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ay的底色是他们对摇滚乐不变的哲学和信念,他们诚恳又坦然地审视过自己,并得出结论 —— Delay可以不断学习吸收和自我压榨,只要能做出满意的作品;Delay也可以被市场不断放大,只要他们不忘记最开始上路的理由。如果有一天,他们再也无法做出他们满意的音乐,又或者是向市场妥协或者被更多的利益驱使而抛却了本初,那么,世界上就再也没有一个叫做Delay的华语摇滚乐队。
因此,关于这个问题,Delay对外发言人宋聿这样回答。
他说:“Delay的第一张专辑的中心概念是‘Delay是什么,以及我们对摇滚的态度是怎样的’,所以第二张专辑,我们就从《摇滚不摇滚》进行延伸,向内去探索‘我们自己’,所以就有了第二张专辑的主义—— 胡克定理,也就是Delay主义。”
主持人开玩笑似的问他们为何有一种“少年老成”感,才开始红,就对媒体镜头有一种敬而远之感。
面对这个问题,队员们齐心一致地再次交给宋聿。
宋聿眉扬目展,无奈一笑,说:“公司很保护Delay,媒体的哥哥姐姐也很爱护我们,我们也知道Delay的音乐不可能获得每一个人的喜欢。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样,但是我们对‘红’这件事没有很明确的概念,我们也不认为我们是明星,需要保持一个非常完美的状态。别人喜欢听我们的歌,我们就会很开心,但是你知道的,镜头会放大、编纂我们生活化的举动,造成很多我们无法解释的误会。我们的‘少年老成’感,大概就是这么来的。”
这个夏天,因时制宜,Delay的“跑校园”计划变成了“路演大逃亡”。他们去了更多的城市,有一二线的,也有三四线的,不同地域都有因地制宜的生活方式和作息时间,他们相似,又或全然不同。
在地域经济和城市发展领先的城市中,Delay常在大型商场的中庭进行他们的新专辑演出和签售会;而在发展相对没那么发达的地区和城市中,Delay往往选择在最热闹的商业街上开展他们的签唱会。
这是两种不同体验经历,Delay很难评判哪一种更好,唯一相似的是,在沿路的每个城市,他们的停留几乎不会超过24小时,每天凌晨才睡,一睁眼就是去演出现场,有时候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在去下一个城市的飞机上。
虽偶尔也会感觉心疲力竭,可他们心甘情愿。
Live演出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唯一性,它看似是重复性的,但每一次的情感分化都存在差别。
整个夏日路演期间,Delay只在7月末的《我有我Young》的总决赛现场,受邀演出《初生》(热血版)。
这是Delay为该选秀节目定制的热血限定。
作为这个夏天最热烈的选秀节目,主题曲《初生》让更多人认识了一个少年摇滚乐队,Delay。
Delay夏季的最后一场签唱会是在一个内陆三线城市。
较于H市,这里的天黑要迟上一个多小时,扑面而来的干燥热气闷起几分焦灼,安全栏后聚集大量人群,黑压压一片,人潮的前几排,Delay看到几个熟悉的面庞。
城市的晚霞沦为背景,前前后后的观众举起蓝底白字的横幅,上面只简单的写着“DELAY”。
随着Delay的出场,横幅汇成呐喊。
夜幕交界的片刻,团员接住每一站主持人的老生常谈,人群中的蓝色灯牌结成另一片蓝河,照亮周围的横幅,宋聿望着底下的人群,蓦然放空。
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要比Delay大几岁,也有叔叔阿姨辈和同龄人。在这个一生只一次的2007年夏末,他们因为一个叫Delay的乐队聚集在此。
不顾夏日炎炎,不顾路途迢迢。
宋聿突然浮现出“没有Delay的夏天...”,这半截话在脑海中久久盘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