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正事忘了,答应了麦吉丽要给她们买一些字帖练练字,她们的字可太抽象了,我看老半天也不认识写的是啥字。”云枝婳的话还是收敛了一点,其实用鬼画桃符来形容那些字也不为过。
她左顾右盼道:“这边哪里有书店之类的啊?”
“好像我们都逛遍了,没在途中看见有书店。”他说完后垂眸沉思,疯狂在脑海中寻找刚刚路过那些地方的记忆。
还真是没有一点印象,他瞥见眼前卖土盐的商队正在卸下麻袋,于是随便挑了个人高马大的大叔问:“你好,请问这边有书店吗?”
对方听不懂普通话,摆摆手,继续卸麻袋。他又再找了个人,还是同样的反馈,直到找了第五个人,才问到书店的地址。
面对语言差异,还真是有点无能为力。
根据那人提供的方位,云枝婳和柯诀很快便找到了位置,藏在接市最里面的那条巷尾,如果不是特意寻找,比较难发现。
书店门口有一个梳七十二根发辫的姑娘抱着新买的彩陶罐走过,裙摆扫过的地方,几粒茴香籽正在砖缝里萌芽。
店里面真的很小很小,一眼就能望到头。书架上的书有一排是新的,另一排则很旧,书的封面布满折痕,有的连书名都不完整,书脊用透明胶带缠绕着,苦苦支撑。
云枝婳在角落里找到了正在对账的老婆婆,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看本子入神,显然没发觉有顾客进来。
“老板,这边有一至五年级的辅导书,还有字帖卖吗?”
老婆婆弓起身,扶了扶眼镜,睁大眼睛望向店门口的人说:“有啊,你要什么学科的辅导书?”
“语数英的吧。”她又再问了一遍:“给小朋友练字的字帖有吗?”
“也有的,刚进的货,在阁楼里没拿下来,你们稍等一下哈。”
木质楼梯很薄,踏板在受力时会轻微敲击下面的支撑结构,发出吱吱声。
约莫等了六七分钟,老婆婆抱着一大摞封面是绿色的字帖下来,她将其都摊开说:“要哪种的?有控笔训练、基础教程、诗词美文、常用字、行楷…”
云枝婳翻了翻,抿了抿唇,这些字帖各有千秋,于是她最后决定说:“每种类型各拿十本。”
“哎呦这可能不太行,虽说是刚进的货,但这边对字帖的需求少,我总共才进了三十来本。”
“不过你看这样成吗?我再去补够剩下的数,劳烦你们再跑一趟,下个街市来拿可以吗?”老婆婆的语气有些急,生怕到嘴的肉飞走。
柯诀插了一嘴:“我们明天可能要离开这了。”
“那你们买这么多辅导书和字帖是要一起带走吗?”老婆婆难以想象,怎么还有人买这么多重物,不知道要提到哪个大老远的地方去。
云枝婳解释道:“这些东西不是要带回去的,是给希望小学那里的学生。”
“校长是周孝平老师吧,他经常来我这订资料和本子,你可以等来货了让他过来取就行,是该从小养成练字的习惯,不然以后长大了那个字也定型了,再练估计就迟了。”
柯诀听着这解决方案不错,询问云枝婳的意见:“你觉着怎么样?”
“我看行。”不过云枝婳还是留了个心眼,她怕这些东西落不到孩子们手中,又说:“我先打个电话给校长那边确认一下。”
“可以的。”
她刚想拨打出去,才反应过来语言沟通障碍问题,话锋一转:“婆婆那你应该和村长梁泽生也认识吧。”
“都认识呐,街市上就我这一家书店,他们买东西都来这里。”
“那我打给村长,你看可以吗?”
“当然没问题。”
经过一系列的磕磕绊绊,终于在梁泽生接通电话后,这笔交易一锤定音。老婆婆没有趁机抬高价格狠狠赚一笔,甚至比市场价还要低一些。
付完钱后,两人又满载而归地折返回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