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好将头重重的磕在地上:“陛下与王翦将军,本应是一段君臣的佳话,将它停在她最光辉的时刻,才是它最后的结局。”
御座之上的嬴政陷入沉默,他目光如炬的盯着赵好,这番话不符合赵好,但是符合这句话的人,却借赵好的嘴说了出来:“赵好,你有没有想过,这些话之后,该说的就是你的遗言了。”
赵好浑身一颤,但是她知道她不能慌,只要自己一口咬定就是自己,陛下他就没有办法治她的罪:“这都是民女的肺腑之言,民女不想做忘恩负义之人。”
“好一个肺腑之言,好一个忘恩负义。”嬴政哈哈笑了两声:“你说的倒也不错,你既然想做君子,那朕成全你,但是朕有个条件,替朕传一句话,让他好好活着,活着看着王离,重现他们王家的战场。”
这时,蒙恬在帐外求见,嬴政看了跪在地上的赵好,似乎没想明白了,他淡淡的点头:“进来吧。”
“臣参见陛下。”
“何事?”
“陛下,明日陛下乘坐哪一个马车?”蒙恬瞄了一眼赵好,两人的视线一对,又立刻转开:“臣去安置。”
嬴政看着下面的两人,半开玩笑的问赵好:“赵好,你说呢?”
赵好这个怎么回答,之前先生没有给她这道题的答案啊。
蒙恬也赶紧说道:“阿好她怎能.......”
“你说,朕来听听。”嬴政挑着看戏的眉眼:“刚刚的那一段长篇大论,朕着实另眼相看,来吧,说说你的看法。”
蒙恬的手心里瞬间溢出汗水,他真的不知道赵好会说出什么话,会不会惹怒陛下?
赵好竟然抬起头,说道:“第二辆,民女选第二辆。”
“哦,为何?”
“陛下之所以准备两辆马车,民女猜那是为了保护陛下的安危,第一辆马车是人理所当然的想法,那第一辆马车就不安全。”
嬴政却有兴趣的反问道:“那万一他们也是这样想的,袭击第二辆马车呢?”
“可陛下在第一辆马车里的那是必然,而在第二辆马车里面的确是可能。”赵好一字一句的说道:“而他们是赌徒,他们的选择只能是可能性大的,他们不敢赌,也堵不起。”
“赵好,明日你跟着蒙恬,”嬴政探究的盯着赵好:“来看你的选择,是不是对的。”
赵好同蒙恬一起退出营帐,赵好摸了摸额上的汗水:“先生,下次能不能让我演简单一些?”
蒙恬也后怕道:“没有下一次了。”
“阿好,你听着,下次如果你再乱跑,就算中车府令不打断你的腿,先生也会军法处置。”
第二日,嬴政行车至博浪沙时,沿途的百姓纷纷拜见他们的君王,而这些百姓之中,有三个人确是例外,他们不是来拜见嬴政,而是来取嬴政的性命。
这三个人一个就是张良,一个是张先生,而另一个就是赵好和张良在一起时遇见的高叔,本名高力士。
自从韩国灭亡的那一年,张良就开始谋划这场刺杀,他偶然认识了高力士,高力士力量非凡,彪悍无比,他立刻想到了刺杀嬴政的新方法,为高力士量身做了一把重达一百二十斤的大铁锤,等嬴政出了咸阳城,远远的用重锤砸死。
张良隐藏在陇县,等待的时机,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一统之后,嬴政果然出了咸阳城,直到遇到赵好,张良猜测出嬴政要经过陇县,他提前已经安排好了行刺的路线,陇县地形他非常的熟悉,只要嬴政经过,必然不会让嬴政再回咸阳,可不知道哪里出了差错,嬴政直接去了北地,他的一切准备付诸东流。
赵好出现在成亲宴的那日,张良再次猜测出赵好能够出咸阳城,但是一东一西,他已经来不及赶去行刺嬴政。
而这一次,张良得知嬴政的队列会经过阳武县的时候,他亲自寻找行刺的好地点,最后选择了古博浪沙,这是嬴政东巡到阳武县的必经之路。
博浪沙北临黄河,南临官渡河,到处沙丘连绵起伏,一望无际,若是行刺失败,向北可逃过黄河,向南可逃过渡河,可轻而易举地躲过秦军的搜捕。
一列列车队从张良面前走过,此时车队的两边前呼后拥着一群大小官员,车队之中却有两辆马车,这两辆马车都不是六匹马,而是四匹马。
可到底是那一辆?
眼看车队缓缓上前,这一次刺杀又要失败之时,张良看到了第一辆马车旁边的赵好,那嬴政在第一辆马车的可能性增大:“高叔,向第一辆马车。”
突然一把重达百斤的大铁锤,向仪仗队砸去,铁锤砸中了车队中最豪华的第一辆马车,马车瞬间被压扁,张良见马车已经粉身碎骨,心想嬴政已经不可能活着走出来了,心里不由得升起了一股报复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