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好缓缓的摸上胸口的箭,倒下之时她看到了满院的尸体,除了高叔的妻儿,还有胡亥带来的两名侍卫,还有倒在胡亥脚边的张先生,或许他不姓张,张良叫他申舍,可那又有什么呢,反正再也没有人知道了。
第三次东巡,因为博浪沙的刺杀,匆匆结束,返回长安。
等到赵好苏醒,已经回到了咸阳,而博浪沙的刺杀,再也无人提起。
“师兄,你能告诉我么?”
闫乐目色复杂的说道:“我不知道。”
“师兄,你怎么会不知道?”赵好激动的扯动了伤口:“我那天看到你了,你明明也在的。”
“阿好,你知不知道,你自己到底在干什么!”赵高一拍桌子:“如果真和叛逆分子扯上关系,不但你我,整个赵家都有灭顶之灾!难道让赵家上下五十多余人的性命,去陪你救一个毫无瓜葛的人!?到底什么时候才能为这个家想一想!你真是太令我失望了。”
闫乐这次没有站在赵好一边,同样失望的说道:“我守着你这些年,不是让你舍了命去救那些无关紧要的人。”
蒙家。
蒙毅在蒙恬的房间里转来转去:“阿好近些日子怎么都没有来?”
蒙恬看都不看他一眼,回怼道:“李公子近些日子怎么都没有来?”
提到李由,蒙毅的脸色一僵,思绪回忆起三天前。
华阳公主的母亲故去已满三年,华阳公主在嬴政的面前提起自己的婚事,华阳公主对李由的感情,嬴政也早已知晓。
嬴政虽然回到了咸阳城,但是刺杀一事一直是他的心头刺,他亟待寻找事情转移自己的愤懑之情,而儿女的婚约大事大喜之事,便是最好的选择。
嬴政顺水推舟,同意了华阳公主的请旨,李斯能与嬴政攀上儿女姻亲,自然乐意的很,公子扶苏视作李由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亲上加亲,也是乐见其成,而这些人,都忘记了最重要的那个人,那就是李由本人。
蒙毅又回想起那日李由惨白的脸色,颤抖的身体,他想安慰李由,但是又不知道说什么,他自始至终都不看好李由的感情,在所有人的眼中,李由与华阳公主自小青梅竹马,感情甚笃,而众人不知道的是,这不过都是华阳公主的一厢情愿。
“李由,现在你作何打算?告诉公子,或许这件事情还有转机。”
李由自嘲道:“公子不会选阿好的,或许这就是我与阿好最好的结局了。”走到窗前,打开窗户,仰望着天空:“不甘心啊。”
蒙毅拍了拍李由的肩膀:“你与赵好不过两面之缘,又能有多深厚的爱慕。”
李由沉默片刻,才喃喃自语道来,也不知道是说给他自己听的,还是说给蒙毅听的:“在我还没有见到她的时候,我就已经听过她的名字,对于阿好的情,最初只是一场愧疚之情,”李由好似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可那时哪里知道,即使是愧疚之情,也是一种情啊。”
蒙毅的回忆到此为止,他看向蒙恬:“那日,阿兄射出那一箭的时候,阿兄真的没有看清来人?”
蒙恬写字的手一顿,蒙毅肯定的说道:“果然,那日阿兄看到了阿好的脸,但还是射出了那一箭,那时阿兄只看到了阿好,却不能确定阿好身边是否还有其他人,而当时能够出现在那里的人,最后可能就是行刺之人,所以阿兄,宁可射伤阿好,也一定要射出那一箭。”
蒙恬沉默下来:“对于阿好.......愧疚之情。”
咸阳宫。
李斯和李由进宫谢恩,嬴政对于李由的才华和人品都十分认同,颇有李斯当年的风采,况且他与扶苏一向走的非常近,是辅佐扶苏的最佳人选。
“陛下,臣迎娶公主后,想外放任职。”
李由此话一出,李斯皱眉的看向李由,他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凭他在朝堂的根基,陛下的恩宠,留在咸阳城,才是最佳的选择。
嬴政看向李由:“你想外放?”
“是,陛下一统六国,天下皆为秦土,处处皆是咸阳。”李由跪拜道:“臣无论身在何处,皆为陛下尽力,臣在不在咸阳,也并没有什么区别。”
李斯的额头沁出冷汗,他只想李由赶紧闭上他的嘴,也希望陛下不会应允。
“李由,你成亲后,去出任三川,去那里当郡守吧。”
李由赶紧拜谢:“谢陛下恩典。”
李斯心中咯噔一下,不管他如何不愿意,陛下已经做出了决断,而陛下一旦做出决断,世上就再无更改的可能。
“你到底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李斯愤怒的问道:“留在咸阳,留在陛下的身边,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你到底为什么要外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