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条善寺发球,4号主攻手东山胜道走到底线。
“咦,”甲本奏太疑惑,“条善寺首发不是从二传在一号位开始吗?”
他清点场上的站位:“现在发球的是主攻,二传手是3号……在前排三号位?”
时田空有些无奈:“条善寺一直是从三轮两点攻开始打,昨天乌养教练有说过,你没听吗?”
甲本两根食指顶住太阳穴,冥思苦想:“好像是说过……因为风格不羁?”
“……”
时田对甲本过于凝练的概括无言以对,原野绿倒觉得“不羁”这个形容词颇为准确。
“因为条善寺的两点攻轮对他们来说不是弱轮。”她解释道。
前排有三个攻手,所以进攻实力更强,在排球演化出立体进攻战术前,这是最朴素道理。
随着技术发展,仅靠前排进攻的“平面进攻时代”逐渐成为过去式,后排攻手在三米线后起跳,搭配前排攻手在时间或位置上制造差异形成掩护,后攻战术的加入使排球的竞技强度不断提高。
只不过后攻更加考验攻手的身体素质和扣球质量,很多职业球手后攻都扣不明白,高中生中擅长后攻的自然不多,绝大多数是队伍里的王牌。
乌野已经毕业的王牌东峰旭就能使用后攻,但相比他在前排时的游刃有余,东峰的后排进攻基本固定在顺手线一条线路,好在扣球力道充足,面对拦网还能一较高下。
前任队长泽村大地的后攻就更不够看了,能得分全靠战术配合制造对面空网,还有二传手影山飞雄的坚决果断——据说泽村第一次在正式比赛后二得分,自己都吓了一大跳。
目前乌野的队伍中最擅长后攻的是伊达兄弟,良好的滞空让他们能在空中自由带动臂膀变线,相较之下田中没有这种空中优势,弹跳突出的日向则少了几分力量。
当然,条善寺的“两点攻轮不弱”并不是因为他们全队都是擅长后排进攻的天才,而是因为常年2V2练习锻炼出了队员们的全面性,使得条善寺的二传手……十分擅长在网前承担进攻任务。
“给我也扣一个!”
防守起球不到位,二传手二岐丈春的后撤看似是在跑位追球,实则是为了拉开距离,待自由人土汤新将球垫调到网口,三步助跑起跳充足,身体面朝大斜线,扣出的却是犀利的直线球。
“简直是面斜打直的教科书。”原野绿喃喃自语。
球落在界内,得分的二传手“哇哦”了一声:“居然成功了?”
随后表情迅速转换成得意,条善寺这支队伍完全不懂什么是胆怯,被抢走了四号位球权的照岛游儿更是跳到了二岐身上大声欢呼:“太帅了你小子!”
网对面,负责后排防守的田中龙之介跪地痛呼:“呃啊我的错,把直线放掉了!”
拦防对面四号位的缘下力自觉举手:“抱歉,是我先把漏掉直线的,完全以为会是斜线。”
梅津匡吾郎弱弱地补充了一句:“我也以为会是斜线。”作为副攻的他跟上了这记强攻,拦网并住缘下左边的中线,却没什么用。
第一次作为首发和条善寺打比赛的伊达志也咋舌:“那是二传手对吧?”
大家顺着他的视线看向自家曾经扣出标准直线球作为示范的二传手。
影山飞雄面对众人的目光,停顿了半秒,心不甘情不愿地承认道:“我没练习过面斜打直。”
——所以练习过就能做到是吧?
西谷夕理解到这句潜台词,十分赞同地点头道:“那之后得把这项加入练习中。”
——不对,根本没必要在这点上较劲!
众攻手心情复杂地移开了目光,缘下更是心力交瘁:糟糕,日向和月岛都不在场上,没有人来吐这个槽!
“果然,”武田一铁恍然大悟,“条善寺的二传手在前排经常扣球呢。”
此时,场上的二岐再次试图扣球,但以一个下网失误丢掉了这一分,谷地仁花在条善寺失误数据记录后又加上一笔,还没上二十分,条善寺的失误丢分就已经画满了一个正字。
“如果说我们是按照教学体系正规练习组织的队伍,那条善寺大概是不按常理出牌的野球队。”乌养系心评价道,“二传手想加入进攻,排除扣二次球,就必须有人承担二传的任务。”
“条善寺通过二对二练习刚好全员都很全面,又不是以战术快球主打的队伍,平拉开调整攻对传球能力要求没那么高,每个人都能临场应变,顶替‘二传手’。”
说话间比分交替,20比19,条善寺率先上了二十分。
乌养看到武田仍旧不解的眼神,咧开嘴角:“老师是想问,同样是失误多,为什么去年我们能拉开差距,今年却咬得很紧,对吧?”
他余光瞥向隔壁端坐的条善寺教练穴原孝昭。
“‘团队意识’不一样了。”
“去年条善寺的小球串联很差,有很多地面防守抢球或让球导致的失误,今年虽然失误多,但主要是网口进攻端的扣球失误,这也是因为我们拦网给他们攻手造成了压力。”
排球是六人同时在场上的团体运动,进攻的机会交替,想要连续得分,必然得把握住从防守到反击的转换。
防守的第一道防线是拦网,拦死直接得分,拦到场外是破坏性拦网,减缓球的力道让后方防守队员能顺利起球才算有效拦网。
所以地面防守队员需要在球权交替中瞬时判断情势,分配防守范围,谁来防前区轻吊,谁跟进中区推攻,谁盯守后场打手出界,面对不同的进攻采取不同的防守体系。
条善寺当然没有音驹那种几乎全员移动地毯的恐怖防守能力,但经过一年的打磨,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弥补过往的漏洞,给这支队伍不走常规路的进攻风格提供了坚实的地面保障。
团结起这批队员的穴原教练实在有一套。
乌养在心中感慨,至少自己在这方面比不过他。
条善寺发球,副攻饭坂信义将球击出,这颗球贴着网带而过,进入乌野右半场后急速下坠,让已经放低重心的伊达志也应对不及,整个人向前一扑,却还是与球擦肩而过。
“哔——”
裁判做出手势,21比19,本场的第一个无触球得分既不是强力跳发也不是跳飘,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看上去毫无威胁的站发球!
“哎?为什么那球没接到?”甲本惊讶出声。
“速度和视角。”原野绿为这颗好发球小小地吸了一口气,“球路很平,网带形成了掩护,接球队员没法提前通过线路预判落点,过网之后又下坠得特别快,志也同学启动的时候估计还有些犹豫应该他来接还是缘下学长接,但又没有更多判断时间,只能直接往前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