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韩信离开了长安城,前往淮阴。
赵好离开长安城,并没有前往骊山和乌江,而是直奔彭城,她要去找范先生留给她的那口棺木。
等到赵好再次来到这个小院时,她跌跌撞撞的从马上掉下来,颤抖的手推开了小院的门。
里面的一切,正如她和谓起离开时一样,只是范先生已经被埋葬在后院,而她的身边也没有谓起,物是人非。
她来到范增的墓前,按照范增的要求,她与谓起没有立任何碑文。
她跪在地上,一边重重的磕头,一边哽咽的说道:“范先生,我回来了。”
“范先生,你见到......阿庄了么?”赵好自嘲的笑了一声:“是不是很可笑,他活着时候,我从未唤他一声阿庄。”
“今日的这个局面,范先生,你是不是早就猜到了?”
“霸王他们全军覆灭在了乌江江岸,可只要渡过了乌江,那就是楚地,就是他们的家了啊......”
“我不知道范先生说的那个时刻是不是现在的这个时刻,但是我真的感觉走投无路了,今日,我回来,我想打开范先生留下来的那口棺木.......”
没有人回答赵好,甚至晴空之下都没有一丝清风。
赵好起身来到埋藏另一口棺木的位置上,然后徒手一下一下的挖,等到赵好挖出来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她点起了火把。
赵好满手鲜血和泥土的推开了棺盖,一张帛纸飘落下来,赵好接着微弱的火光,一字一字的看着上面的字。
阿好姑娘,当你看到这张帛书时,老夫大概已经不在了,如果老夫没有猜错,阿庄他们也都不在了,否则你不会看到这张帛书。
若是如此,那老夫真是悔恨啊,明明阿羽能够成为下一个嬴政一样,一统天下,成为天下的君王,可偏偏行差一步,一步错,步步错。
阿好姑娘,老夫知道,你对阿羽没有半分情谊,可是不管如何,身为秦人的你,他从未伤害你,哪怕是其中是因为阿庄的缘故。
你回来一定是想为阿庄报仇吧?既然如此,我们殊途同归,老夫的确有一计,但是阿好姑娘再为阿庄报仇的同时,能否帮老夫为阿羽报仇?
如果阿好姑娘答应的话,就继续看下去,如果阿好姑娘还怨恨阿羽灭掉大秦的话,就将这张帛书放回棺木。
这一局,老夫认输,但是老夫还未全输。
赵好没有立刻将帛书放回棺木,但是她也没有打开棺木里面的书册,她就这样站在那里。
火把的光亮暗了下去,大火苗变成了小火苗,小火苗噗的一声熄灭了,天色一下子暗了下来,只有淡淡的月光散了下来。
这个天下,早已经不是大秦的天下,她从未想过这个天下再与她有何瓜葛,她恨这个天下,她恨这个西楚霸王。
可是,她欠着项庄的一份情,这份情很沉重。
她想替项庄讨回一份公道,但是她怎么会不知道,这份公道一定绕不过西楚霸王,因为他们是兄弟。
赵好握着那张帛书踉跄的向外走去,走了两步又转身,眼神又涣散的看向那口棺木,她停下脚步。
她轻轻的笑起来:“范先生,你是不是早就知道,我一定会答应?”
赵好一步步的走回那口棺木,然后从最上面拿起了一卷书册。
恰好此时,东方的朝阳缓缓升起,第一缕阳光刺破了黑暗,大地迎来了新的一天。
这卷书卷写的匆忙,应该是仓促之间写完的,里面还夹杂着几封书信,赵好深吸一口气,缓缓的打开。
老夫非常欣慰阿好姑娘有此选择,能够留下来,不管阿好姑娘是不是为了阿庄,但是老夫想我们的目标是一样的。
这里面的几封书信,都是项庄派人送过来的,你看完后就知道老夫的用意了。
这几场仗,老夫知道后,思虑了很长时间,但均未找到破解之法,直到那日你在书房告诉老夫,阿好姑娘曾经结识过淮阴的少年,他也叫韩信。
老夫让谓起去淮阴探查过,老夫的直觉是准确的,这个韩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汉军将军,就是阿好曾经结识过的韩信。
那一夜,老夫失眠了,虽然这是条妙计,但是却是对阿好姑娘非常残忍。
老夫将这条妙计放在了最后一卷书册之中,至于用不用这条妙计,老夫留给阿好姑娘来选择。
阿好姑娘,虽然你为对老夫行过拜师礼,但是最后老夫还是决定收你做弟子,估计阿好姑娘也不稀罕老夫的弟子,毕竟阿好姑娘一直坚持你只有一位先生。
赵好读完后,直接翻找出最后一卷书册,她对范增的那些谋略一点也不在乎,她说过她只有一位先生,她打开最后一卷书册。
阿好姑娘,如果已经下定决心,那现在阿好姑娘启程去淮阴,如果老夫没有猜错,这位韩信将军一定会回到淮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