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招娣也不知道是听见还是没听见,转身就往客厅里走,中途又停下,转身和秦大姐说话,“大姑,等开学你记得让姑爹来接我,我要和小芬芬一起去学校报道。”
小芬芬是秦大姐第二个闺女,和秦招娣上同一所中学。
“是了是了。”秦大姐答应下来。
秦招娣这才满意的睡觉去了。
另外两个女孩,腿有问题的是老二秦念娣,短头发假小子的是秦盼弟,她俩倒是没走,一个低着头安静的站着不知道在想什么,一个悄咪咪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的一个劲儿往秦域身上瞟。
秦域假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继续和秦大姐说话。
"那这个呢?"他指着秦大姐背上睡得跟猪似的娃儿。
”这个啊……”秦大姐夸张表示:"这个可了不得了。"
“哦?”秦域好奇地问:“怎么就了不得了?"
秦大姐嗓门儿一亮:"带把儿的噻!"
"..."秦域一脸无奈,哭笑不得地说,"男孩女孩都一样。"
秦大姐一听,鼻子里哼出一声,立刻反驳:"哪儿能一样啊!以后我死了儿子能来给我烧纸,女儿能吗?"
为什么不能?
这套狗屁不通的逻辑让秦域顿时无言以对,不是没话反驳,而是懒得争论。
重男轻女,这一观念在我国历史上根深蒂固。自古以来,不少家庭秉持着这样的信仰,认为男孩才是家庭的支柱,担负着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使命,而女孩则被视为“赔钱货”,在家庭中的地位远不及男孩。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女性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这一现象在某些地区和家庭中依然存在。
比如这里。
在这个不足百户的偏僻山村里每家每户都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更多的“秦大姐” ,也有无数个招娣,念弟,盼弟……
或许她们不会知道,在外面的世界已经有很多女性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辉煌的,充分展示了女性的力量。比如,屠呦呦女士,她发现了青蒿素,为全球疟疾患者带来了福音,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又如,李兰娟院士,她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为我国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女性的成功,无疑为女性争取平等权益树立了榜样。可“秦大姐们”会在乎吗?答案是:不会。他们即不屑也不想去了解。或许比起外面世界如何发展,他们更在乎的是等他们死了之后有没有儿子会替他们祭拜。搞得好像死了之后有人祭拜才是这辈子最大的追求似的。
对此,秦域不想去改变她,也改变不了。一个人的想法喜好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他无能为力,也不想去陷入这个麻烦且吃力不讨好的自证陷井。
“你还没说他叫什么名字呢?”他轻巧地岔开话题,说话的同时眼神一刻不停的在那个团子身上打转,暗想,你小子最好别是叫耀祖。
我真的会谢……
“有根。”秦大姐掷地有声,“小老四叫秦有根,都是咱妈取的。有根的意思是以后老秦家在我们这一辈就算是有根了。”
秦域:“……”
秦有根……有根……
这TM的还不如叫耀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