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光见状,心中亦不是滋味,哑声道,“对不起。”
…
踏出宫门的时候,瑶光仍觉犹似梦中,直到坐上赵府的马车,外头声音逐渐喧闹,她才意识到段怀悯真的放她走了。
掀开车帘,湛碧的天空下,朱红色的宫墙巍峨耸立,再也瞧不见宫内之景,只得见金色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莹照。
路上偶有行人匆匆而过,此道挨着皇宫,并不允百姓久留,故而人烟稀少。
待瞧不见宫墙,眼前渐渐热闹起来,路上有卖货郎、茶坊、酒肆、还有卖艺的。
瑶光感受到炙热的烟火气息,她已经两年没有来到外面了,不自觉地闭上眼睛。
小贩的吆喝声、孩童的嬉戏声、夫妻的吵架声……
真好。
马车停驻时,外头又变得安静异常。
瑶光被一小婢女搀扶着下来,眼前府邸大门高耸,画栋飞甍颇为气派。
门口一名碧衫少女带着几名奴仆,似乎已经等了许久。她一看见瑶光就急步走来,朝她盈盈一笑,小声喊道:“神女。”
是赵玲珑。
“……赵三娘子。”瑶光不知该唤她什么,半天也只有喊出这个称呼。
“伯父说你比我大两个月,该是我的姐姐。”赵玲珑拉着瑶光的手,“我唤你瑶姐姐吧,你叫我玲珑就好。”
对方的熟稔令瑶光有些不适应,她被赵玲珑牵着带进了赵府。
“昨夜宫里来人通报,道是您要回来与伯父相认,伯父当即就命人为您备好了院子。”赵玲珑带着瑶光走在赵府的九曲回廊,自顾自地说着,“伯母和堂弟回了黎州探亲,所以才由我来给瑶姐姐接风洗尘。”
瑶光明白,赵灵犀是万万不会出来迎她的,但她也不在乎。
赵玲珑一路介绍着府邸,又说着府里住着的人。
这是赵铉的府邸,人丁不复杂,仅住着赵铉和其夫人卫氏,还有四名妾室。
至于赵玲珑的父母,则在郊外的祖宅住着,仅逢年过节才过来相聚。
“祖父母前年相继去世了,还有两位叔伯都在外地为官,一名姑姑嫁到了黎州。”赵玲珑领着瑶光来到一处小院时,刚好把家里亲戚的情况大致说完。
“多谢你,玲珑。”瑶光由衷感谢道。
“这都是应该的,姐姐是极好的人。”赵玲珑温婉地笑着,“我真心喜欢姐姐。”
上巳节,瑶光入水相救,赵玲珑一直心存感激。她那时不愿入水,更不愿入宫,可她不敢违逆堂姐。
她的父亲是一婢女所生,又没考上功名,于家中极不受重视。所以身为他的女儿,赵玲珑亦毫无存在感,赵灵犀幼时哭闹要玩伴,她就被父亲亲自送了过来。
在伯父家多年来,她与婢女无异。
堂姐要她做的,不能违抗。
那日若非瑶光抢先救出赵玲珑,那么就该是陛下带人救她……按照赵灵犀的计划,那之后她会找人大肆传扬此事。
到时赵家有女清誉被毁,陛下唯有将其纳入宫中。
如此,赵灵犀就再也不必身负入宫重任。
瑶光可以说无意扭转了赵玲珑的命运。
“瑶姐姐,我要去陪堂姐了。”赵玲珑指着身后两名婢女,“她们是家生子,本在郊外府邸的。这两个月刚归来,都伶俐乖巧,我亲自给您挑选的,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她们就好。”
赵玲珑匆匆离开后,两名婢女就麻利地收拾起屋子。
瑶光坐在一边的贵妃榻,望着清雅宽阔的屋子,又看向外头草木葳蕤碎石花/径,依旧有一种不真实感。
这里不是天命府、也不是钦天监。
这里和段怀悯没有任何关系。
可是她好像也不该属于这里。
…
昨夜又惊又惧,瑶光午后便睡下了,再醒时外头已是余霞成绮。
“娘子睡得可还好?要不要现在用膳?”瘦瘦的婢女端来晚膳,关切地问道。
她叫豆蔻,比另一个婢女更勤快些,也爱说话。
瑶光并不饿,午睡前已经用过膳,便道等一会儿再吃。
她套了件薄衫就来到院子,沿着碎石小径走到池边,池水碧色如玉青苔满满。
少女蹲下,伸出纤纤玉指轻点水面,涟漪散开,未见半条鱼,指尖亦沾染上一星青苔,散发着腥味。
一潭死水。
天色完全黑下来的时候,赵铉来了。
瑶光在院子里相迎,却见他神色凝重,“你和段大人究竟是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