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棚在校门右侧,哪怕何映想避开梁潼,路也只有一条。
更何况梁潼放学直接背书包往他位置旁一站,默认他们一块走了。
毕竟今早车都停一块。
人闲的时候就会琢磨一些东西,何映走在校道的时候终于有时间思考自己的感情问题。
但是这玩意呢,本身就难讲得清,他上辈子没理清,重活一次也没什么长进。
梁潼对他意外的关心,但凡是上辈子的他,做梦都能笑醒。
因为入秋了,夜晚的风泛着凉意,月色清浅,温柔地融进了路灯投下的昏黄的光里。
在十字路口他们分别,何映直走,梁潼右拐。
“拜拜。”何映说。
梁潼笑了笑,语气认真:“明天见。”
可能是夜色缠绵,他竟从梁潼的脸上看出几分温柔,一如今夜的月,未觉已侵杯。
原来爱意是这么纯粹的东西,就算对自己说一万次不该,也会在十七岁的夜里破土而出,嘲弄痴情人的天真。
哪能这么轻易地放下。
交通灯由红转绿,他一拧车把,带着一腔愁肠,驶入城市晚归家的车流中。
距离校运会的日子越来越近,在班长和文娱委员的争取下,班主任特批他们这周晚自习的周测时间去操场排练。
火箭是班上的女生用硬纸做的,有一人高,很坚固,甚至因为是理科班,连逃逸塔、整流罩这些零部件都做了,堪称火箭纸模型的程度。
背景墙也打印好了,道具组拿着自己的星球拼图玩得不亦乐乎。
刘婧拿着和生物老师借的小蜜蜂扩音器指挥他们按组站好,排好大概的队形,又走了几遍流程后满意地架好手机:“那我们完整地来一遍,我拍给格子看。”
格子是他们班主任,由于最近在忙课题,没空来看他们排练。
前面是一段念白,报道了火箭升空的准备时间和地点,语气激昂,振奋人心。
先是刘婧,梁潼,阚清三个人拿着小锤子对着火箭敲敲打打,然后宇航员三人上前举手敬礼,在“三、二、一”的倒计时中,何映缓缓抬起火箭,然后抱着跑。
其他人都在蹲着等音乐,看到他扛起来的时候爆笑如雷,起哄不止。
“映哥像要开炮一样。”
“映哥你燃料仓要跑掉了!”
“感谢映哥为航天事业做出的贡献!”
“映哥一小步,人类一大步。”
何映笑骂他们真是闲的。
欢快的主题曲响起,他们班的人按顺序站起来排好,不熟练地跳着简化到已经类似于广播体操的舞,场面一度混乱。
齐是齐不了一点的。
好歹是记得收拢队形退场,刘婧看了一遍录像,欲言又止,还是采取鼓励政策:“很好了,这几天我们再练几次,熟悉动作。”
距离放学还有十分钟,校门不能提前出去,宿舍也不能提前回,他们就看别的班练习,浩浩荡荡一群人像街溜子一样往旁边一站。
14班作为文科重点班,女生占比多,准备的节目是韩团舞,动作干脆帅气,显得他们的开心超人有点敷衍了。
不过学生时代玩得开心比较重要,哪怕再傻逼的事,大家一起就不会觉得丢人。
宋煜珩站在第一排,看见高博文时刚好到结束动作,手作开枪姿势指着他,wink了一下。
“我靠,我感觉被击中了。”高博文做作地捂着自己的心,让何映送他去抢救一下。
这日,物理课下课后的大课间,班主任把何映叫去了走廊。
他们每个班走廊都会放几张辅导桌,方便老师讲题和改作业,黄格示意他坐下:“最近成绩跟上了吗。”
“差不多了。”何映装作不经意地提一嘴,“梁潼教得挺好的。”
“梁潼?”班主任疑惑,但想到他们关系好,也没多问,“这次物理竞赛,你打算参加吗。”
何映沉默了。
13班和12班都是理科重点班,区别在于12班搞化学生物竞赛,13班搞物理数学竞赛。
全年级搞竞赛的人数接近一百人,但是就算三中是省内最好的高中,每年能靠竞赛保送的人也不超过二十人。
而他们省,已经很久没有出过物竞国奖了。
何映上辈子最巅峰的时期,也不过是拿了个省一,离进省队都还有一定距离。
天才终究是少数,他不想浪费时间在竞赛上了。
不过他们班上还是有天才的。
何映提议道:“要不你让蒋冠兵别学数竞了,他才是学物竞的料。”
“瞎建议!”黄格赶他回去了。
大课间有项目的要去操场训练,梁潼和高博文都去了,没人大课间来吵他,何映一时还有些不适应。
没有项目的也会去看看,班上剩的人很少,多媒体上放着阚清下载的日番,她和旁边一个男生讨论剧情。
他们坐在第四排,阚清回头和何映说上面那个猫猫男主特别像他。
何映“嗯”了一声,想起阚清上辈子给他画画的时候说的是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