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难哄小说网 > 义兄 > 第21章 十三岁

第21章 十三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祝宏伟的正式判决在大半年后,春天,在判决前的最后一个周四,允许家属前去看守所探视。

看守所接受定期的通信和汇款,祝饶从行长夫妇家离开的时候,跟行长夫妇借了一千块钱,那对夫妇俩当时只想快点把烫手山芋甩了,这么点钱也不指望祝饶真能还,随手就给了。

祝饶把这一千块分几次,全都打给了祝宏伟。这些钱在外面不够看,在看守所却是够祝宏伟时不时吃点好的了。

他还定期写信给祝宏伟,完全看不出这孩子跟亲生父亲曾经的关系是那么恶劣。

就这样,钱一笔笔汇过去,信一封封寄过去,终于是到了祝宏伟判决前的唯一一个家属探视日。

祝饶穿上了他的旧校服,小孩儿瘦得像棵豆芽菜,但腰板挺得笔直,坐上了公交车,前往看守所。

祝宏伟知道祝饶来了,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隔着家属探视窗口,一张憔悴到凹陷的脸目光灼人得可怕。

他压低声音,语气却迫切万分:

“小饶,你信里说的那些都是真的对吧?快把我弄出去,我一定对你好,你一辈子都是我的宝贝儿子——”

祝饶个子矮,坐在高高的凳子上,对着祝宏伟——这位他生物学上的父亲——满脸的愧疚难过之色不像作伪。脸色苍白,似乎真的很害怕自己会失去这唯一的一个亲人。

……

“这样真的合适吗?”

监控室里,警方放了祝宏伟的探视画面。年轻一点的刑警直皱眉头:“这个小孩才十三岁,您知道他母亲怎么死的么?自杀,全是这男的害的。

“最后致命的那一刀还是抓着这孩子的手捅的,这多吓人呐!这事才发生没多久,之前警队的心理医生也说了,这孩子精神状况是有问题的。贸贸然让他来探视,我觉得不妥,可能会加重小孩的心理创伤——”

“这个案子就是我经手的,要你给我重复?”老刑警打断他,无语地翻了个白眼,塞了包仙贝到旁边的愣头青手里,“吃吃吃,别废话。”

“……”委屈。

老刑警说:“探视是这孩子自己强烈要求的。我也不想答应,没办法,这是人家的权利。”

“哎……真造孽……”

年轻刑警长吁短叹了一会儿,怒吃三包仙贝,打了个鲜虾味的饱嗝。

再看监控的时候,小孩儿已经离开了。

三天后,判决的前一天晚上,祝宏伟在看守所自杀了,死前什么信息也没留下。

大跌所有警察的眼镜。

负责祝宏伟案子的老刑警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劲,仔细想想,祝宏伟自杀前唯一的变数就是他儿子祝饶。于是老刑警翻出了祝饶之前寄给祝宏伟的信,一封封仔细看。

信上的内容乍看很平常,都是鼓励的话。但每一封信,都非常笃定地告诉祝宏伟:你不会被判刑,行长夫妇已经帮忙把关系疏通好了,你只要在看守所里待着等待就好,等到判决当天会直接给你无罪释放。

而且有意思的是,长达大半年的时间祝饶跟祝宏伟持续通信,每封信上的内容都是连贯递进的。不仅详细地告诉了祝宏伟现在“疏通进行到哪一步了”,而且给到祝宏伟的确定性和承诺是递增的。

“这孩子……”年轻刑警咋舌,“哪有这种事啊……这可真是撒谎不打草稿啊!还说得这么真,我看着都要给他骗了!”

老刑警说:“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沉锚效应。

“意思是,人的思维会被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先入为主,深信不疑。尤其是在看守所这种封闭环境——一根绝望中抓住的救命稻草,时间越久越是煎熬,越显得这根稻草可贵。你想想,对于处在担惊受怕跟恐惧中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去调那天祝宏伟儿子来探视的监控,仔细听一下他说了什么。”

于是警队调了监控,祝饶说话的声音很小很小,把音量调到最大,依稀能听清。

祝饶说:“爸爸,行长死了。是你的债主杀的,他们不想看你出来。

“他们说,已经买通了管监狱的人,等你量刑下来进了监狱,就要把你像螃蟹一样活着放锅里,生煮出来喂猪,这钱不能白花的。

“怎么办呀,爸爸?”

年轻刑警听着那小孩儿软绵绵带了哭腔的话,一个激灵,摸了摸胳膊上的鸡皮疙瘩。

“……所以,祝宏伟是生生被他儿子吓得自杀的。这男的也是特么……够孬的。这小孩也是……才十三岁,这也太……”年轻刑警直咋舌。

老刑警沉默地抽了根烟,许久,把烟掐灭了,淡淡地说:

“比起他这个爹的事,我倒是更担心这小孩儿的精神状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