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小衣。
拾月全身上下只余一件小衣。
她道:“请王爷,帮林云瑶取消婚约。”
李琮栖眨了下眼,看着她冷冷淡淡的样子,却做出这样的事情,想问她跟谁学的,可是话到嘴边,没有说得出口。
因为,无论是跟谁学的,眼下他都不会拒绝。
他们的关系,本该如此。
………………
天将放亮,室内一片幽谧寂静,拾月与李琮栖都没有睡着。拾月是身子不适,李琮栖则是心情不愉。
她看起来太小了,也就十四五岁,李琮栖虽然不老,五六旬的老翁娶这样年纪的女子的也大有人在。可不一样的是,他看着拾月会有罪恶感。
她跟在他身边这么久,他对她了解颇深。她就是个不懂风月的小姑娘。纵然聪慧,看过郊游图,却依然纯真,在盘古开天地之事上完全没有开窍,连最简单的抛媚眼都不会。
对着这样的女子,行周公之礼貌事,她会不会瞧不起他,觉得他粗鄙丑陋。
昨夜的不协调,让李琮栖在意自己在一个女子眼中的形象了。
不过晨时的成长之痛还是让他决定再来一次,再吃一顿饱饭。虽然他也不确定这次管不管饱。
昨晚初来乍到,她梨花带雨他无语凝噎,他奔波劳碌她心念道德经。他最终没敢放手一搏,只让她贴着自己,跟她反反复复默诵道德经,然后一起去见周公。
漫漫长夜,也只这一次。
是以,他下了决心,以后再也不要半夜念经了。
比起摸黑得来的愚女心经,不如看着她,心中快活。是以待拾月醒来后,李琮栖又带着她来了一次高粱地,砍了一根高粱。
“要是想吃麻沸散,就告诉我。”他伏在她耳边,哑声道:“不想吃麻沸散,也说给我听。”
拾月身子紧绷,心内不解。不吃,为什么还要说?
不过她没有问出口,男人的火焰山就猛烈袭来,让她宛如脱水的鱼儿,满心满眼期盼着从东土来的那位圣僧快快出现,搭救于她。
…………
早朝过后,李琮栖来到宫里的御书房,找了些修身养性的书来读。还额外看了些女娲补天伏羲耕地东周列国亲王纵横宇内等等古籍。他要从古人身上汲取养分以供己用。
原因无他,是早间拾月的表现让他大感意外。
她的本体全方位给出了该有的优良表现,可脸色却是平静的,甚至有些讷讷。
这不正常。
这很不正常!
李琮栖来御书房,是提前知会了皇帝的。皇帝派了公公来,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李琮栖想了想,跟内务总管借了位嬷嬷回去。
“她年纪小,不太懂事,你教一教她。”
李琮栖把刘嬷嬷带回王府见过拾月后,如是交代道。
刘嬷嬷在深宫浸淫多年,虽然承王没说这姑娘的身份,但她一打眼瞧见那小模样儿,就知道两人的关系了。
在刘嬷嬷心领神会面带笑意的“喏”声领命时,李琮栖又道:“不必太直白。”
他不想在她心里,落下个欲|求不满的印象。
刘嬷嬷观察了拾月一下午,第二日便以出府购买现下荧州城里头流行的酥麻糖为借口,带拾月出了门。
而拾月,恰有此意。
在浣剑山的后山上消清芳出现,给了她一包蒙汗药,还留下一句话,有事就去晏京西市去找卖糖人的老头,他会助她。
拾月想见这个人,告诉他,待林云瑶成婚之后,她便可以随他们离开。
拾月提前准备好了字条,塞进了袖袋里。
她还有一件事,把雕刻好的宋忍冬人像,送到寺庙供奉。
刘嬷嬷观察拾月的时候,拾月同样也在观察着刘嬷嬷。
带这人来见她之前,李琮栖跟她讲:“我知道你身子不适,就歇息几日吧。刘大娘有此方修补经验,让她教教你。”
李琮栖指的是什么,拾月自然明白。这种事,也不好拿明面儿上讲,所以拾月什么也没问,就应下了。这两日晚上,李琮栖也守诺,果然没有动她。
刘嬷嬷带拾月出府见世面的路上,还不忘说:“姑娘好福气,王爷这么年轻英俊。我前日碰上的那个慕家老爷啊,身边围着莺莺燕燕,个个年轻,可那慕老爷都快七十了,她们不也得小意伺候着。”
“什么伺候?”
拾月在想怎么跟刘大娘开口,说去寺庙的事。去西市倒是好找借口,但是去寺庙,刘大娘会不会想着先跟李琮栖禀告?
拾月心下忐忑。
是以刘大娘说这些话时,拾月有些分心,随口便问了出来。
“还能是什么伺候?”刘嬷嬷暧昧地笑道,“就那种伺候呗。”
拾月:“……”
刘嬷嬷:“我知姑娘年轻,不懂。我这就带姑娘瞧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