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尉迟将军的女儿,”皇帝看向右下首的良妃,“就许给辉儿做王妃如何?”
尉迟薇纵使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还是难掩一脸的失落。
她轻轻咬牙,偷偷瞄了太子一眼。却见太子全副心思都在文娉婷身上,她心中顿生怨恨。
她终于看向太子身旁的霍王,这个极有可能成为她未来夫君的男子。
霍王比太子长上几岁,不知是不是带过兵的缘故,比起太子的儒雅,他整个人都散发着一股英武之气和独属于成熟男子的魅力。
霍王正巧在这时候向她望过来,两人目光对上,霍王冲她笑了笑,尉迟薇竟无端地觉得心头一窒。
“尉迟小姐将门之女,慧心独居,儿臣思慕已久。只是,她长姐嫁入霍王府没多久便病逝,儿臣对尉迟家实在有愧,还不知尉迟将军肯不肯把女儿许配给儿臣。”霍王叹道。
“辉儿,你多虑了,”良妃淡淡道,“尉迟将军乃我朝之肱骨,尉迟家忠心为国,又岂会怪罪于你?”
“良妃娘娘所言极是,”尉迟薇急急开口,“家父平日里对霍王殿下赞誉有加,从未因姐姐之事对殿下有过半句怨言。生死有命,殿下实在不应过分自责。”
“陛下,依臣妾之见,咱们还是问问尉迟小姐自己的的意愿吧。”良妃提议。
皇帝点头:“也好。尉迟薇,朕问你的话,你无须多虑,如实回答便可。若将你许配给朕的辉儿做霍王妃,你可愿意?”
尉迟薇向太子投去最后的一瞥,然后,下定决心似地,微笑着看向霍王:“臣女愿意。”
两个秀女就这样摇身一变,一个成了准太子妃,另一个成了准霍王妃。
文娉婷面色晦暗,尉迟薇却满脸娇羞憧憬。
太子看着二女截然不同的反应,唇角笑意微冷。
接下来走入殿中的,是太保之女张雪怜和礼部尚书之女赵贞凝。
二女身份虽不及文娉婷、尉迟薇那般显赫,但也都是世家大族的千金,容貌气度皆是不凡。
皇帝看了看自己的三个儿子,目光最终落在太子身上:“佑儿,你大哥府上已有妃子数人,就你的东宫,只有侧妃和昭媛,即使娉婷嫁了过去,也终究太过冷清。”
皇后点头附和:“的确,早日为皇家诞下皇嗣,是佑儿你身为储君的职责所在。”
爹娘一唱一和,太子心知推脱不掉,干脆应道:“那儿臣便多娶几个妃子回去,也好早日圆了父皇母后的心愿。”
“既如此,这两位秀女,都入你东宫如何?”皇帝发话。
张雪怜喜上眉梢,她仰慕太子已久,今日终于得偿所愿。
赵贞凝却面露忧色。太子已有正妃侧妃,依她的身份,嫁过去最多也只能封为昭仪,未来在东宫的日子,恐怕不会好过。
“二哥。”杨王凑到太子身后,在他耳旁一阵低语。
太子好奇地打量了赵贞凝几眼,轻嗤:“没看出什么特别的。”
“二哥……”杨王撒娇般地拽住他的袖子。
“父皇母后都看着呢,成何体统,”太子甩手,面露不悦,“退后站好,孤知道该怎么做。”
“两位小姐秀外慧中,儿臣当然愿意坐享齐人之福。只不过,三弟也已到了娶妻立室的年纪,若儿臣这个做哥哥的将所有秀女都带回东宫,岂不是完全不顾兄弟之谊?”
“佑儿所言有理,朕险些把谅儿忘了。”皇帝同皇后对视一眼,“他今年也有十七了。皇后觉得,谁家的千金,堪为杨王正妃?”
皇后笑着看向贤妃:“贤妃妹妹,本宫觉得赵家小姐与谅儿甚是般配,妹妹意下如何?”
贤妃亦笑着作答:“臣妾一切都听从陛下和皇后娘娘的安排。”
于是,赵贞凝就这么阴差阳错地成了杨王妃。
杨王心愿得偿,看着自家二哥的眼神里满是崇拜:“二哥怎么确定,父皇和母后一定会将贞凝妹妹许配给我?”
太子笑着摇头,并不说话。
尉迟家的女儿嫁入了霍王府,为平衡东宫与霍王府背后的文武势力,张太保的女儿便注定要入东宫来。唉,一想到张雪怜看他的眼神,太子只想到两个字,麻烦。
接下来,皇帝又为轩辕氏的宗亲王爷们选了妃子,而真正被他选入后宫的秀女,目前为止只有两人。
青灵进殿的时候,他正扶着额头,觉得有些疲乏,一看到青灵那张灵动秀气的脸庞,顿时觉得眼前一亮。
“户部尚书之女程青灵?”皇帝微微点头,“不错,活泼狡黠,惹人怜爱,甚合朕意。”
候在殿外的晓晓只觉得心中一凉。青灵原本轻松的神情也因着皇帝这句话而瞬时紧绷。
皇后善解圣意地询问:“陛下打算赐予程氏什么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