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难哄小说网 > 岁岁今朝 > 第70章 烟雨行舟

第70章 烟雨行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她迟钝地点了点头。

“殿下想去城郊?”

“嗯。想去看看。”

古书上说农事三四月,她来江宁已经两个多月,却还没有见过江南农时。

竹月看了一眼天色,此刻天色依旧昏沉,好在没有雷电。

“殿下,城郊走过去路远。不过如果坐船就会快很多。”

她所说的船,并非大江大河上的民船或这官船,而是小小的乌篷船,撑船的渡公歇在河边,一次只收取两三枚铜板。

李意清见她精神奕奕,笑了笑道:“看你的样子,想来坐过不少次。你引路吧。”

竹月应了一声,伸手扶住李意清,带着她穿过水渠小巷子,又往南走了一段路,停在了一个河道边。

河道边种着一排柳树,渡公头顶斗笠,脚边是他的撑杆,坐在柳树下,手里握着一个馒头正在啃。

那馒头是最常见的糙米满头,有时甚至能在里面吃到没被碾碎的麦麸。

见竹月上前,连忙站起身,将还剩的半个馒头放入袖中,询问道:“两位客人可是要渡河?”

竹月很熟练地点了点头,用同样略带江宁口音的话道:“船家,去杏花渡。”

渡公应了一声,引着两人走到乌篷船前。

李意清在竹月的搀扶下顺利上了船。骤然踏入乌篷船,小小的船身在水面上晃荡。

李意清紧紧抓住竹月的手,见晃了一下后,船身又平稳下来,才放下心。

渡公最后一个上船,撑杆站在艄头,笑道:“姑娘看着不像江宁人士。别看这船看着破旧,但是用上七八年,不在话下。”

李意清循着他的声音,视线落在逼仄的船篷中。茅草一层有一层,压在下方的已经腐烂,上面又及时铺上一层新的。

竹月道:“我家姑娘随夫婿回来探亲,不太熟悉水路。船家,你悠着些。”

渡公轻轻划着水,脸颊带笑:“晓得晓得。”

随着渡公的话音落下,李意清身上的眩晕感果然减轻很多。她将还在滴水的油纸伞竖放在一边,目光落在如画的山水之间。

在朦朦细雨之下,一切景色都变得如梦如幻。

渡公一边吟唱着不知名的江南小调,一边慢悠悠荡开水面。朝两岸看去,埂坝上戴着斗笠的农户来往,手里牵着耕牛,背上扛着耙子。

李意清在渡公的调子中,忽然有一种想要落泪的冲动。她有些匆忙地错开视线,而后对竹月道:“雨势看起来小了些。”

竹月也探头瞧了一眼外头的落雨,沉吟道:“殿下有所不知,这梅雨时节最是难猜,前一秒晴空万里,后一秒就可能电闪雷鸣。”

渡公也道:“是啊。今日出门,还以为能难得放晴。”

竹月身为当地人,立刻和渡公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李意清听着两人交谈,哪怕有斜风细雨沾到脸上,也只觉得温暖柔和。

“到咯,杏花渡。”

随着渡公长竿一划,乌篷船稳稳当当停在渡口。

竹月先一步上岸,而后撑开一把油纸伞,伸出胳膊供李意清搭。

等李意清安稳落在地上,竹月从袖中取出十枚铜板,笑道:“多谢船家走这一趟。不过还请船家稍留些许时辰,我家姑娘还得回去。”

船家接过铜板,小心翼翼揣入腰边的粗布口袋,而后跃回船上,笑道:“娘子且去,我便在此等候了。”

竹月嘱咐完,才引着李意清向前走。

村前有一个木架子,上面模糊地写着村名:杏花村。

李意清一路上走来,农户大多只戴斗笠,很少有撑伞走的人。沿河边的一户人家门前栽着三棵柳树,一个小孩正趴在窗边,朝这边看。

“姊……姊。”

等李意清和竹月靠得近了,那小孩忽然拍着手叫唤起来。

在灶台前忙活的妇人道:“你阿姊去当差了,好松儿,快下来,别让风吹着你。”

竹月温柔地朝孩童比了一个“嘘”的手势,而后继续领着李意清往村子走。

“方才,那是你弟弟?”李意清忽然问道:“怎么不上前打个招呼?”

竹月眉眼弯弯道:“奴婢今日本就是陪殿下来城郊看看,选择来杏花村已经很徇私了,怎么好意思耽误殿下行事。”

她说的自然,仿佛本就该如此。

李意清忍不住微微一笑,两人翻过了一座不高的小山坡,站在山坡上,田间的景色一览无遗,秧苗在水中摇摇晃晃,躬身的老农头顶斗笠,尽管头没被淋湿,可身上没有一次不滴着水。

更远处,是斜斜的小坡,两头黄牛在河堤边吃草,放牧的小童躲在树荫底下,翘着二郎腿仰天躺着,哼着不知名的曲调。

竹月站在李意清的身边,介绍道:“放牧的那个孩子和我弟弟松儿同岁,不过后来松儿发了一场高烧,等家里人从田里忙活回来,他心智只剩下三岁。”

竹月用一种并不悲伤的语气平静道,语气中甚至带了些期望,“不过现在好了,能在元府当差,攒下的银钱足够一家人的温饱。”

仿佛苦难于她而言,不过如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