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携粮回到山上,架灶烧锅,三五成一群,围着篝火,洗碗涮盆,煮粥蒸饭,无不欢声笑语,精神振奋,喜气盈盈。
我出营到了一处斜坡,躺在一块青花纹四方岩石上,头枕着胳膊,嘴里叼着一根茅草,跷着二郎腿,望着夜空如纱,繁星如黑纱布上镶嵌的宝石,一闪一闪泛着银辉熠熠光芒。
周身野菊随微风摇曳,柔嫩的花瓣不时温柔地抚过脸,花香沁脾。
不知不觉,心如拂煦,困意上头,正迷迷蒙蒙间,耳边一声愉悦的轻笑,道:“大师好雅兴!”
我抬头看。
只见来人,手里提着八角孔明灯,蓝衫如苏,头戴纶巾,一身俊秀,两眉如画,嘴角带笑,眼含暖意。
儒雅斯文一武将。
我连忙起身施礼,道:“贫僧见过沈将军。”
他笑着还礼,道:“大师,陛下御帐有请。”
两人并肩走,穿过后营,到了中营一处青龙牙旗前。
黄色帐前描龙绣凤两扇帘,两个军侍掀开青龙帘。
步入内里,四方圆角的铁柱撑起一丈高的穹顶,帐内一床一案,正中央一方草席,席边铁架上挂着一幅羊皮舆图,
九霄坐在主位上,左手边坐着秦舜,秦翦和几个上将军,右手边坐着严毓臣,江斗魁,沈沛和几位参将谋臣。
众人见我进来,皆投来目光,欠身致礼。
我连忙回礼,双手朝上合十,拜道:“贫僧参见陛下。”
九霄挥手示意,一个军侍从旁边端来一个蒲团,放在桌边,躬身对我道:“大师请。”
落座后,方桌前,双鱼银盏上点着一豆青荧油灯,
灯火下,一张泛黄的绢笺展开,黄底黑字,上写道:
皇帝制日
下诏殿前大学士严毓臣即刻押送粮草五千担,携盐茶三百斤,沿玉溪之北走水路至蓼城,向蓼城太守陈台借精兵悍马五千,
连夜急驰到北伊郡,最迟十五日。
若迟,江山危矣。
见书如面。
钦此。
右下角落天子私玺。
这是我仿九霄笔迹在山下镇子上给严毓臣传的锦书。
江斗魁“啪”一声拍桌,横眉怒道:“好大的胆!纵然传信有功,救了三军,但是却借天子之谕,敢假传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