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惊呼一声:“猜对了!他们都说漱尘是太子殿下的化名。”
李意清笑了笑,并不在意。
茴香知道李意清不在意这些虚名,讲完这些,又说道:“我听不少学子对家国两卷大为称赞,而且这本书大火之后,说不定能上达天听,明年的春闱也会从中选题。”
这倒是李意清没有想到的。
茴香偷笑一声,紧接着道:“未来春闱会不会出现不知道,可是舒州府已经坐不住了……今早消息便传开了,昨天晚上知州大人特意去书斋询问《童蒙启智录》,书斋老板说的有鼻子有眼,不少书生都信了,都忙着托关系请人借阅呢。”
李意清道:“这应该不会。州试的策论和墨贴前些日子就已经拟定的差不多了,哪有拖到现在的。”
茴香转念一想也是,又笑着分享了几件在仁清堂遇到的趣事,三人才一道用饭。
饭后,李意清重新铺陈笔墨。
昨日周太傅在信上说了,万物变化,童蒙启智录也不能坐吃山空,若是有空,还要多写几篇时事斟酌,后续再版,也好补充进去。
对于周太傅的想法,李意清自然大力支持,可是这次和以往周太傅挑选好主题让李意清论证不一样,他让李意清自己找到适合的题目,谈论自己的见解。
李意清第一次肩挑大梁,笔墨铺开后,半响无从落笔。
毓心进来换了两次茶水,见李意清望着窗外发呆,主动放轻了自己的脚步。
李意清垂眸的模样代表她正在沉思,若是因为她的动静打断了思绪,那可就不好了。
窗外的飞鸟飞了又回,来回三趟,李意清才动了动有着僵硬的脖子。
她端起毓心新换的热茶,饮了一口,小声叹息。
毓心见李意清心事重重,有话要说的模样,坐到对面,摆出一番洗耳恭听的样子。
“殿下是不知道写什么吗?”
李意清:“不是。我只是……只是不知道从何处落笔。”
看着毓心温和的眼眸,李意清微顿,轻声道:“人贩,便是我想写的主题。可是坐了半响,脑海中空空,起笔笼统,有些难受。”
毓心:“殿下不妨说来听听。”
“夫天地之间,人为贵也。然世道浇漓,奸邪四起,有等宵小之徒,蔑王法,伤天理,违人伦,致使骨肉分离,天伦乖舛。恶之极也。”
李意清一边低喃,一边摇头轻否。
毓心看着李意清,眸中亮光点点,满是崇拜:“我倒是觉得点题鲜明,立意宏大,及家国,及法度,及仁善。”
“你贯会哄我。”
李意清失笑,伸手拿笔蘸墨。
她先将自己一开始的想法写下来,然后放置一旁,重新取纸另写。
这一次,她落笔数年前的惨案,可是又怎么都觉得不满意。
光一个开头,足足写了五六遍。
直到天黑。
毓心在旁边聚精会神地看着,只觉得李意清埋头写字的时候格外好看,不骄不躁,精益求精。
元辞章回来的时候只看见外面守门的茴香,愣了一瞬。
“你们殿下呢?”
茴香看见他如同看见救星,“驸马,你可算回来了,殿下和毓心已经在房中待了一下午了。”
她的语气中满是控诉,“您看看现在什么时辰,都过了饭点了!就算不顾及自己的身子,也要考虑茴香的肚子饿了呀!”
许三没忍住笑了出来。
茴香这才意识到自己话中的失误,连忙纠正道:“就算不考虑茴香,也要考虑自己的身子啊。”
元辞章忽然绽开笑容:“我正好买了糕点。”
茴香:“?”
元辞章垂眸看了一眼手上拎着的糕点,走进了房中。
李意清正在写第七遍开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毓心听到动静,起身朝元辞章微微俯身,退了下去。
这一遍,李意清写的还算满意。
“你看看,这一遍如……怎么是你?毓心呢?”
李意清一抬头,才发现对面坐着的元辞章。
嗯?刚刚不还是毓心吗?
元辞章用手指捻起一块糕点递过去,李意清虽然还在困惑中,但是饥饿还是驱使她乖乖张嘴接过了糕点。
是琼花酥,她最喜欢的糕点。
李意清弯起了眉眼,像一轮小小的月牙。
元辞章看见她弯弯的眼角,有些好笑地道:“什么叫怎么是我,夫人看看现在什么时辰了。”
李意清这才发现烛火下晃动的影子。
原来已经天黑了。
李意清一点一点挪到对面,伸手搂住元辞章的脖颈,像小动物一样轻轻地蹭。
“怪不得我饿了。”
她自发地抬起元辞章的胳膊,将自己挪到他的怀中窝着,然后重新将那一只胳膊放下,形成自己被抱住的动作后,心满意足地抬头看向元辞章。
声音轻轻软软,带着几分心虚几分撒娇:“你喂我。”
元辞章感受怀中靠过来的温软,垂眸看着她的发旋,半响,伸手捻起一块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