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意清道:“是前年在江宁收的,还是今年的榜眼。”
元尧臣道:“年少有为,年少有为啊!嫂嫂你放心,我一定会办好此事的。对了嫂嫂,那他们二位有没有什么喜欢的菜,我也好和厨子师傅说一声。”
喜欢的菜?李意清沉默了一会儿,才有些不确定地开口。
“黑鱼汤?”
元尧臣怔了一瞬,不敢置信:“啊?”
李意清道:“准备一碗黑鱼汤吧,你兄长的弟子格外喜欢黑鱼。”
元尧臣道:“那成,嫂嫂你放心,我一定安排周到。”
*
晚些时候,汪青野和彦文卓跟着毓心一道来到了仁清堂。
汪青野一进门便惊叹声不断。
“哇,哇,师娘,我竟然不知道你还有这样的本事。”
彦文卓跟在他的身后,目光好奇,却不敢随意四处打量。
李意清引着他们到一旁的竹管边洗手,“这可不是我的功劳,全要仰仗元辞章的堂弟。”
元尧臣站在后面听到他们提到自己,立刻蹦了出来。
“初次见面,我是元辞章的堂弟,元尧臣,你们喊我尧臣就行。”
他今天特意换了一身藏青色的长袍,上面绣着洁白干净的兰花,头发带着网兜,头上一顶发冠,没有一丝杂乱的碎发。
汪青野笑眯眯地和元尧臣见礼,“尧臣兄弟好,我叫汪青野。”
彦文卓也紧随其后介绍了自己。
这其中彦文卓年纪最长,但因为其常年不见阳光,白皙瘦弱,看着倒是比常年在外奔走的元尧臣年纪小一些。
三个少年人聚在一起,话题总是格外的多。李意清一会儿没见,三人已经开始聊起来。
元尧臣不爱舞文弄墨,讲述着自己跑商的经历,那些经历是汪青野和彦文卓不曾经历过的,他们听得很是起劲,时不时发出一声惊呼。
毓心走到李意清的身边,小声道:“殿下,我跟着他们一道走来,觉得他们有一点像驸马和……和当时来过府上的榜眼,我记不清名字了。”
“方屿,方浩汀。”李意清补全了她忘记的部分。
“对对对,就是他,”毓心重重地点头,“他们长得不像,言谈也不像,只是站在一块儿谈笑风生,我觉得像了。”
李意清闻言淡淡一笑。
大抵是新科上榜,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样的少年意气吧。
李意清和毓心安静地站在旁边,连一旁爱抱着算盘拨弄的杜于泉也凑了过来,听得兴致勃勃。
元尧臣见众人的视线,忍不住讲的更加卖力。
半响下来,元尧臣说的口干舌燥,目光在众人身上转了转,见没人发现,只好自己比了一个“暂停”的手势。
“大伙儿听了这么久,也该累了吧,咱们去饭桌上边吃边说?”
汪青野道:“好好好,尧臣小兄弟,后来呢,你们在燕山一代遇到了郊狼,后面是怎么避开的呢?”
元尧臣第一次遇到比自己还要活跃的人,有些纳闷地看他一眼。
“后来啊……”
几人边走边说,到了饭桌上,元尧臣给自己倒了满满一杯水。
一饮而尽后,他欲言又止地看向双眼放光的汪青野,酝酿半响,小声道:“青野兄,来日方长。”
汪青野伸手挠了挠头,“也是,也是。是我心急了。”
入座后,李意清率先伸手,揭开碗盖,舀了满满一碗黑鱼汤放在了汪青野的身前。
“青野一路舟车劳顿,先喝点汤润润嗓子。”
“师娘,这怎么好意思……”汪青野有些受宠若惊,他本以为李意清会优先给元尧臣或者彦文卓盛汤,没想到第一碗竟然是自己的。
他美滋滋地端起碗,碗中的汤奶白浓郁,散发着一股熟悉的气味。
一口下去,他默默放下了手中的黑鱼汤,幽幽地看着李意清。
“师娘……”
语气带上了几分委屈。
元尧臣和彦文卓不知其中缘由,尝过鱼汤后,夸赞道:“这鱼汤味道极鲜,师傅手艺真好。”
元尧臣喝过后也点了点头:“是啊。青野兄,你不喜欢吗?”
这还是李意清点名要的呢。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汪青野怎么会说不喜欢,只能苦笑着摇头。
“喜欢的,我喜欢的。”
元尧臣:“……”
你那神情看着,可真不像是喜欢。
汪青野打了饭,悄摸着走到李意清的身边,刻意压低了自己的嗓音:“师娘,我错啦,你就大人不计小人过吧。”
李意清:“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