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难哄小说网 > [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 > 第67章 诗书史书

第67章 诗书史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城内街巷交错,青石铺路,步履声声。

溪水潺潺,穿城而过。

被吴景治理得倒是不错。

经过问路之后,他们一路行至丹阳太守府前。

但见府门紧闭,守卫林立,戒备森严,气氛凝重。

吴景的府邸有些说不上来的压抑。

蒋干上前,正欲启齿通报,却被守卫一脸肃穆地拦下:“明府君病势沉重,恐难承见客之劳,望诸位海涵,速速离去,以免惊扰。”

吴景病重?

蒋干闻此,眉头紧锁,不悦之色溢于言表:“吾等乃受司空之命,特南下六郡,特来面见讨虏将军,明府君岂能因一己之私,置国家大事于不顾,拒而不见?”

其声渐高,似有责备之意。

守卫闻言,面露难色,双手微颤,低声言道:“明府君病体孱弱,已数日未理郡务,小的实难违抗其意,望诸位使者莫要为难小的。”

其声带哀,似有苦衷。

郭婉见状,也一时无语。

观守卫之色,不似作伪,遂以眼神示意曹丕。

曹丕对于吴景的拒而不见,显然也摸不着头脑。

心中暗忖:莫非吴景果真病入膏肓,情势危急,难以理事?

众人正徘徊不定,去留两难之间,欲直接离宛陵而东赴吴县,又恐错失时机;

欲再候吴景数日,又恐徒劳无功。

正当众人踟蹰欲返之际,忽有一青年男子自门内急趋步出,神色凝重,见司空所遣使臣,遂上前拱手施礼,言道:“诸位使者远道跋涉,实属不易。”

“舅父大人病势沉重,实难承见客之劳,然朝廷之事,亦不敢轻忽。诸位若有所需,可随吾前往官衙,吾愿代舅父大人与诸位共商国是,以解朝廷之忧。”

三人闻言,相视一眼,心中疑惑:此青年何人?

观其年岁尚轻,口称舅父,莫非乃孙权手足?

郭婉心念电转,忆及孙坚之后,有子五人:

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朗。

今孙策已逝,孙权身居吴郡,而眼前这位称呼吴景为舅父的青年,想必便是孙权的三弟——孙翊无疑。

孙翊,也是孙策的三弟。

年方十八,英姿勃发,武艺超群,性格骁悍果烈,颇有其大兄孙策的风范。

昔者,建安五年,孙策临终之际,张昭等大臣曾提议以三弟孙翊继之。

不过孙策深思熟虑之后,终以此议为不可,遂未从其请。

孙策深知,治国之道,非唯勇猛可也,需智勇双全,方能安邦定国。

孙翊虽骁勇,但年幼未更事,尚需历练,故孙策未敢轻易托以重任。

再之后,考虑了一番,才把基业传给了二弟孙权。

孙翊见曹丕等人迟疑不决,遂自报家门:“吾乃孙翊,字叔弼,诸位大人但请放心,随吾前往官衙便是。”

其言虽诚,然难掩性情之峭急,喜怒皆形于色,似有安抚而兼催促之意。

郭婉察言观色,见孙翊言谈举止间,虽力求平稳,然细微动作已流露出“喜怒快意”的本色。

蒋干闻此,虽心有不甘,然亦知事已至此,无可奈何,遂向曹丕投以探询之色。

曹丕微微颔首,以示默许。

于是,一行人随孙翊匆匆前往官衙,步履间略显慌乱。

众人神色各异,各怀心思,或凝重以思,或无奈而叹。

孙翊似那丹阳郡衙之常客,官吏见其,皆行礼问好,熟稔之情溢于言表。

进入郡衙之后,孙翊更是轻车熟路,引曹丕、蒋干、郭婉三人入座,动作流畅,一气呵成。

待众人坐定,孙翊率先开口,言辞直接:“未知诸位使者此番前来,欲见吾兄所为何事?”

其声清脆,如珠落玉盘。

言罢,孙翊复又转身,示意身旁小吏为众人倒茶。

那小吏亦是机敏,连忙上前,手捧茶壶,细流如丝,缓缓注入众人面前的青釉陶碗中。

但孙翊之言犹在耳边,其语速之快,竟使得那小吏尚未倒完茶,便已被问及来意。

曹丕自是不会轻易将出使之真意泄露于孙翊。

虽知其为孙权之胞弟,但在未得见孙权之前,曹丕守口如瓶,不愿透露半点风声。

但见孙翊询问,曹丕从容言道:“吾等此番前来,只为求见讨虏将军一面。望将军能慨然引见,吾等自当于彼时详陈来意。”

语毕,曹丕又夸赞孙翊道:“闻将军镇据边陲,克堪厥任,实乃大汉之栋梁也。”

孙翊官至偏将军。

闻此赞誉,孙翊心中甚悦,笑容满面,答道:“此番舅父大人抱恙在身,吾兄特命吾前来,欲接任其职。”

然而,吴景尚在人世,孙翊此言略显唐突。

言及此际,孙翊似乎才发觉自己言辞有欠妥帖,遂面露尬色,续而言曰:“然吾亦不能亲身引诸位前往吴县。舅父大人身体欠佳,翊需在此地料理郡务,以安民心。”

曹丕闻言,心中微有波澜,但面上却不露声色,只道:“此乃将军职责所在,吾等自当理解。不知将军可有何良策,使吾等得以速见讨虏将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