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柴火锅烧出来的菜就是有锅气,木笙前世就很喜欢跟朋友去吃地锅鸡,边上烙的饼子沾汤吃贼香~
最后倒入笋片和蒜苗,再加点酱油翻炒至蒜叶断生就可以了。
木笙捡了一片肉,尝尝有点淡了。又加了半勺盐,翻炒几下就出了锅。
中午的一大盆春笋炒肉,叫一大家子都吃的满嘴油。
“今儿这菜你们猜猜谁做的?”
木阿奶笑眯眯打哑谜道,木筑和木算也笑眯眯瞅着各自爹娘。
唯有木籍想说来着,可又舍不得嘴里嚼的肉。算了,还是先吃饭要紧!
“娘,不是你做的吗?”
木老三接话。
木阿奶笑着摇摇头说是木笙炒的,她全程给孙女烧火没动手。
“哟,笙丫头什么时候会做饭了?这菜炒的不咸不淡,颜色也好看!”
赵氏说完木老大也跟着点点头。
“大伯娘,我天天给奶烧火,看着就学会了。算是跟我奶学的~”
“啥跟我学的,我可不知道放这些那些调料。”
木阿奶做饭简单,加油加盐,炒熟了事。
她看木笙又放这个,又放哪个。过程复杂的很~
“笙丫头这手艺确实不错!木筝你跟着你妹学学~”
木老二见侄女这菜确实炒的不错,想叫自家闺女也跟着学学。一家子两个丫头,又一般大,总不能哪个差的太狠。
“爹,我不喜欢烧饭。那烟熏的很!!”
木老二一听闺女当众反驳自己,眼睛一瞪,伸手就要打人。
“吃饭!!!”
木老爹哼了一声拦住要发作的木老二,吃饭呢!老二这暴躁的脾气什么时候能改改。
钱氏吃着菜,一边想着这么多调料放进菜里,谁都能做的好吃。一边又心里怪木阿奶偏心,只教木笙,不教她家木筝。
见自家男人被公爹一声冷哼拦住了,也不说话,只气闷吃饭。
她就不懂了,都一样是儿子,她男人不招二老喜欢就算了。现在一样的孙女,老三闺女花钱买那什么调料,公爹说买就给买了。她闺女连想去镇上都去不得~
木笙折腾一上午,匆匆吃了午饭就去午睡了。
上辈子她上班,白天黑夜颠倒着来,更不可能有什么午睡。每次下班卸妆后,脸上都是左一个右一个的痘痘。
这辈子不知是山里空气好,还是吃喝都比较干净的原因。这具身体明明已经快到青春期,脸上愣是一点不平整都没有。
木笙现在可珍惜这张白嫩无瑕的脸蛋了,但凡有条件,她都要睡个美容觉。
下午起来无事,跟木筝一起磨簪子。偶尔指导木筑和木算做笛子的诀窍,她自己却不上手了。实在是用刀刻孔太难把握了,一不小心就扎到手。
木籍被按着磨了一上午的簪子,午睡醒来后说什么也不干了。小孩子没耐性,木笙也不强迫他,只让他带好木笛在院子里玩。
傍晚原本晴朗的天空起了层层厚云,夕阳浸透了半边天的云层。
木笙给两个小孩指天空上的云,有的像猪,有的像牛。木笙看到一团云的形状很像孙悟空扛着金箍棒,两个小家伙急忙追问谁是孙悟空,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云越来越厚,不一会儿就起风了。
木筑和木算也停下来手里的活,带着弟弟妹妹收拾院子,又去屋后面背柴禾去厨房。
直到天黑透,木老爹才带着儿子儿媳扛着锄头回来。
刚到家没多久,地面开始落下雨来,随后雨越来越大,远处都雾蒙蒙一团,什么也看不清了。
瓦罐里煨的大骨头汤,木笙后来又切了萝卜进去一起炖。浓郁的骨髓香味浸满唇齿,香的几个孩子半下午就每人喝了一大碗。晚上肚子还是饱胀的,根本就不饿。
大人们就着灯火草草吃了晚饭,洗洗便歇下了。
一夜风雨雷电,轮番上演。
次日一早,一家人简单吃了早饭后,木老爹带着儿孙们准备做竹笛。
媳妇们原本还打算去地里把最后的工作收收尾,一看这雨没有要停的架势,纷纷歇了心思。
正好天也要热了,她们趁着没事,翻箱倒柜,将大人孩子的春衫夏衫拿出来理一理。特别是孩子们,又过一年,个头窜了一大截,袖子裤腿该接的都要接。实在接不了的,就拿给云氏,改小了给两个小的穿。
云氏也不嫌弃,村里的孩子都是这样。小的捡大的衣服穿,毕竟小孩子费衣服的很,哪能年年做新的?
木笙从来没有自己缝过衣服,她以前好多衣服都是没穿几次,不喜欢了直接丢,老是被她妈骂她败家。
后来她学聪明了,都是等她妈上班了再丢。岂不知木妈妈看女儿那穿了几次的衣服就再也没穿过,心里早跟明镜儿似的,懒得说罢了。
木笙低着头跟云氏学做衣服,累了就找根绳子哄弟弟妹妹玩翻花绳,乐得两个小的姐姐、姐姐、喊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