀容铮。
到底是容铮看重了自个儿性命,自始至终,他不过是个笑话罢了。结局,容铮竟还是心如死灰,伤心断肠,较跳下幽都城楼更甚,他缓缓合上双眼,等待皇叔的射杀——
凡此种种,真如大梦一场,于濯缨却不过须臾之间。彼时,容铮已纵身跳下城楼,濯缨如梦初醒,一霎神识尽归,纵然已窥得往后种种,却还是十分坚定地飞身于城楼之下,一把接住了容铮。
“我说过的,我不许你死,你不会死的,我会护着你的。”濯缨揽着容铮飞旋于风雪之中,长裙猎猎飞扬天下,足尖点地,二人已安然落地。
顾清风独立于风雪之中,终是欲言又止,眉头紧锁,神色微冷,雪白折扇一收,悄然无影于尘世。
濯缨带着容铮离开了幽都,却未回霍山,也未去接沉水烟,而是带着容铮乘风来到了西临帝京无烟城。容铮立在无烟城大门前,恍惚仍沉浸在坠楼的惊惶之中,寒风凛冽,不见片雪,却似乎比幽都更冷入骨髓。
容铮不禁打了个寒颤,如梦初醒般怔怔望着城楼镌刻的‘无烟城’三个恣意大字,身侧的濯缨换了一身男子装束,双手环在身前,亦望着高高城楼,似笑非笑道:“世道本就不公,任你万般委曲求全,也求不得一个善终,总归皆是一死,倒不妨搏上一搏,或可搏出一线生机。”
“阿缨——”容铮别过头看了濯缨一眼,方又静静注视着大门里的红尘闹市,清明眸里噙着泪花,“我,终于回来了。”
而后,容铮携濯缨去了帝宫,往里边递了证明身份的白玉牌子,方在内侍指引下入了帝宫,于明光殿面见了当今西临王容覃,也就是容铮那位谋朝篡位,还将他送去北梁为质的亲皇叔。
容铮被送去幽都时,还是个四五岁的稚子,对于这位皇叔已然记不清楚了,也不知当年这位皇叔是为了巩固皇权、坐稳皇位,才将他送去北梁为质。可怜容铮还以为容覃是他的血脉至亲,这么多年不曾相见,又死里逃生回到故国,回到血亲身边,免不得万般滋味一霎涌入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