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里支起了许多小摊子,卖各种好看的小玩意。但人太多了,她就不往前凑了。
几个丫环想去看看,云水谣便让她们单独逛去了。她们平时一直在自己身边,也挺拘束的,今日让她们放放风倒好。
反正云水谣身边还有几个护卫跟着,问题不大。
云水谣绕了一大圈,终于来到了文昌帝君的大殿。
她点燃三支清香,恭敬地拜了三拜,然后把香插上,在心里默默许愿:“请保佑信女早日成为女相,信女必当造福百姓,为国效力,持身端正,不敢逾矩。”
在这里拜神的大部分都是学子,他们看见云水谣一个姑娘家也来拜,便问道:“这位姑娘,您是替家中兄弟求功名的吗?”
云水谣笑了笑:“不是。家中兄弟若能高中,固然可喜;但女孩也可以求学识渊博,修身养性,增广见闻,方不辜负自己的生命。”
说完,云水谣便离开了。
这些学子是第一次听见这样的论调,觉得新鲜,倒也有几分道理。女孩因为没什么上升渠道,所以默认是不用在学业上努力的。但若是自己想努力,又有什么不可以?学到的知识是自己的,因读书而养成的高洁性情也是自己的。
他们家中也有一些姐妹、女儿爱读书的,以前他们都懒得教,现在倒是觉得,教一教也没什么不可以。
云水谣到处逛了逛,竟发现这里还有财神殿、月老殿。这两个殿内香火都很鼎盛,人挤人的,她就没进去。
这时,云水谣听见两个姑娘在说话:
“后面有个药王殿,咱们去拜一拜吧,保佑咱们的家人身体健康。”
“可是我家人身体很健康。”
“那可以祈求他们一直健康嘛,总之拜一拜没坏处。”
这两个女孩一边说,一边往后走去。
云水谣也想起了自己在岭南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流放岭南的犯人是要不停地劳作的,云水谣很希望她们都能健康地活着。
因此,云水谣也决定去药王殿拜一拜。
药王殿在角落里,比较小,若不是听人提起,云水谣还注意不到。
她进了药王殿,正好看见安正则把几张纸放在桌案上,然后对着药王像拜了三拜。
云水谣喜道:“安公子!你怎么在这里?”
安正则回头笑道:“是云大人?因我父母最近身体欠安,我听说这里的药王殿很灵,就抄写了几卷经书,供奉于此,希望能让我父母身体安康。”
“原来如此。安公子现在还能抄经?”
“能,我可以凭感觉写字,不会错乱。大部分的经书我都会背,所以看不见也没关系。”
云水谣看了看桌案上的经书,见上面的字迹端整秀丽,不仅大小一样,就连每个字之间的间距也一样。便是双目完好的人,也未必能写得这么整齐。
云水谣不禁很佩服安正则,笑道:“安公子,你写得真好,改天替我也写几个字。”
“好,你要什么字?”
“《灵飞经》吧。”
“等我有空写给你。”
安正则的表情有些惊喜,他大概没想到有人会向他一个盲人求字吧。
而这也是云水谣的目的,她希望安正则能对自己更有信心。安正则纵然眼盲,也比许多身体健全的人强得多。而且,云水谣也是真心喜欢安正则的书法。
安正则写的是楷书,笔画端正俨然,就像他的人品一样。
云水谣问道:“听说安公子前几日有些水土不服,现在可好了?”
安正则道:“已经好了。”
这时,旁边有两个游客闲聊道:
“后山上有绿梅,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绿色的梅花?好不好看?”
“当然好看了,比你娘都好看。”
“你这是什么话。”
这两个游客往后山上去了,云水谣也动了心思,对安正则道:“安公子,我也去看看绿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