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第一航天航空大楼里灯火通明,透明玻璃窗上人影闪动,办公室人员彻夜无休,都在紧张地为搭载火箭的第一次空间技术试运行在三维技术上的演习结果而聚精会神,一小时四十分钟后,近地轨道的实验运载能力由原来的1800千克提高到了2400千克,这标志着水星运载火箭技术日臻完善,安装在火箭最前端的主要控制设备及箱间段和级间段都受仪器舱控制,这不再是一个没有方向的无头巨铁兽,而是一个可灵活运用、可实现远距离定位的发射卫星装置。
于浩海走出了顶层观摩室,面上带着笑容,大步流星,兴冲冲地往研发部里走去,只见里面左右已经围了一圈儿穿着蓝色工作服的技术人员,都朝着一个方向鼓掌,当中那年轻人转过身来,摘下白色口罩,微微一笑。
于浩海惊愕地看着对方那张与自己极其相似的脸,却是他的儿子于皓南。
他这一瞬间的愣怔,让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于总,您还不知道吧?提出将火箭的质心位置靠前,提高静制动的稳定性,还有将密度较大的氧化剂安排在前,使热分离喷出燃气的人,正是您的儿子。”
“……我说怎么这么大胆,抛弃了前面十几种固有的改装方式,原来是你小子,”于浩海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行吧,算你蒙对了。”
当着众人的面,于浩海不好夸他,即使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航空局研究院院长叶剑雄和空军司令部部长卢安克对于浩海说过好几次,于皓南几次以“打杂”和“制作ppt”之名混入研究室里,都对研发过程的改进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但于浩海唯恐他们捧杀太过,都含糊过去,只说能用着他的地方尽管用,别总记得他是谁的儿子。
可于皓南天生自带让人根本无法忽视的派头,进去第一天便指出核心技术部的运行演算出现低级错误,愣是把对方一个席位庚数学奖获得者气得脸色发白,技术部全体不回家,从头开始演算,一步一步慢慢展开给于皓南看,本想打脸这于上将之子,可I、II级升空导图采用地面平台+计算机控制联合试验结果显示,确实有了0.0000083的误差,而这一误差直接使得他们停滞了半月有余的常规推进剂和固体发动机对接不良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此一役结束,本以为于皓南会因此大做文章,耀武扬威,向父亲参技术部一本等等,可这身材高大,皮肤黝黑,侧面看去还有些少年感偏瘦的男孩,显然并不把时间浪费在内耗上,第二天便谦虚地请教二号丙火箭分为的两级状态和三级状态分别是什么。
时间一长,大家发现这小子根本是沉迷于运载火箭的设计和改造上,无暇他顾,无论对方官级和身份大小,一律一视同仁,觉得有问题就问,觉得没问题就过。
水星第一航天航空部前身是航空高科技研究院,这次对载人卫星的研发和制造,是由于浩海牵头,而于浩海除Angel主将之外,身兼空军司令部一把手之职,他便将二者对接成一个临时部门,为了不让研究院院长叶剑雄有压力,并让卢安克做空军司令部代部长,负责和叶剑雄一起,实施水星航空航天高技术发展研究规划,于浩海称之为“难亦行计划” 。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们水星想进入载人火箭、载人卫星、载人飞船的跨太空时代,就要从零做起,即使再难,也要‘难亦行’!”
方倾看着在自己面前振臂高呼的于浩海,仿佛回到了十几年前,于浩海满怀激情,雄心壮志,对他说道:“我要推翻王室,实现民主共和!”
方倾只得看着他,说一个“好”字。
他就是这样宠着于浩海,事实上他也信于浩海带着儿子一起担心的事不是杞人忧天,不是空穴来风,以前他隐隐约约觉得王室腐败,但都腐败六百年了,从没想过推翻王室后会是什么样的水星,可现在,在他的筹谋下,水星是比以前的六百年都好了,那么未来呢?如果水星真的有外太空威胁,现如今着手做的每一步,都是将来这一百年大计的第一步。
于是,他应允了于浩海,开始实施“难亦行”,并分了几个重要领域,其中之一,就是搭载火箭的成功实施,这在于浩海制定的发展蓝图中,三年必须完成。接下来的5年,要进行载人航天技术经济的可行性论证探讨,为之后的卫星太空漫步,做准备立项阶段。
“好像不是很高兴啊?今天这一步,可是为搭载火箭的成功运行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实现基础。”
关起门来,于浩海见儿子于皓南依旧眉心微蹙,便温声询问。
“还是在理论可行的阶段,”于皓南道,“我们得去造出来这个东西,才知道到底行不行,现在即便模拟成功,也都是纸上谈兵。”
“儿子,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于浩海朝他挑了挑眉,这动作跟小时候哄他,说发现树上有个鸟蛋是一模一样的,“我们有钱了!”
“多少?”于皓南幽蓝色的眼睛倏地睁圆了。
“哈哈哈,好像方咪咪啊,听到钱就放光。”
“多少,究竟多少啊?”于皓南着急地往前走了几步。
“三千亿,”于浩海道,“前期的打地基和盖模具是够了。”
“是爸爸拨了款吗?咱们说好了,不用国库医疗储备金和教育基金。”
“不是,是……社会上的有识之士捐的。”于浩海心想,确切地说,勒索了丁一劭,应该是你打游侠儿赚来的。
只是这小子上回已经发了狠,说不用姓丁的臭钱,他这当爸的就不告诉他这钱具体从哪来的了。
“太好了!”于皓南兴奋道,“我就知道,社会上还是有良知的好人多。”
“对。”于浩海笑了笑,从随身带着的包里拿出了一个铁盒,“你的便当。”
“我在食堂随便吃就行,不用您从家里带。”于皓南接过,打开这一老式饭盒,看到里面心形的煎鸡蛋,绿色的豌豆饭,红色的小番茄,还有大小不同的炖牛腩和土豆块。
于浩海凑过去看了一眼,于皓南用筷子翻过那心形鸡蛋的背面,一片焦黑,显然只顾着正面好看,背面就不管了。
“盼盼是不是故意整你,”于浩海好笑道,“这能吃吗?”
“他做饭就这水平。”
就图好看,图摆盘美观,图花里胡哨的,味道都在其次了。
于皓南用筷子把糊鸡蛋夹到嘴里一口吃了。
“那咱们出去吃?”
于皓南摇了摇头,一口跟着一口吃盒饭里的菜和肉,吃得还挺香。
“我发现你这小子够倔的了,这都几天了,还没跟盼盼和好,还不回家。”
于皓南把脸转到了另一边。
这动作和神态,竟跟年轻时的方咪咪如出一辙,于浩海不禁心中感叹,原来黑崽脾气秉性更像方倾,不像他,不记仇。
自从那日于皓南被盼盼从拳馆撵了出去,俩人不说话了,即使在家里抬头不见低头见,于皓南仍旧每天处于结冰的状态,丝毫没有化冻的迹象,方盼盼第二天就问他“今天会下雨吗”,于皓南没理他,方缇在一边看着,说会下冰雹。
于皓南每天神出鬼没,早出晚归,方盼盼主动问他话,他连搭理都不搭理。
方盼盼的话让他伤了心,他曾以为他和盼盼是最坚固的二人堡垒,风吹雨打、辗转流离,在方缇出现之前,他们是最亲密的兄弟,可惜,这堡垒随着他们长大,不攻自破,盼盼能轻易说出这个家可以没有他,就意味着他随时可以离开这个家。
于皓南不喜欢这种改变,可又觉得无能为力。
“还是因为作证的事吗?”于浩海道,“平心而论,盼盼不应该仅仅因为是你哥,就枉顾证据,这件事他没错。”
“不是,”于皓南说,“您知道丁一翼就在盼盼艺术中心楼下开了个拳馆吗?”
“你说了我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