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周小满的询问,徐川知道自己有些着急了,马上调整自己,“没什么,就是刚才在发呆,吓着了。”
周小满:“哦,现在我们走吧,今天中午也在外面吃吧,就去那边的寺庙,如果能吃上斋饭就吃,吃不上就你说的那里的小吃摊看看就可以了,不要再去酒楼了。”
徐川点头,“好的,那现在就走。”
周小满:“你帮我换的铜板这些你带了没有?”
这个是周小满知道要去庙会之后,拿了几两银子,让徐川给她兑换铜板,她可不是真的不懂实情的‘公子哥’,庙会上多是周围的百姓的摊子,他们的东西肯定不会太贵的,自己身上只有金银,这些拿过去,别人都不好找零的,为了避免麻烦,周小满就让徐川帮忙了。
起初,徐川还说直接在荀氏的账上领一些也是可以的,不用这么麻烦。但是,周小满只说,她现在已经客居了,自己再领账上的钱,算什么呢?让徐川没有再坚持了。
听到周小满的话,徐川拿出一个手捧的箱子,“这里面是大人,让我帮忙兑换的铜板。”
周小满接过来,还挺沉的,这边的兑换一两银子1000个铜板,是荀氏自己督造的,在周围好多非荀氏的地方也是能够流通的,不过就是其他地方他们那边相关家族流通的铜板,相互之间的兑换比例不一样。荀氏作为大族,底气还有自身的面子,在铜板中使用的铜含量多一些,与金银之间的兑换比例高,其他的一些,可能就少好些,大概在100-200之间的差异。
当着徐川的面打开,里面用绳子串着,周小满也不是想要点一点,担心徐川从中捞钱,就是不可能就这么抱着箱子去逛街吧。里面放着一个钱袋,看着还挺贴心的,周小满解开一串,然后装了两三百个放到袋子里,就这个差不多了,感觉这边的物价应该不会太高了,再多了不好放了。剩下的直接放到了书房,有五天的时间,周小满怎么的都感觉要逛个两三天的。
几个人出门,荀氏内的几个院落有了动静,他们应该是除了荀治礼,最先知道周小满准备出门的人了,在周小满离开之后,也开始陆续的有了一些出门的人,本来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城南寺的庙会是真的没有太大的吸引,但是周小满这个人,对他们的吸引可大了。前面周小满跟着荀治礼等四人去了明心岛的事情,他们已经知道了,还是到了第二天才回来。这让他们对这个人的利益相关度增加几个度,现在还在这边住着的,上次在宴会上看到的,都知道荀治礼对周小满的态度。
后面,他们也是有接触的,但是周小满这个人就真的是闷啊,对,他们对周小满的最大印象就是闷。看着和他们差不多的年轻人,身边服侍的没有婢女不说,也不出去玩,还经常的待在书楼。这个地方对于荀氏子弟,尤其是嫡系子弟,他们就真的是敬畏向往又排斥的地方,他们家族对子弟的要求是真的高,当然了,如果你这个人对自己的想更进一步没有想法的话,也就无所谓了。
他们一般的到了6岁就要开始去族学,在书楼不远的地方,和集鎏园是相对的位置。里面是族中的长辈或者从外面请的老师回来教学的,月考、季考、年度考,这是基本的,平时就看老师的心情了,但他们一般会被家主或者是延续历年的规矩,能考的时候,绝对不漏掉一次,不放过每一个人,尤其是荀氏的长辈们,感觉每次看他们这些去学堂的小辈,都是面带慈祥的笑容,一旦开始教学了,那就是翻脸比翻书快了,不知道身体里被什么给寄托了,最初的印象那都是一瞬的事情,后面每每想起感觉他们当时对自己的像是慈祥的笑容,那可能都是自己的误解,那都是他们看到能下手的小崽子的高兴啊。
就这样进族学的人,从6岁到16岁,十年的教育,到了16岁就不会强制人在过去了。因为这算是给他们打了基础,将学问他们能掌握,不会在外面太丢脸的都塞进去了,就是没有认真的,在这样强度下,那也是表面光了。
他们这个年纪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快成年了,后面自己想要做什么,家族也开始给他们选择的时机,从族学中学习,也不仅仅只是文学学问还有其他的,术数、鉴别等等,他们能够到主宅这边学习的,那都是三代内的,家族还是会尽可能的安排他们,给他们更多的机会。他们可以脱离了,选自己想去的地方,报上去,族里会看着给分配。
在接触社会两三年之后,就可以成亲了,如果就满足于此,其实荀家还是很好的,比起外面的那些百姓,他们的幸福度很高。但是在看过了高山大海,享受着特权起来的人,不管是自己活着周围的人,可能也会推着你登高一步,平地行走已经不能满足了,需要踏高,成为人上人。
现在荀氏的明面上参与的又五个人,三个现任家主的孩子,自家兄弟的两个大儿,但是,他的两个兄弟也不是只有一个,年纪大一些的也开始暗搓搓了,这就让周小满这个突然出现的,手上还有着可能会对家族有帮助东西的无背景之人,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合适的拉拢对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