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宗廷听了,抬头问道,“父亲打算何时回肃江?”
韩玠却讲了另外一件事,“太子要娶罗贞的女儿罗青梧为妻。”
韩宗廷并不吃惊,他道,“依父亲看,此事可成吗?”
韩玠道,“若皇后同意,此事自然可成。”
韩宗廷道,“陛下是个明君,可惜对皇后太过纵容,而皇后又过分宠溺太子,“慈母多败儿”这话倒是不假。太子今日这性情,只怕与皇后过分溺爱脱不了干系。太子为人,有能力,能力不大,有城府,城府不深,有见识,见识不广。若是在寻常人家倒也罢了,偏偏生在皇家,偏偏是太子。之前我便看出他对罗贞之女有意,若是真的娶回家,也算是太子的造化,罗贞手中有兵权,可以成为太子的后盾。”
韩玠抬眸,“你与太子才相识几日,便看得这般透彻了?”
“有大人袒护的孩子成长总是很慢的。听闻陛下自病后,便对太子变得严苛起来,现在看来,或许是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想尽快让太子成长起来吧。”韩宗廷道,“可惜太子是个扶不起的,非但不尽心尽力办差,设法让陛下满意,反而满腹牢骚,满脑子想着如何偷奸耍滑,生活奢靡纵情享乐。太子被陛下责罚静思己过时,我去看过他一次,不知悔改,一味抱怨陛下对他苛刻吹毛求疵,苦水一大堆,如此这般,将来如何能成大器?”
韩玠道,“二皇子呢?”
韩宗廷语气更加不屑,“二皇子?能力较太子更差,城府较太子更浅,皇家的面子倒是端的十足,可惜心眼小了些。罗紫笙的谣言,多半是他在背后操作,只可惜,到最后竟然便宜了太子。”
“倒是三皇子看起来沉稳许多。”韩玠右手摩挲着杯盖。
韩宗廷道,“三皇子为人低调内敛,倒是不曾接触,想来比他两个哥哥要强些。”
韩玠叮嘱道,“我离开后,你可多与三皇子接触。记住,想要在京中活下去,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才行,明白吗?”
韩宗廷道,“儿子知道了。”
韩玠料想不错,陛下虽对太子失望,只是恨他不长进,并非娶亲这件事本身,兼着皇后从旁说和,那罗贞亦是朝廷重臣,三项思虑下,陛下也就同意了下来。这日早朝罢,陛下把罗贞单独留了下来。
“坐吧。”皇上命宫人上茶,“罗爱卿,朕此次把你留下呢,不为公事,咱们随便聊聊。”
罗贞在一旁坐下,“谢陛下。”
宫人上茶,皇上喝口茶,不疾不徐道,“朕听闻紫笙那丫头和文琰定亲了?文琰那孩子虽贪玩了些,但本性不坏,又是家中独子,日后紫笙嫁过去,定然不会委屈了她。”
罗贞道,“紫笙只是一个庶女,世子殿下乃皇家子弟,承蒙王爷不嫌,是臣高攀了。”
皇上不赞同道,“罗爱卿乃朝廷栋梁,满朝上下皆无不对你称赞,你何必自谦呢。紫笙那丫头虽是庶女,这些年被你教得知书明理贤德端庄,只怕别人家的嫡女也不及。”
罗贞陪笑,“陛下谬赞了。”
皇上道,“眼下这紫笙已有着落,不知青梧那丫头可有官媒人上门提亲啊?”
话说到这里,罗贞心中已有所猜想,“不曾。”
皇上在榻上换了个姿势,不似方才那般随意,“庶女尚且嫁的王府,这嫡女自然更尊贵了,不知罗爱卿心中可有人选啊?”
这话再明显不过,罗贞叹道,“陛下有所不知,紫笙与青梧虽为姐妹,性格脾气却截然相反,紫笙性格温顺细致体贴,臣倒不担心,只这青梧,性情执拗,有时脾气上来连臣的话也未必听,所以她的婚事,臣也很头疼啊。”
皇上笑道,“不如这个头疼事朕来帮你解决如何?太子心仪青梧,前几日向朕提出要娶她为妻,不知我赵家,罗大人可看得上啊?”
皇上虽说随意聊聊,可天子毕竟是天子,金口玉言一言九鼎,这话说出来罗贞便知已无回旋的余地,忙道,“陛下这话言重了,太子殿下玉叶金柯,他能看上青梧,是那丫头几世修来的福分。”
皇上欢喜道,“如此这件事便说定了。皇后也很喜欢那丫头,在朕面前说了她不少好话,直言太子配不上你女儿呢。将来她两人成了亲,皇后定不会苛待了她,这一点你就放心吧。”
罗贞只能陪笑。
回府后罗贞叫来罗青梧,把这件事告诉她,不出意料,罗青梧心中不愿,问道,“陛下下旨了吗?”
罗贞自然明白女儿的心思,他道,“此事陛下不会下旨的,太子是陛下的儿子,若是他看中的女子不愿嫁,还要陛下下旨,皇家颜面何在?既然陛下开了口,此事就已经没有商量的余地了,我们只能答应。”
罗青梧眼眶含泪,“可是我……”
太子实非她心中良人。
罗青梧此刻才真正明白“形势比人强,半点不由人”这句话,凭父亲的身份,自己要嫁什么样的人嫁不得,若不愿嫁,也没人强迫的了自己。可那人偏偏是太子,陛下的儿子,父亲唯一不能说“不”的人,真真是造化弄人。
不能拒绝,不能逃避,不能露出一丝不愿的表情,甚至要开心地接受。罗青梧感觉自己像是撞在蛛网上的飞虫,没有丝毫反抗的力量。
洞月窗外一轮明月高挂,月华轻柔曼妙,□□清幽飘香,罗青梧坐在窗下,隔着纱窗看向窗外,暗自垂泪。
何氏亲端饭菜进门,低声问道,“吃了吗?”
罗紫笙摇头,用手指指窗边。何氏走过去把饭菜放在炕桌上,自衣袖掏出手帕为他擦去眼泪,“一整日没吃东西了,好歹吃点吧。”
罗青梧回头,勉强挤出一抹笑,拿起筷子,一点一点吃起来,还没吃两口,眼泪再次涌了出来,手中的筷子似有千斤重,“啪嗒”一声落在桌上。
何氏把罗青梧搂在怀里,“想哭就哭吧,痛痛快快哭出来,千万别憋在心里,你这个样子,娘看了心疼。”
耳边传来呜呜咽咽哭泣声,何氏一下一下轻拍她后背安抚道,“百姓上面有当官的,当官的上面有皇上,皇上是这天底下最尊贵权力最大的人了吧?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①,皇上还有老百姓管着不是。人生不如意,十固常□□②,这世上没有谁可以真正地随心所欲。往后日子长了,自然就好了。”
何氏唠唠叨叨安慰了许多,也不知罗青梧听进去几句,哄着她吃了些饭,临走又让紫笙好生照看着。
罗紫笙道,“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与阴丽华成婚后,因要借助郭家的势力,又娶了郭氏,阴丽华为了夫君的大业,坚决推辞掉刘秀给她的皇后之位,并以郭氏有儿子为由,主动提出要刘秀立郭氏为后,便是在登上后位之后,依然能对皇上的所有孩子视如己出,她一生尽心尽力辅佐刘秀,刘庄父子二人,东汉的‘建武,永平之政’,阴丽华乃功臣之一。”
罗青梧道,“你想说什么?是说我心胸狭窄没有气度吗?”
“当然不是。”罗紫笙笑道,“我的意思是,二姐姐聪慧才干,他日定能似阴丽华这般辅佐夫君成就伟业,名垂青史。届时,可不要忘了我这个做妹妹的呦,好歹也让我沾沾光,让史官在书上提那么一两句。”
罗青梧“噗嗤”一声笑出来,“死丫头,就知道在这胡说八道。”
罗紫笙见她笑了,放下一大半心来,“想来上天给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精心安排过的,我是个庸人,论聪明才智不及二姐姐你一半,这辈子也只能嫁人生子,在后宅过日子。二姐姐头脑精明才情过人,若为男子,定能和父亲一样为国效力,挣得功名。”
罗青梧黯然,“可惜我偏偏是女子。”
罗紫笙道,“所以,上天给了你贤后的安排啊,让你和太子成为伉俪,辅佐自己的夫君,提醒劝谏,给予自己的见解,母仪天下流芳百世。”
罗青梧苦笑,“你少给我戴高帽。”
两人说了一会子话,罗紫笙谎称肚子饿了,要厨房煮了面来,一人吃了一碗。罗紫笙不甚把汤洒在桌子上,想到素日里的旧事,又说笑了一会子。不觉已有困意,罗紫笙偏要挤在这里不肯走,罗青梧无法,只得同意,宽衣盥洗后,两人上床安歇。
罗青梧心中有事,烦闷睡不着,思量一夜,拿定了主意。次日起床,用过早饭后,罗青梧道,“我要见太子一面,请世子帮帮忙。”世子与太子交好,他自是知道太子的去处。
罗紫笙担心问道,“二姐姐,你要做什么?”
罗青梧道,“成亲的事陛下没有下旨,便是尚有回旋的余地。我不能拒绝,但太子不同,他是陛下的儿子,他可以的,若是太子向陛下提出不喜这门婚事,陛下应不会逼着我们成亲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