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边听边在沙盘旁边走动,最后感叹道:“王翦将军果然是世间名将,当初他向孤要六十万大军,如今想来,一切都在王翦将军的意料之中啊。”
嬴政这才注意到跟在蒙武身边的少年,他停下脚步认真注意着这少年,不过蒙恬已经被眼前的硕大且真实的沙盘震撼到,丝毫没有注意到嬴政停留在他身上的目光。
蒙武是武将,立刻注意到嬴政目光的变化,赶紧扯了扯蒙恬的衣袖,蒙恬从震撼中醒过来,一眼就对上了嬴政的目光。
嬴政最先开口的问道:“这是蒙家的小公子,当初公子扶苏的陪练?”
忽然提到自己,蒙恬赶紧抱拳行礼道:“回大王,末将蒙恬,多年前曾有公子扶苏见过。”
当时,公子扶苏的武术便是师从蒙武,直到嬴政开始重用蒙家征战六国。
说到公子扶苏,嬴政就不得不想到前些日子闹脾气的老九胡亥,大概是自己太宠这个幺儿了。
眼前这个年纪轻轻便已器宇轩昂,舍我其谁的将帅之气,蒙家大概又要出少年英才了,一门三将。
嬴政道:“老九胡亥,孤打算好好磨练一下,蒙将军可有意?”
蒙武没有听明白,磨练?是让他带九公子上战场?
“朕看,少年蒙恬就非常适合,曾经是公子扶苏的陪练,现在孤将老九也交给你,”嬴政侧目看着蒙恬:“蒙恬,你可愿意?”
蒙恬看了看自己的父亲,思考片刻:“回大王,是让末将与九公子切磋武艺吗?”
嬴政听后哈哈大笑起来,上下打量了蒙恬一眼:“老九连长枪大概都拿不起来,与你切磋......”嬴政摆摆手:“孤的意思是,让老九师从你。”
蒙恬睁大眼睛,他没有听错吧?!
“公子扶苏曾拜在你祖父和你父亲门下,他们教授的公子扶苏,孤甚是满意,”嬴政走近少年,拍着他的肩膀:“孤希望,你也能让朕满意。”
虽然蒙恬跪拜谢恩,可是直到走出大殿,都感觉飘飘然,被刺眼的阳光一耀,他忽然大梦初醒。
蒙恬停住脚步,看着身边的父亲,开口问道:“大王是,是真的让我当九公子的先生?”
蒙武看了看身边忐忑不安的蒙恬,他也没有想到大王会如此看重蒙恬,也不知道这件事对于蒙家是福还是祸。
蒙家世代效忠秦王,可也不意味着蒙家与秦王有如此深厚的渊源。
公子扶苏是大王的长子,完全就是下一代秦王,而这位九公子,也是大王的幺儿,自出生起,就颇得大王的恩宠。
可再怎样的恩宠,他也不会成为下一代秦王!
蒙武拍了拍蒙恬的肩膀:“随便一些吧。”
“随便一些?”蒙恬长大了嘴巴:“这是什么意思?”
蒙武抬起头,回首望向身后的秦王宫:“这是属于大王一人的秦王宫。”
蒙恬却是似是而非,但是第二日见到九公子胡亥之后,蒙恬发现这位可不是公子扶苏,哪能随便,根本连随便都不配合。
胡亥怎么也想不到,几天之后,他多了个剑术先生。
每位公子自出生后,都会接受文武先生,就拿公子扶苏来说,文从儒家大家,武从蒙家大将,而这里有个例外,便是九公子胡亥。
到目前为止,胡亥跟在中车令赵高身边学习秦律令的时间最长,因为出生时体弱,嬴政便没有让其习武。
胡亥很快就认识到,这是父王对他的变向惩罚!
于是,对于蒙恬,胡亥不尊重,对于武艺,胡亥不理睬。
三日后,蒙武受蒙恬之托,来嬴政面前求教,这本是件小事,不应该来打扰嬴政的日理万机,但是胡亥越来越过分的违抗,他还是认为有必要告知嬴政。
这一天,扶苏正好也在大殿之内。
听了蒙武的讲述,嬴政停住手里的笔,气呼呼的说道:“在军中,违抗军令者如何,对九公子就如何!”
蒙武有些为难:“这......”
“将军不必为难,就算斩了,孤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扶苏赶紧劝道:“父王,大概九弟不是有意公然违背父王的旨意。”
蒙武感激的看着扶苏,要是真的按照嬴政的旨意,按军法处置了九公子,他大概也会惶恐一生。
“不是有意?”嬴政拍案而起:“那就是存心的!”
扶苏忙道:“可父王有没有想过九弟,为何存心的?”
嬴政脑中闪过前些日子大殿之上的那场闹剧,皱眉说道:“你是说,他是为了,赵好?”
扶苏看了一眼蒙武,再次开口说道:“如果父王的这次安排,在九弟眼中认为是处罚,那他此刻最担心的就是依旧在府中闭门思过的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