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7日,立冬。
早上一醒来打开手机,各种app都发来立冬祝福。
白妤生出和以前一样的感慨,每年一过立冬时间就会高速运转,眼看2012年马上要结束了。
但她的吃货室友们一听到是立冬,不约而同地说:“今天要吃饺子!”
白妤说:“但是好像食堂不卖饺子,要去校外吃吗?”
大伙儿都犹豫了。
张巧巧说:“今天满课,时间有点紧凑。”
陈笑意说:“别忘了,我们明天周四的课的作业都还没写,晚上要抓紧赶工。”
温柔的乔菲将自己裹在厚实的羽绒服里说:“天太冷了,晚上出去吃饭更冷。学校也不知道几号开始统一供暖。”
白妤想,劳累的周三确实也没必要为了这口吃的让自己更劳累。
只是正好说到北方的供暖,白妤感到很好奇。
“供暖是什么感觉?”
几个人都是南方的姑娘,都表示不清楚,只是模模糊糊地说:“听说可以在室内穿短袖吃冰棍。”
“真期待啊,希望学校早点开启吧。”白妤说。
生活里的新鲜事又多了一件。
上课的间隙里,白妤给杭臣发消息,聊立冬聊供暖,还有北京的雪。
栀花镇很多年没下过雪了,可听说北京是大雪的常客。
她还没见过漫过膝盖的盛大雪景。
手机震动,微信消息一条条弹出来时,杭臣正好在跑步机上跑完五公里。
他们小区一周前就已经开始集体供暖,温暖如春。
他跑完步,发梢湿漉漉的,白皙清瘦的脸颊泛着淡淡的红晕。
捞过茶几上的矿泉水,边喝边看白妤的信息。
最近天冷,老太太不爱出门,整天窝在客厅里看相声,瞥见自己孙子面若桃花的模样,忍不住学着相声的腔调问道:“这谁呀,天天雷打不动地给你发消息,不是催债的吧?”
杭臣一口水差点喷出来。
他笑着拿干毛巾反复擦脖颈间的汗,太过用力,将皮肤擦得发红。
他回答说:“奶奶,您别开玩笑了。”
老太太说:“还给你整害羞了,今儿个立冬,要不晚上把人接过来吃顿饺子吧。今天奶奶备了好几个馅料,总有人姑娘爱吃的。”
杭臣有些意外,“您说真的啊?”
“嗯呐,这还能有假?你不信去厨房看看,我一大早就都买好了。”
“那、那我问问她吧。她脸皮薄,估计不乐意。”
老太太说:“那要是不乐意,晚上你给人送过去,家里有保温桶。你问问她,喜欢吃什么馅儿,奶奶给她包。”
杭臣点了下头,转身进了浴室准备洗漱,顺带准确无误地把家里人的意思传递给白妤。
客厅那头的老太太似又想起什么一样,撑着沙发借力站起来,揉了揉发胀的膝盖骨,慢腾腾地走到浴室外头,敲响浴室门。
“小臣啊。”
杭臣拧开门,“嗯?”
老太太扶着门框,和蔼笑着,叮嘱道:“最近气温又降了许多,今晚给人送完饺子,还是少出门吧。好好保护自己的身体,别一冷一热把自己冻着了。你看你爸,前几天不知轻重地让你去接他,结果他倒好,吃完了不赶紧回来,在饭店门口醉醺醺地拉着别人说这说那,白让你陪着在那边吹冷风。我看你啊,有点要感冒伤风的样子。所以……听奶奶的话,接下来少出门,行不?”
杭臣想到前两年的冬季,家里人异常紧张气候的变化,他仿佛是一只不该存活于冬季的蝴蝶,家里人用尽手段才让他在温室里延续生命。
今年也许是因为一切都在平稳地进行,他们,包括他,都有了一些松懈。
杭臣朝老太太一笑,“我知道的,奶奶。所以这不是努力锻炼身体么。”
老太太点点头,“冲澡吧,也好好和那姑娘解释一下,你们年轻,年轻最忌讳有误会,两个人谈恋爱,就得把话说敞亮了才行。”
杭臣头一回听奶奶的爱情观,老太太的豁达开明在父亲身上就有迹可循,但这样面对面谈论,还是让他感到好奇。
杭臣投去意味深长的目光,“您和爷爷年轻时没误会?”
年纪大了,变得爱追忆从前。
老太太听他这么一问,眼眸都亮了不少,她摆摆手,说:“快洗澡吧,汗淋淋的,等会都发臭了。洗完了,给奶拿个冰淇淋,奶慢慢跟你说。”
杭臣爽朗一笑,“行。”
这天下午杭臣给自己放了个假,没有在为明年开春后的转学复读做准备。
只是投入地听奶奶讲她年轻时的故事。
但一转眼,爷爷已经走了快六年了。
说到最后,老太太摸着自己越来越不灵活的腿说:“年年都是你爸妈回去祭拜,有机会我也应该回去一趟了。”
慨叹完,老太太一瞅客厅的时钟,赶忙站起身,“都四点多了,我得包饺子了。等会你爸妈就要回来吃晚饭了。你妈也真是的,隔几年心血来潮就要学做饭,学了半辈子了那手艺还是一塌糊涂,你劝劝她,学点别的打发时间吧。”
“她有时候有点较真,随她吧。”
“那你对象呢?晚上来不来,想吃啥馅料的?”
说到白妤,杭臣拿过躺在茶几上的手机,翻了翻聊天记录,说:“她不挑,吃什么口味都行,我等会给她送去吧。奶奶,多包一点吧,给她室友也送点,她们今晚要熬夜写作业。”
老太太:“那感情好啊,我给她们什么口味都整点儿。”
杭臣给白妤发去短信:六点半在你宿舍门口等你。
白妤正在上最后一节大课,手机调了静音,没立刻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