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刘武周攻占河东,派人邀请裴薇叔祖裴仁志出山为其效力,裴氏一族并不看好刘武周,不愿在局势未明之前冒然出头,故婉言谢绝。刘武周拉拢不成,公然威胁动武,裴氏一族为避祸举族迁徙,不想却在途中遭遇马贼,灭族之祸顷刻便至。族人在马贼刀下的惨叫声至今仍徘徊在裴薇的脑子里。裴薇因在休息时随母亲躲入林中方便才得已免遭屠戮。贼人离去后,裴氏悲痛万分,却不敢为亲人收敛尸骨,深恐贼人去而复返,匆匆离去。之后又变卖首饰,前来洛阳寻找在王世充手下做官的公公和夫君。路上碰到裴家曾救助过的江湖义士张大郎,他感念裴家恩德,痛心裴家不幸,一路护送。裴薇遭逢大变,只能将回去一事搁置,等将来寻找机缘。不想却在此碰上了袁天罡道长。
寒冬冷风刺骨,睡下容易生病,众人不敢睡去,只能坐等天亮进城。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攀谈起来。众人对这位气度不凡的道长十分感兴趣,有好奇的,请道长卜算亲人下落。袁真人脾气甚好,并无不耐烦,一一解答,众人听了或悲或喜。小裴薇本也想问问,但自己来历古怪,怕惹是非,便未出声。之后又谈起天下局势,老者感叹:“生逢乱世,人不如猪狗,也不知何时才能天下太平。”袁道长微微一笑,道:“不出三年,定然天下一统。”大家一听此言,都转过头来,静听下文。袁道长却不欲再言。老者忍不住追问道:“道长何出此言?” 袁道长看大家都如此急切,便缓缓解释道:“前几日,夜观天象,看紫微星在中天大放异彩,众星周边护卫。故知天下之主已现,太平之日可期。”众人听了都高兴起来。裴氏担心公公和夫君的处境,追问道:“可是王公王世充?”裴道长伸出手指缓缓摇道:“此乃天机,我辈焉能知晓。” 裴氏却想,既然此时袁真人能出现在洛阳城外,便足以说明日后天下的归属了,心中不由暗暗为公公和夫君高兴。
裴薇晓得袁真人此乃自保之策。若此时说出,便是惹祸之源。蛊惑人心之事向来为君主大忌。且不管那人日后是否得势,袁真人的大祸就在眼前,各路诸侯都会诬其为妖人。到时恐怕性命不保。
裴薇本就思归心切,此时碰到了能窥测天机的袁道长,焉能不把握机会。但作为一个落难夫人身边的四岁幼女,此时可做的着实有限。不曾想袁道长竟如此“善解人意”,和颜悦色地与裴氏攀谈起来,得知其为寻夫而来,夫家姓裴,便问道:“不知夫人与现在王公麾下任礼部尚书的裴老将军可有渊源?”裴氏答道:“正是家翁。” 袁道长笑道:“这可巧了,贫道前来拜访的正是裴老将军。”裴氏连道荣幸,怀中的裴薇更是大喜过望,心中一松,小孩子本就受不得累,困意袭来,在众人的谈天声中,慢慢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