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闻言,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勇哥,你说得对。我们不能被这些小人所绊倒,我们要变得更强大,更智慧,才能保护我们身边的人,才能守护这片土地。”
杨勇看着李婉那坚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这个女子,不仅是他的爱人,更是他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他们一起经历风雨,一起成长,一起向着更美好的未来迈进。
此时,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照在两人的身上,仿佛为他们的未来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希望。而战国四公子的故事,也将在他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
后来的某天,阳光透过窗棂,斑驳地洒在书桌上,李婉正埋头于厚重的史书中,突然,她抬头看向一旁悠闲品茶的李渊,狡黠一笑,那笑容里仿佛藏着无尽的深意。“堂叔啊,你说要是春申君黄歇知道了你的名字,会不会吓得直打寒颤呢?噗哈哈,这同名不同命的玩笑,可真是有趣极了!”
李渊一听,眉头微挑,一脸疑惑地看向李婉,那表情仿佛在说:“我这名字咋就让人打寒颤了?”他摸了摸下巴的胡须,故作不解地问道:“为何?我这名字有何不妥之处?”
李世民在一旁看着,也是被李婉的话勾起了好奇心,他想了想,突然眼睛一亮,笑道:“哈哈,我明白了!婉儿这是在说,那害得春申君身首分离的李园,和父亲的名字同音呢!这巧合,还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李婉闻言,笑得更是前仰后合,她拍了拍桌子,仿佛在为这个发现而欢呼。“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正是正是!想象一下,春申君黄歇在九泉之下,听到‘李渊’二字,恐怕会以为是李园那厮又来索命了,哈哈!”
李渊这才恍然大悟,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却也忍不住泛起一丝笑意。“你这丫头,真是调皮。不过,话说回来,这春申君的故事,也确实让人唏嘘不已。他一生辅佐楚王,最后却落得个身首分离的下场,真是可悲可叹。”
李世民也点了点头,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是啊,春申君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地位,都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轻易相信别人。特别是那些看似软弱无能,实际上却心怀叵测的人。”
李婉收敛了笑容,认真地点了点头。“没错,就像那李园,看似是个软弱的人,实际上却心狠手辣,为了权势连自己的亲妹妹都利用上了。这种人啊,最是可恶!”
李婉收敛了笑容,正色道:“确实,春申君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想当初,楚考烈王病重,朱英那厮还给他出了个主意,说什么‘不期而至的福祸人’,结果春申君没听,最后落得个身首分离的下场。”
李世民好奇地问道:“那朱英到底说了些什么?让春申君如此不以为意?”
李婉清了清嗓子,模仿起朱英的口吻,绘声绘色地说道:“‘世上有不期而至的福,又有不期而至的祸。如今您处在生死无常的世上,奉事喜怒无常的君主,怎么能会没有不期而至的人呢?比如说,您这宰相当得跟楚王似的,楚王一死,您不就是南面称王,据有楚国了吗?这就是不期而至的福!可要是李园那小子抢先入宫,杀了您灭口,那就是不期而至的祸了!而我,就是那不期而至的人,替您除掉李园!’结果呢,春申君一句‘李园是个软弱的人,我对他很好’,就把朱英给打发走了。哎,真是可惜了朱英的一片苦心啊!”
说完,李婉叹了口气,仿佛在为春申君的遭遇感到惋惜。李渊则笑道:“这春申君也是太过自信了,殊不知,人心难测,尤其是那李园,看似软弱,实则心狠手辣。”
李世民也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而且啊,这故事里漏洞百出。楚考烈王子嗣众多,选妃制度又严格,李园之妹怎能轻易过关?再说,那时候婴儿夭折率高,李园之计成本大,成功可能性却微乎其微。依我看,这故事八成是后人虚构的,说不定就是楚王负刍为了给自己篡位找借口,才编造出来的呢!”
李婉闻言,眼睛一亮,拍手称赞道:“世民哥哥说得有理!这楚王负刍,为了给自己寻求合法性,也是煞费苦心啊。不过,话说回来,这虚构的故事,倒也给咱们添了不少茶余饭后的谈资呢!”
说到这里,李婉突然话锋一转,看着李渊笑道:“不过啊,堂叔,你也别太担心。这故事啊,说不定还是后人虚构的呢。毕竟,楚考烈王子嗣众多,正史记载的就有四个。那李园之妹,就算真的怀了孕,也未必能顺利过关,成为楚王的妃子。更何况,春秋战国,医术不比隋朝先进,婴儿和小孩的夭折率那么高,能不能长大成人都是个未知数。这李园之计啊,成本大,风险也大,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啊,咱们就当这是个笑话听听,别太当真了。”
李渊一听,也是释然一笑。“婉儿说得有理。这历史啊,有时候就是这么扑朔迷离,真假难辨。不过啊,咱们还是要从中吸取教训,学会识别忠奸,别让那些小人得逞了。”
说完,三人相视而笑,那笑容里既有对历史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许。而李渊的名字呢?也在这欢声笑语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一个提醒人们要警惕小人、珍惜友谊与忠诚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