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城时,杜松云没有立刻上山,而是带着江小回去了离山脚稍远的一户农家。出门迎人的是一个三四十岁的妇人,笑着招呼道:“小云,有阵子没过来串门了。”突然注意到杜松云身后还站着个半大的小孩,问道:“这是哪家的俊小子,瞧着眼生。”
“三婶子,这是小回,我请他在山上帮忙。”
“原来如此。”
“今日想请三婶子帮忙给小回做套新衣裳,布匹已经买好了。”
江小回一听愣住了。
“行啊,进来量下尺寸吧!”妇人笑吟吟地迎人进门。
江小回还在发愣,杜松云拍拍他的肩膀,往前轻推一把。
“快去。”杜松云一边催促,一边解下篓子里的布匹递给妇人。
江小回欲言又止,一步三回头进了屋。
不久,出屋。
三婶子笑着说道:“过了五六日过来取吧!”
“那就有劳三婶子了。”说着递过去一个钱袋子。
“无妨无妨。”妇人眉开眼笑。
二人辞别后,沿着田埂小路往山脚走去,走着走着,在后头的江小回实在忍不住,扯了扯杜松云的袖子,小声地说道:“杜大哥,小回有衣服穿,不用做新的。”
杜松云转过身,略一思索,回道:“先前给你换洗的是我多年前的旧衣,由于常常劳作的缘故,上头已有许多补丁。这些衣裳你可以在山上随意穿,但若是出门在外,还是做套新的为好。”
江小回眨巴亮晶晶的眼睛,长长的睫毛扑闪扑闪,心里很是感动,没想到杜大哥考虑得这么多。
“谢谢杜大哥。”
“傻孩子。”杜松云淡淡一笑。
“还走得动吗?”
“走得动!”
“那走快点回去煮饭吃吧!”
“哎——”江小回笑得眉眼弯弯。
小院柴房中,江小回在灶门口烧火,杜松云则在灶台上将新买的鸡脯肉切成丝条状,又切了几片姜片,待水烧开后下锅滚一会儿漏勺捞出盛盘。接着下面条滚一会儿捞出冲凉水沥干盛盘。院里摘条黄瓜切丝,小葱切段,浇上香油撒上盐,将鸡丝和黄瓜丝搅拌均匀,再分成两碗,上头拨几块腌黄瓜,香喷喷的鸡丝凉面就做好了!
“小回,洗个手,去外头吃饭。”
“来了。”
杜松云端着两碗凉面去树下石桌那,江小回洗完手取了两双筷子跟上,二人挨着坐下吃面。
吸溜一口凉面,滋味在口中爆炸,美味得江小回找不出词形容,心想杜大哥的手艺也太好了吧!
“杜大哥,这个好好吃!”江小回红着小脸,赞叹道。
“合你胃口就好。”杜松云嘴角上扬。
“太好吃了,回头可以教我怎么做吗?”
“好。”
江小回全程带着笑意吃得碗底一干二净,心里满足极了。之后他去柴房刷洗碗筷,杜松云则去田里挖了个白萝卜,用田边水缸里的水冲掉泥巴,掰下菜叶子丢进鸡舍的食盆里,之后拿着白萝卜进了柴房。
江小回洗刷完,正用抹布将灶台上的水渍擦去,见杜松云从篓子里取出新鲜的猪肉,问道:“杜大哥,是要煮肉吗?需要我烧水吗?”
杜松云点点头,说道:“夏日天热,新鲜的猪肉放到夜里担心会馊掉,不如先料理了,晚饭加热下就可以吃了。”
“那我现在就烧火吗?”
“不急,你先把小西瓜拿个木桶装着放进水潭那冰镇下,晚点切来吃。”
“哎——”
“对了,墙角那根麻绳一块带去,一头栓住木桶,一头栓住水边的树干,免得西瓜漂走了。”
“哎——小回这就去。”
江小回从篓子里抱出西瓜,装进桶中,取了麻绳,拎着去瀑布水潭那了。
杜松云将五花肉洗净切块,装盘中备用,白萝卜去皮切块,蒜瓣拍碎,小葱切段。用火镰生火,热油,后加入蒜葱爆香,放入猪肉,炒至油亮变色,撒些盐巴,倒入两勺酱,之后添水,加大火。
屋外,江小回闻着香味小跑着回来,一入柴房,浓郁的肉香将他包裹,顿时眉开眼笑。
“杜大哥,我来烧火吧。”
“好。”
杜松云起身,江小回便坐在灶门前添柴。他见杜松云取出莲子放在架子上,又取了几朵蘑菇去泡水,问道:“杜大哥,锅里在做什么菜,好香啊!”
杜松云手上不停,回道:“在做的叫作‘萝卜焖肉’,待水烧开后将肉焖煮半柱香的时间,再放入萝卜块和蘑菇,继续焖煮一柱香的时间就可以了。”说完又微微仰头思索了一下,问道:“小回晚饭想吃蒸饭还是粥?”
“都可以,听杜大哥的。”
“那——晚上就吃蒸饭吧。”
“好。”
锅里的水开了,杜松云将白萝卜块和蘑菇倒进去,重新盖上锅盖,说道:“小回,我去山后头摘些竹叶,蒸饭时垫米底下,蒸出来的米饭会有一股清新的竹香,很是可口。你且小火再炖一柱香,之后熄了火就好。”
“好。”
杜松云点点头,提着小篮子往瀑布方向走去。
杜松云回来时,江小回正坐再柴房前的小凳子上发呆,一见到人回来立马喜笑颜开,起身迎上来。
“杜大哥,你回来了。”
“嗯,你怎的不去榻上躺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