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过雨的山林间,枝头的雨滴像是调皮的孩子,总是没有预兆的,滴落在行走其间的周小满的脖颈上。
还带着初春的凉意,引得要缩起脖子,后面还要更加看准不碰到它们了。
周怡在前面,春天的雨后野菜、菌菇都开始争先恐后的冒出来,就是可能有它们自己的隐藏姿态,躲着猫猫,尤其是菌子。
周怡拿着一根棒子,找到一处之后,就和周小满讲着这些东西的特性,后续可以怎么吃,吃不完又可以怎么处理,“注意啊,菌子这类好多时候容易分不清,像这个稀褶红菇它是可以食用的,还有一个和它十分类似的亚稀褶红菇从外形这些来分别很困难,所以这类你分不清、不认的就不要采摘食用了,你的身体虽然现在好多了,但是如果你遇到毒性很强的,你的身体还是可能遭受不了,如果你给普通人吃了,那情况可能更严重”,周怡很郑重的告诫周小满,“所以,入口的东西不了解的一定不要轻易尝试,如果一定要确定,找些兔子、鸡这些实验一下”
“好的,我一定记住,你在讲医药的时候说过,我记住了”
“嗯,反正严谨一些”
一路上,就是周怡讲,周小满听,不懂的再仔细的问清楚,还发现了几种草药但是没有采摘。
中草药的成熟、采摘都是比较讲究的,根据二十四节气作为依据,节气表明了草药的生长和药效变化规律,这样可以提高中草药的品质和功效。
采摘中草药最好是在天气晴朗、干燥的日子来进行,这是为了避免雨水对草药的影响,使用的工具,采摘的部位都有讲究,春夏适宜采摘花朵、叶子这类,秋冬适合根茎类的,采摘之后也要尽快的处理以保证药效。
所以周小满这次没有采草药,只是记着位置,后面自己一个人再找合适的日子过来。
这一次就是吃春菜,回去好好的做了一顿,应季时蔬,将冬天存储的油腻、毒素排一排。
后面忙着春种,果林、菜园、牲畜每天都是充实的四处忙碌,空余一些还要上山采蘑菇,天气好的时候就开始采草药,周小满后面几乎都是一个人上山了,采草药的时候,没有周怡在旁边指导,根据自己看的,第一次下手川穹的时候都是很小心,慢慢的刨出来,就这一个土里的,还有连翘、辛夷花这好多的都是花朵、枝叶,所以,除了需要爬个树,周小满都不需要太费劲的,主要还是在土里的有时候,判断根茎的走向错误了就要挖断了,还是尽量的保证完整性。
晚上的时候,如果有草药就处理草药,在家里就有周怡在旁指导了,会查看周小满采摘的时候合适,存放有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就简单的说一说,重点就在处理上,有些中草药的炮制真的繁琐,像川穹就还好,炮制就除杂、分大小、洗净浸泡,泡至能掐入外皮,就可以取出润透、切片干燥后晒去碎屑即可。
如果还要制酒川穹就再根据重量加一定量的黄酒,闷润待吸收后炒制、晾凉即可。
这个在周小满看的其他一些根茎类草药的处理中还算好,但是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因为生疏浪费了好一些。
周怡在周小满处理的时候就在旁边,时不时的出声,尤其是在切片的时候,“你这个厚了些,这片又薄了”,或者在炒制的时候,“这个需要文火,你现在看看这个是不是过了,还有你的手法还不正确,想想我之前的动作”
周小满听到拿着切药刀的手都会更小心动作,先观察前一片不合格,然后调整,在切片完了之后,干燥完,再制作酒川穹又浪费一些,因为炒制还有火候也要积累。
周小满花了十多天处理完采摘的中草药,周怡每样都挨个的检查,“你这连翘,挑选的都还可以,但是在预处理烟熏、后续的蒸制都有些没控制好,熏过头的,蒸制的太狠、没到位的”,也是将每种不合格的挑拣出来,将好的也选出来一些,逐一的给周小满讲解。
“辛夷花到没有太大的问题,就是这个后面如果你在使用到的时候,最好是在煎药的时候将它们单独的布包入煎,你看到它上面的毛茸了吧,它很可能会引起入肺咳嗽”
“记住了,这次还好都比较少,也是浪费的多了,这真的就是熟才能生巧的工作了”
“是这样的,中医学习都是以年为计的功夫,不要想着很快就将它学好,你在了解了草药、炮制,之后还有存储,你就要开始了解药方了,先背药方,后面亲自配药注意用量和配比,这个的前提就是你要被很多的书,中医是一门经验积累的,前人已经做了很多了,书中记载的就是大家的结晶,你就要按照辨证论治,采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先辩证,在此基础上制定治法,可以有中药内服,还有针灸等外部手段,最终达到人体调和而康复”
“你现在也就是简单的迈了一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