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蓝衣男子叹口气,“耿氏命不好,没几年就病死了,后来这罗将军也没有再娶,家中事务都是那妾室在打理,明是妾室,实为正妻。”
“原来是这样。”
“可不是。这耿氏生前对妾室和她生的女儿不错,所以她死后,那妾室也待她的一双儿女如己出,一家人其乐融融,着实令人羡慕。”
闲聊闲聊,一会说东一会说西,很快话题就转到其他事情上去了,天南海北不知所云。场中比赛依然继续。
昨日出去玩了一日,今个不用出门,吃过早饭后,罗紫笙搬了椅子,屏退下人,一个人坐在廊下看书。或许是受何氏影响,罗紫笙自小喜欢花草,对于何氏教给她那些药材,也是比别的东西记得快。
前几日大哥送给他两本书,一本上面记载着病情症候和治疗方法,另一本则是记载草药的,有图画还有药效用途。罗紫笙很感兴趣。
正看着津津有味,旁边传来一声笑语,“看的这么入迷,怕是把你抬走都察觉不到。”
罗紫笙抬头,竟是安乐世子赵文琰。罗紫笙放下手里的书,命人上茶,赵文琰连连摆手,表示不用,“太子今日特意来感谢你家二小姐,我是陪太子来的。”
“感谢二姐姐?”罗紫笙不解,青梧何时帮了太子殿下的忙?竟得太子亲自登门感谢。
赵文琰道,“太子和二殿下素来不和,这已不是什么秘密,昨日青梧姑娘帮太子说话,他自然要来感谢二姑娘的。皇家的事情怎么说呢,就……很微妙,你懂吗?”
罗紫笙点点头。
赵文琰又道,“其实,我也是特意来见三姑娘的。”
罗紫笙更加不解,自己和世子更无瓜葛了。
赵文琰自衣袖掏出一个雕刻着花纹的木盒子,递到罗紫笙面前,“送给姑娘。”
罗紫笙那里肯接受,忙推辞。
赵文琰道,“三姑娘为何不打开看看?”
罗紫笙只好打开盒子,里面竟是昨日春泽场自己看中的那对白玉镯,“这东西怎会在世子手中?”还拿来送给自己。
赵文琰忙道,“我可没有仗势欺人强取豪夺哦,这玉镯二殿下没有要,我便让管事的当做下一场的彩头,是我赢回来的,知道三姑娘喜欢,所以拿来送给三姑娘。”
安乐王爷乃当今陛下一母同胞的弟弟,虽生在帝王家,却胸无大志,终日只知玩乐,今日斗鸡明日赏花,不看书不问政,因此,被先帝封为安乐王,意在安心享乐。届时正是战乱时期,不知先帝是真心希望自己儿子没有烦恼,一生安乐,还是暗含讽刺之意。
亲爹尚且不管,别人又岂会多事,因此,安乐王爷的日子很安乐。先帝又担心他无所事事惹出祸来,就想着找个人管住她,但让谁管呢?谁又敢管呢?深了不是浅了不是,于是先帝就早早给他说了门亲事,让媳妇管他。
因此,这安乐王爷虽年龄比当今圣上小六岁,成亲却在同年,当爹也是前后脚。这赵文琰只比赵奕崇小三个月,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
到了安乐世子这,和他爹一样,什么好玩玩什么,什么好吃吃什么,是个名副其实的闲散世子,所幸人不错,从未做过恶事。
罗紫笙听他提到昨日,还特意强调自己没有强取豪夺,以为他介意自己昨日说他‘心性单纯’这句话,其实她并无恶意,只是觉得世子即便再不问事,但眼前形势还是能看出来的,谁知他竟真的不懂。“昨日是我冒犯了,还请世子殿下恕罪。”
赵文琰笑道,“自然是要恕罪的,不如,你告诉我,昨日你是如何未卜先知的?”
赵文琰面容俊俏,笑容纯粹,正如此刻悬挂在半空的骄阳一般耀眼,再有锦衣华服加身,任凭那个女子看了都会心动。
罗紫笙忙收回目光,“不过是看清场中形势而已,二殿下性格世子殿下比我清楚,且他是赌气与我大哥哥比个输赢,大哥未免日后麻烦,自然不会赢,但也不能输的太容易。至于二姐姐,二殿下刚比了一场,体力有消耗,她自然会抓住这一点善加利用,且她刚刚看过二殿下比赛,对他的战术已了解了七八分,再者,二姐姐蹴鞠技术本就不弱,三个有利条件加在一起,她自然会赢。”
赵文琰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姑娘有什么仙术能未卜先知呢。”注意到旁边的书,“三姑娘平时喜欢看些什么书?”
罗紫笙道,“闲来无事,随意看看。”
赵文琰注意到其中内容,微讶,“三姑娘竟懂岐黄之术?”
“我娘懂医术,教了我一些,我不过略懂些皮毛而已,从未给人看过病,只是平时看书解闷而已。”末了又在心里加上一句,‘岐黄之术’四个字,是万万当不起的。
赵文琰想到什么,顿了一下道,“自古医者父母心,由此可见三姑娘心地善良了,不知可否帮我一个小忙?”
罗紫笙道,“什么忙?”
赵文琰道,“玉满妹妹姨娘病了,看了大夫也吃了药,可总是反反复复,吃药病情便见好,不吃便加重,我想着或许是大夫医术不佳,可否劳烦三姑娘一趟?”
“我虽平时看些医术,可从未给人看过病,更别说开药,若是病了,就该正经请个大夫才是,我是万万不行的。”罗紫笙连连摆手拒绝,莫不是自己方才没有说清楚?“世子殿下在同我开玩笑吗?”
赵文琰诚恳道,“我岂会拿生病之人开玩笑,我说的自然是真的。我会提出这样的请求,自有我的道理,事关玉满妹妹,我不便多说,明日你看到自会明白,还请三姑娘莫要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