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难哄小说网 > 北宋杀鱼手札(美食) > 第73章 杀鱼的第七十三天

第73章 杀鱼的第七十三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除夕这日,平安并未去档口。

早在几日前,大家便已在她那买好过年敬祖宗的财鱼,今朝怕是等闲不会出门。既然没什么生意,平安也乐意在家陪家人过个团圆年。

敬完祖宗与天地,爷爷往院里放了条鞭炮,一家人用完团圆饭后,便在堂屋烧火守岁过新年。

年前平安便买了好些糖果和糕点做年货。

糖的话,种类不多,都是小年时敬过灶神的一些姜糖、薄荷糖和肖似南瓜的酥糖。在爷爷看来,这些糖做过贡品,吃起来更能保清蘸平安,为此他极力劝说平安和木头多吃点。

对于爷爷的热情,两人只得恭谨接受。

那些糕点除了豆糕软糯外,剩下的多是脆、甜、粘牙,颇具特色的本地糕点。

平安买的时候一样捡了些,这样能多吃些品类,吃起来也不会那么腻。

有甜辣香酥的兰花根、炸得金黄酥脆,裹满糖汁的油糖撒子,状入藕片的炸藕糕,还有甜甜蜜蜜、酥松香脆,入口掉渣的南瓜酥糖,平安最喜欢的还是纤若牛毛,丝丝缕缕的龙须酥和满口芝麻香的麻香糕。

至于花生和荸荠,都是村里人送点,亲戚给点,凑个几斤也能过个正月。

待晚饭消食消得差不多了,平安吃甜的也快吃腻了。

她转身去灶房端出提前串好的肉串、魔芋片、豆干,韭菜,喊上木头把烤网洗干净,她便在这炭火旁就地开烤。

新鲜的肉串她早已提前用胡葱、酸橘汁、细盐腌制,又用清油挂肉,锁住了肉中水分,这会摸起来依旧水嫩新鲜。

平安抓上一把肉串上手就往铁架上摊平,红色的鲜肉遇热迅速蜷缩,汁水与油珠顺着网架的缝隙滴落至炭火之中。

霎时间炭火烟气与炙烤的雾气同时腾起,一股属于烤肉的焦香也悄然而生。

一旁的木头情不自禁地吸了吸香味,伸手也抓过一把肉串,坐在平安对面。

这烤肉,还没撒上她的孜然花椒香料粉就已经这么香了。

平安心下赞叹,还是自家做的放心又美味。

见着火候已到,她不停变换方向翻动肉串,务必使肉串受热均匀。

随着一把孜然粉入魂,肉串在炭火的炙烤与香料的熏制之中瞬间升华出一股奇特的熏香,馋得人食欲大开,这香味,说是香飘百米也不为过。

看着肉串烤得滋滋冒油,平安撒上葱花,将烤好的肉串递给爷爷。

“爷爷您吃。”

爷爷也早被这香味给迷住,但看平安烤了半天自己也没吃,他只接了一小撮:“你和榆明也一块吃。”

平安分了木头三根,自己也津津有味品尝起来。

香,实在是香。

不枉她找了那么多关系,花大价钱搞到这小块牛肉。

只有新鲜的牛肉与炭火才能做出这等美味。

入口便是极致的鲜香,再辅之以适中的孜然香味,让人只觉意犹未尽,恨不得将这签也再唆一遍。

平安觉得,有了这肉串,她今晚便满足了,自己之前煎炸烹煮手段用尽,做出来的美食在它面前也黯然失色。

几口将肉串吃完,平安便开始接着烤制,那边木头也有样学样,撒上香料后一家人将他烤的这把肉串分食殆尽。

待做出了经验,平安便将难入味的魔芋也顺带烤上。

香飘十里的肉串、软糯咸香的韭菜、细嫩的香干,口味相似,但口感却大不相同。

看木头逐渐上手,平安便用小刀削了小盆荸荠出来。

新鲜的荸荠雪白脆甜,入口汁水充沛,用来解腻解渴都很好。

这个寒冷的冬夜,一家人围坐炉边,聊起了今年的收成和来年的计划。

在这炭火滋滋声与闲聊声里,一家人将今年的岁守完,迎来了新年。

爷爷也早在新年到来之前,将压岁的红包给了两人。

“拿着。”

“爷爷。”

“压岁压祟,来年你们都要平安顺遂。”胡水生慈爱地看向两人。

“谢谢爷爷!”平安双手接过。

“早点睡,明日还要早起拜年拜山。”

话音将落,外边便响起震天炮竹声响。

一家人出门望去,远远还可看见些色彩绚丽的璀璨烟花在天空一闪而过。

这是镇上的富户逢年过节爱干的事,也好了他们,能够一饱眼福。

“娘子。”木头握紧平安的手。

“咱们明年也放。”

“好。”平安将头轻轻靠在他的肩膀,脸颊传来的热意让她真切感受到身边这人的存在。

她好像越来越习惯他的气味了。

初一大早,家中便陆续有人上门拜年。

爷爷早已备好小食糖果招待。

那些小孩看见平安出门,嘴巴倒是很甜:“平安姑姑,新年好。”

她大伯爷家的玄孙瞥了眼桌上的吃的,也跟着甜甜唤道:“姑奶奶,新年好。”

“噗!”木头猛咳出声,呛了半晌,他这才红着脸缓过神来,将手中洒了半杯的芝麻豆子茶放在桌上。

“姑爷爷,您也新年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那孩子见着木头端着茶水悠悠进门,也笑呵呵地喊了一句。

木头一张俊脸憋得通红,他朝平安望去,却对上她揶揄的神情。

她爷爷是老幺,出生时本就与老大家的差个辈,大伯爷家的大堂伯,就是和爷爷一年出生的。

爷爷是在她爹去世后好几年才捡到她,这一桩桩,一辈辈差下来,可不她未婚时就成了姑奶奶辈。

“乖,新年好。”平安伸手递过糖果和糕点,孩子们得了好,蹦蹦跳跳地跑远了。

看着孩子走远,平安对木头道:“给我也泡杯茶。”

“成。”自家吃的,用料那算一个扎实。

春夏里的擂茶到了冬日,又演变成另外一种茶供。

翠绿的茶叶变成了干茶,新鲜的姜末换成了晒干易储存的盐渍姜丝,少了花生,多了个川豆与姜盐炒米。

若是舍得放糖,还可以加入少许糖末提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