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李仁北领着周小满到了他们这边的渡口,这边的渡口不是每天都会有人撑船的,也是周小满运气挺好的,今天是营业的。撑船的是他的长辈李士成,今年都50多岁了,他们这个撑船的活,他们主要的就是给村里的长辈来,种地太累,撑船这个好一些,而且也能够有一些收益,不局限着银钱或者物品都行。
李仁北今天是拿了两文钱,他们这边一般就是卯时、辰时的样子,这边就等着人了。
看着河边的一个简陋的小渡口,一艘乌篷船停在那里,里面已经已经有几人在里面了,船上的人昨天有好些也是知道了李仁北家来了一个外地人。没想到今天早上还是李仁北带着人过来坐船啊。
李仁北:“士成叔,今天麻烦你给小满带到滨泾镇,这是他的船资”,将一文钱递给李士成。
李士成收了,笑着说:“行,到了地方我领着他”
李仁北也给周小满说:“这是士成叔,我们现在的船就是他在管,如果要到镇上还有些距离,后面到了地方就跟着他”
周小满点头,“好的,李叔”,然后看向李士成,“李爷,今天要麻烦你了”
“没事,我今天也是带了乡亲的东西要到镇上去卖的,也是顺道的事情”
这边李仁北将周小满交给李士成之后,就快速的返家准备今天的忙碌了。周小满带着自己的包袱上船找了位置自己坐好,李士成则在外面等待着还可能得乘客。里面的李家庄的人,看着周小满的长相装扮,几个人都是带着好奇又不上前的小声讨论着。
周小满看着船舱里面,左右两排的位置大概能坐十多个人的样子,没有太多的装饰,就在角落的位置有一个小的陶泥炉,用竹篾被固定在船篷,旁边还有一个带盖子的竹筐。周小满猜测里面可能就是船夫的一些东西了,在舱中心摆着两个长竹筐,看着两边有竹条扎的把手,里面放着东西,周小满看见上面放着用稻草隔着缓冲的蛋,其他的没有仔细瞧,看着样子,不像是一家能够获得的量,应该是村里其他人的也给了了这边。
等了一阵可能辰时过两刻,这边就发船了,看着李士成解开绳子,撑着长竹篙慢慢的远离河岸,到了河中心可能是顺流,速度加快了。
周小满还以为就一直的这样撑到城镇渡口,没想到在路上的时候,还有周边的人,在这边搭船,不过船资是一人一文钱,上船的人在看到周小满之后,都是先多看一眼,然后再找个远一些的地方坐下。
就这样走走停停的用了一个多时辰到了今天的终点,滨泾镇的渡口,这边比李家庄那边是大一些,已经有几艘船停在这里了,旁边有一个小棚子,看着他们来了从里面出来一个大爷,李士成在看到他之后,熟练的上前,给了那人三文钱,然后得到一个小竹牌,一面有字写着一个‘船’字,看着李士成将这个竹牌收入自己的胸前衣兜,还和那人寒暄了几句,才又回来。
李士成看着船上只剩周小满了,招呼道:“好了,你跟着我走吧,这边再有一刻多钟的时间就能够到镇上了”
周小满:“好的,麻烦李爷了”
李士成从船舱摸出一根扁担,然后挑起竹筐就领着周小满往镇上去,一路上还和周小满介绍这滨泾镇。
这滨泾镇啊,是离我们那里最近的一个镇子了,但是我们这边都比较靠边了,所以,也不太富裕。但镇上食铺、住宿、书肆粮铺这些都是有的。大户也有那么几家,不知道你要找的是姓什么的?”
周小满她自己也不知道啊,只能随口说一个,“听旁亲说是姓柏的”
李士成疑惑了,“姓柏么?我知道的我们这边好像是没有这一家的,你记得对不对”
“嗯,应该是这个姓”,周小满安心了,然后再次肯定自己这门亲戚的姓氏,“就是姓柏的”
“我这边几十年了,都没有听过这个姓的,你这边可能要费些时间了”,李士成更多的觉得,可能周小满家的人都没有和她说清楚,这么大老远的,看着也是来错地方了。
“这个我清楚,他们也是说了的,我就想着自己能找到最好了,如果找不到这也是我没缘分,好在我也成丁了,找不到我这边看看找些事情做也是能养活自己”
李士成点头,“这就对了,现在这个世道啊”,像说些什么,随即又摇摇头,“唉,难啊”
两人就这么一问一答的走近镇子,周小满从远处看,感觉这里就不太大,李士成也说了,这边就是两条大街,主要的商铺就在两条主道两旁,还有一些的小道那就是镇上居住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