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今带领的救援小队依据无人机提供的信息,迅速奔赴受灾程度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这里的房屋大多数已经被泥石流冲垮,残垣断壁之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危险,连绵不断的大雨使得灾害隐患进一步增加。史今身先士卒,小心翼翼地在废墟之中探寻着生命的迹象。
当他们来到一处半掩埋的房屋前时,无人机探测到屋内有被困群众的生命信号。史今仔细地观察了周围的环境之后,果断决定从侧面开辟出一条通道进入屋内。他和队员们冒着不断掉落的碎石和泥土,奋力地使用工具进行挖掘。雨水不停地灌进他们的衣领,模糊了他们的视线,但他们没有丝毫的停歇。
终于,他们成功挖通了一条通道,史今毫不犹豫地率先钻进狭小的空间。在屋内的角落里,他发现了一对母子被困在一堆倒塌的家具下面。
史今赶忙走上前去,试图抬起家具将他们救出,他的动作极为小心,尽可能避免破坏废墟的稳定性。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开了家具与其他残垣断壁之间的空隙,让两人得以从中通过。就在那位母亲通过的时候,上方的屋顶突然传来一阵断裂声,一根木头柱子摇摇欲坠。
史今心中猛然一惊,但他没有丝毫的犹豫,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她。柱子轰然落下,重重地砸在了史今的背上,他闷哼一声,剧烈的疼痛瞬间传遍了全身。但他咬紧牙关,强忍着疼痛,继续将这对母子从废墟中成功解救出来。
许朝阳在对讲机里听到房屋二次倒塌的声音和史今的痛呼声,瞬间意识到情况的极度糟糕,“07 号许朝阳呼叫 10 号史今,呼叫史今!你还好吗,是否遇到危险,是否意识清醒,是否还具有行动能力?”
受伤之后的史今依然强撑着回复道:“10 号史今收到,这边房屋发生了再次坍塌,我个人目前情况良好。”
队员们见状,迅速上前帮忙,将母子两人转移到安全地带。此时的史今,背部已经被鲜血彻底染红,雨水不断冲刷着伤口,让他的脸色愈发苍白。但他仍然坚持着,指挥队员们继续在周边区域搜索其他被困群众。
等史今他们出来后,透过无人机,许朝阳才发现他受伤了,而且还一直在勉强硬撑着,这可把许朝阳气得不轻,“07 号许朝阳呼叫 10 号史今,立马撤退,立马撤退,这是命令!”
大家在这次任务中表现得格外积极主动。操控着无人机,穿梭在风雨交加的灾区上空,眼睛紧紧地盯着屏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
曾经对无人机学习充满抱怨的柯景,此刻深深地明白了这项技术在救援中的至关重要性。他在心中暗暗庆幸自己当初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坚持了下来。
“连副,我发现一处废墟下可能有幸存者,但是周边环境极为复杂,无人机难以靠近进行精准定位。”柯景焦急万分地汇报着。
许朝阳沉思了片刻之后说道:“尝试调整无人机的角度,利用侧风稳定机身,再靠近一些。同时,通知救援小组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确定位置,立即展开救援。”
在许朝阳的精心指导下,柯景小心翼翼地操作着无人机,一点点地靠近目标。终于,无人机成功获取了被困群众的准确位置,并将信息及时传递给了救援小组。救援小组迅速行动,冒着巨大的危险在废墟中开辟出一条通道,成功将被困群众解救出来。
随着救援工作的不断深入,灾区的情况逐渐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钢七连的战士们通过无人机技术,为救援行动提供了强大有力的支持,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灾区群众和上级领导的高度赞誉和认可。
在这次实战救灾任务中,钢七连不仅展现出了他们在无人机技术应用方面的高超水准,更充分体现了团结协作、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风貌。战士们在面对恶劣的天气条件和复杂多变的救援环境时,始终保持着冷静沉着和专注认真,充分发挥了无人机的显著优势,为救援工作的顺利推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师部领导在视察灾区救援工作时,对钢七连的出色表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钢七连在这次救灾任务中,表现卓越,你们用实际行动有力地证明了无人机技术在现代救援行动中的重要价值。你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专业素养,值得全军认真学习借鉴。”
许朝阳代表钢七连全体战士接受了表扬,并郑重表示:“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所在。通过这次实战,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我们将继续不懈努力,不断提升无人机技术水平,为今后的任务做好更为充分的准备。”
“这只是开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