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高二第二学期开学,我的身边同时发生了好几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我在开学放榜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总排名下降了,从上学期的第十名滑落到了第十四名,这对我来说影响不可谓不大。
升学班比较看重成绩,老师在开学后的某个大课间找我进行了一次简短的谈话,大意是说:“虽然热衷于社团活动是很好,但你毕竟不是走特长升学路线的,如果成绩再这样继续滑落下去,你可能会无法考上心仪的学校。”
“我知道。”
“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
可能是因为早有预料,当“成绩下滑”这个现实明明白白的被摆在我面前时,我的心情比自己想象中的得要平静。
要说完全不难过是假的,但是比起难过,更多的是一种“终于来了”式的感慨。
对于我们吹奏部的绝大部分人来说,努力练习乐器其实是一件没什么收益的事情。
那些本身就打算走职业路线的人姑且不论,其他人即使是加入了强校的吹奏部,只要不是成为主力队员,那对大家的求职和升学本身其实都毫无帮助,并且还会占用大量的注意力和练习时间,进而影响真的能决定大家前途的成绩。
通常来说,这就是学生本人该做出选择的时候了。是要专注于没什么世俗收益但是自己喜欢的兴趣爱好,还是要为了前途暂时抛下兴趣——尽管在高中毕业之后,这个“暂时”很有可能会变成“永久”。
虽说也有能完全兼顾好成绩和演奏的人存在,但这种人在人群中毕竟还是少数,我显然不在此列。
在以上这两个选项之中,我选择了暂时抛弃“前途”,在高一高二和高三第一学期期间专注于“兴趣”,那成绩会下降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没有付出过太多努力的事物不会给你太多的收获。这很公平,我对此结果完全接受。
“B类的比赛是在明天?”
“对。”
“是你的正式比赛首秀吧,加油。”
“你这个语气好讨人厌啊,田边声部长,就像在炫耀一样。”
“你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就别调侃我了。”
没错,虽然是最高只到都道府县级别的B类比赛,但我今年终于要登上正式比赛的舞台了。这就是我身边发生的第二件大事。
跟A类比赛一样,吹奏部的B类比赛流程也是先打东阪神,再打兵库县。
B类的比赛因为只有县内的对手,所以相对A类而言不太受重视,参赛选手多为社团本身人数较少,在A类比赛中没什么竞争力的弱校,或者在强校上不了A编,被老师们选为了B编送来增加大赛经验的第二梯队选手。
后者那类参赛选手偶尔会被调侃为“强校的边角料”,这种说法虽然很不好听,但我不得不承认确实如此。
不过,你要是因此就小看B类比赛的话,那可是会吃亏的。——特别是在你们县内还有好几所全国强校的前提下。
首先,强校的第二梯队,强度就可能已经比一般学校的A编高出一大截了。
其次,B类比赛的参赛选手其实不止以上那些弱校和“强校边角料”,还有会一直用三十人编制来同时参加AB类比赛的学校。
比如说小林前辈初中时就读的秋庭学院,它就是走这种路线的,只会用最多三十人的编制来同时参加AB编的比赛。
这个学校以盛产多面手闻名,能入选比赛编制的乐手每人都至少要会三种乐器,在正式比赛时,脚下摆着好几种乐器在不同时段换着吹乃是他们的常规操作。
秋庭学院也是全国大赛的常客,想在B类比赛战胜他们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好在这学校是岛根县的,不在我们县。
B类的“东阪神大会”和“兵库县大会”举办日期分别在九月上旬和下旬,因此B编成员们就不用为学园祭的活动费心了,只要专心备战比赛就好。
“真是罪恶,我居然因为B编成员可以不练行进而有一瞬间觉得一直待在B编也不错。”
“说什么呢,怎么这么没志气。”
“可是我真的很讨厌运动啊,行进跟直接去搞运动有什么区别?”
“应该还是有的。”
“什么?”
“我们一般不练负重赛跑,但你们要。”
新学期发生的第三和第四件大事与我自己无关,但是与我的朋友们有关。
首先是我在开学看榜的时候突然发现公告栏里还贴了一张告示,内容是宫治和宫侑因为私自在宿舍阳台上用火炉烤鱼糕而被记过和通报批评一次。
周围的同学们在看到这个告示的时候似乎很好奇,毕竟看日期当时是封闭集训的最后一天晚上,他们又出不去,那鱼糕到底是从哪搞来的,这玩意便利店里又没卖。
我趁着高桥和田边还没看到那张告示马上把她们拉走了,不然可真怕自己风评被害。
嗨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可真是毫——无——头——绪啊,你们这两个小兔崽子。
我原本想在午休时好好训斥这两个在宿舍里擅用明火的小鬼,但是一见面,我就被他们俩的新造型给整得把原先想好的腹稿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