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殿下,小姐刚才故意把水洒在了书上,显然是想借此逃避学习。”
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告状了,而易从岚听到这番话后,眼疾手快地一把揪住了正准备开溜的夏侯映安的后衣领。
“我跟你讲过多少次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获得念书识字的宝贵机会,你既然有幸拥有这样难得的机遇,就应当倍加珍惜,你竟将书本给弄湿了!”
面对易从岚的斥责,夏侯映安几次试图挣脱束缚,却始终未能如愿以偿。
她只得倔强地梗着脖子,大声嚷嚷道。
“哼!我才不要像其他女孩子那样成天读那些文绉绉、软绵绵的破东西!我要像爹爹一样威风凛凛地上战场奋勇杀敌!”
她常常从周围许多人的口中听闻关于爹爹英勇无畏、战功赫赫的传奇故事。
这些故事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般,点燃了她内心深处对习武的狂热追求。
于是乎,她一心扑在了武学之上,对于读书这件事,则是完全提不起半点儿兴趣。
“打仗可不单单只靠一身武艺就能够取胜,识文断字、懂得排兵布阵等诸多策略,都需要从书籍当中去学习领悟,你如今若是不好好读书,将来必定会在战场上吃大亏的!”
易从岚耐着性子,尽可能地心平气和地向她解释其中的道理。
然而,夏侯映安却把这些话当作耳旁风,压根就没有听进去半句。
她那倔强的模样仿佛是一头倔驴,谁劝都没用,心里头只有一个念头“讨厌读书”。
面对如此执拗的夏侯映安,易从岚感到十分无奈。
看着眼前这个油盐不进的小丫头片子,她不禁长叹一口气,心中暗自感叹道:唉,果然如老人们所说,儿女皆是债啊!
“巧儿,你先暂且回府歇息两日,待过两天之后,再回来继续给这丫头授课。”
易从岚挥挥手,示意安问巧先行离去。
一听到有两天的休息时间,最高兴的人莫过于夏侯映安了,只见她兴奋得像一只欢快的小鸟,不停地拍着手欢呼雀跃起来。
“哈哈,夫子不来啦,我也能好好放松休息咯!夫子啊夫子,您以后干脆都别来啦!”
夏侯映安得意洋洋地冲着易从岚叫嚷着,而站在一旁的安问巧则气得直咬牙,手中紧握着那块用于教训学生的板子,手指关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显得有些发白。
她真恨不得立刻就在易从岚面前狠狠地抽打夏侯映安几下,以解心头之怒。
但转念一想最终还是忍下来了,不管怎么说镇国公主都是她的亲娘。
庄严宏伟的神和殿内,易从岚已然撤去了面前的轻纱,露出那张清丽脱俗的面容。
易博昂这位年纪尚小的皇帝,则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竟然打起了瞌睡。
易从岚则端坐在左侧,仪态端庄,神情严肃地倾听着大臣们的上奏。
放眼望去,大殿中的朝臣大多数都是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庞,他们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为这个朝代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使得整个国家都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
当蛮夷再次侵犯边境之时,夏侯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接杀到了蛮夷的老巢。
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之后,夏侯军成功地掀开了蛮夷王的被窝,并将其头颅斩于马下,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这场大捷不仅让边境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更是大大提升了本国军队的士气和威望。
蛮夷立刻乱了起来,不仅是他的儿子想争当蛮夷王,一些稍微有点本事的亲族也动了心思。
易从岚对于蛮夷部落的情况颇为熟悉,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她巧妙地安排手下介入其中,并成功扶持起了一位对太峦朝心怀善意的蛮夷首领登上王位。
如此一来,至少在这位新蛮夷王在世期间,蛮夷与太峦朝的边境地带将得以保持相对的安宁,大规模的战争有望避免。
而另一边,卿斓国早已同太峦朝达成了和平共处的协议。
随着这两个毗邻国家之间局势的稳定,一直紧绷着神经的易从岚总算能够稍稍松一口气了,然而,繁忙的政务依然如潮水般涌来,令她应接不暇。
与此同时,身为皇帝的易博昂却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般,精气神被逐渐抽空。
年纪尚轻的他竟变得愈发佛系起来,甚至开始与珍妃一同吃素斋戒、诵经礼佛。
就这样,时光匆匆流逝,转眼又过去了五个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