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个……”
“八十一个……”
“九十七个……”
周围的人都忍不住帮忙数数,康熙脸上的惊奇神色越来越浓厚,见得砚台里头没墨了,他还示意梁九功上去继续磨墨。
众人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惊扰了胤祐。
戴贵人攥紧帕子,紧张的都忘了呼吸。
“九十九个,诶,怎么停了?!”
五阿哥惊奇,有些可惜地出声问放下笔来的胤祐。
四阿哥忙道:“想来是七弟累了,也是,一口气写这么多字,别说七弟,就是咱们也受不住。”
“不是,你们瞧,这整个凑起来正好是一整个寿字!”
二格格突然失声激动地说道。
她激动得还拍了三阿哥好几下。
三阿哥这会子被胤祐这一手给震住了,连反应都不会,只张大嘴巴看向胤祐。
见二格格这么一说,众人忙后退一步,仔细瞧了瞧。
太皇太后吃惊地颔首道:“还真是,奇了,奇了!”
“儿臣今日做此百寿图,特献给皇阿玛,希望皇阿玛万寿无疆,寿比南山!”
胤祐掀开袍角,当地跪下,给康熙磕了个头。
三阿哥等人也才反应过来,忙跟着跪下,“儿臣等祝皇阿玛万寿无疆,寿比南山。”
后宫妃嫔也都呼啦啦跪下,一时间贺寿声不绝于耳。
康熙脸上笑容格外灿烂。
他大声叫好,“好,好,朕盼着如你们所言,皇额娘,皇玛嬷,儿臣也祝你们寿比南山!”
太皇太后跟皇太后对视一眼,都不禁笑了。
太皇太后道:“哀家也希望如此,今儿个哀家心里真是高兴,咱们大清的儿郎们一个个都是勤学有才的,咱们大清的江山定然能万年长安。”
“是,皇玛嬷所言极是。”
康熙很是欣慰地看着阿哥们,他的视线头一次这么专注地落在胤祐身上,心里颇为触动,“你们也都起来吧,今日,朕心甚慰,后宫妃嫔每人赏双俸,阿哥格格每人赏赐一套文房四宝,一对金如意。”
“谢皇阿玛/皇上!”
众人都心里大喜,起身谢恩。
“胤祐,”康熙看向胤祐。
胤祐走上去,放下马蹄袖:“儿臣在。”
“你的这份孝心朕看到了,明年去上书房可得继续努力,功课不懂的问你几个兄长。”康熙难得对着胤祐露出慈爱的模样。
胤祐做出激动的模样,小脸通红,眼睛亮晶晶的:“是,儿臣一定好好学!”
“瞧这孩子,真是稚子心性。”
康熙跟太皇太后笑着说道。
太皇太后微微颔首:“是个好孩子。”
惠妃脸色微沉。
卫常在的脸色则难看得多,她看向一旁寂落的八阿哥,再瞧瞧人人夸赞的七阿哥,心里头跟打翻了辣椒油似的。
家宴散后。
那张百寿图被康熙要去了,二格格、四阿哥等人都围了上来,拉着胤祐惊奇不已,尤其是三阿哥,有些酸里酸气地说道:“你怎么二姐姐,四弟的字都学了,就没学我的?”
刚才胤祐那番话一说出来,二格格跟四阿哥都得脸了,至少一个友爱兄弟的好名声是落下了。
这可比什么好处都强。
胤祐做出无辜的样子,“我也想学三哥的,可是我不好意思求三哥的墨宝啊,若是三哥愿意送我一份您的字帖那可太好了。”
三阿哥被他这么一夸,心里头的吃醋小嫉妒一下就抹平了,他就说七弟不可能看不上他。
果然是有原因。
“我的墨宝自然是不能随便给人,但你是我弟弟,这就不同了,回头我就挑一本好的给你送去,你要什么字体的,狂草,行书我都会写。”
“三哥,您挑着给就是了,您写的无论是什么字体都一定好看。”
胤祐一本正经地说道。
三阿哥嘴角都快笑歪了。
二格格白了他一眼,对胤祐道:“你别管他,他就是想露脸,好七弟,今儿个你可真够争气的,果然是好样的。”
她拍了拍胤祐的肩膀。
四阿哥也微微颔首:“七弟今儿个算是让大家都吃了一惊。”
此时,卫常在母子俩正好走出来。
宜妃见状,故意走过来,将腰间的荷包塞到胤祐手里,“七阿哥,今日你可算叫我们都开了眼界了,本宫还当你要让小人算计了,真想不到你这么内秀,这可真是应了那句话,真有本事的人从不炫耀,反倒是那些肚子里没几两墨水的才爱露脸。是不是啊,七阿哥?”
宜妃塞得荷包沉甸甸的,胤祐瞧了瞧荷包,再瞧瞧宜妃,“宜娘娘,儿臣其实今儿个也不想出风头的,只是碰巧撞上了。”
宜妃愣了愣,瞧瞧旁边卫常在母子阴沉的脸,捂着嘴咯咯地笑:“好,好,这叫什么来着,叫某些人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七阿哥,这荷包里一点儿玩意赏你了,有空跟五阿哥多走动。”
“那儿臣回头就去打扰五哥了。”
胤祐颔首说道。
宜妃笑眯眯道了声好,搭着宫女的手走了。
她从卫常在母子身旁走过的时候,故意停下,眼神上下打量卫常在,脸上露出讥讽,拿着帕子掩唇嗤笑一声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