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终于轮到《桃夭》/《春天野草》凝视女性”啦,什么“某某剧中的女人也要服美役” 啦,什么“这才是男凝啊,兄弟们”。
无论是偶像剧还是正剧拍摄手法,导演对女人们的机位安排永远都是仰视,大取景大框架,视线中心的女人姿势豪迈,突出周身的气势与性格特点。
哪怕姜逾当年不过一米七出头,而王木娇可能一米七都没有。
曾经为体操专业出身的姜逾,时常想着裁判口中的“美”是什么,流畅的肌肉线条?高度的核心控制力?极力展示的身体曲线?
此地男粉口中所谓的“美”倒是好理解,“男性凝视”女主的“美丽”,并非是为了凸显“美丽”的一面,而是为了凸显对特权/高贵/人物弧光的“身体审美”的仰望。
比如,罗红勒流畅健康的肌肉线条,闻敏智因为飞起的碎石而划伤的脸,姜逾控制马匹跃起的利落姿势,哪怕是徐颂妗觉得碍事而随意扯掉的吉他背带。
力量,不羁,豪迈,自信。
不需要完美、精致的身体或脸蛋,正剧中的主演大多长相平平,这里的镜头视线下,女人像是被人敬仰的高山,而所谓男性凝视本身即为仰视不可动摇的高山。
姜逾想起《深宫》中试映的镜头,现实中王木娇才一米七,按此地的标准属于又矮又胖,长相平平,但在镜头下,这位皇帝的扮演者永远在俯视镜头或后宫侍从,永远沉稳,永远高位。
她的手钳制着小君侍从精致无暇的脸蛋,她的声音操控所有男人按照她的标准打分,她的意愿控制着整个戏份内外的剧情走向。
不需要美丽的脸蛋,不需要足够的身高。
就这样的王木娇,仍然多次登上所谓的“凝视娱乐圈美人”讨论贴。
夸她美丽,她被凝视了吗?
姜逾只能从评论区看出崇拜与仰望。
而对男人的机位,永远都是俯视,聚焦脖颈、神态、腰身柔软,突出妆容精致与造型美丽。
此地,对男主有着极高要求与标准,青春、纯洁、魅惑、精致,仿佛生来就是为了被人观赏垂眸欣赏夸赞的工艺品。
在男频社区,“凝视男性”可是辱男的重罪。
无比矛盾,过去是,现在也是,此地大谈着凝视女人,却掩饰不住自己的仰慕,无关女人的外表,而一旦讨论“凝视男性”的话题,尤其是演艺娱乐圈里头的男明星,那更是引起争论的重罪。
因此对于这种镜头,男人们一边习以为常,一边不断夸赞“男性高光”“弟弟贴贴”“此男完美无瑕”,以此不断力证自己并没有“辱男”。
一个无时无刻不在辱男的地方,居然要因为证明自己“不辱男”的纯洁性,而遮掩附和女人创作、女人审美、女人规则。
再用用女人的思维来证明、争吵厌不厌男,辱不辱男。
姜逾不理解,她从十几岁上赛场的时候就不理解,现在仍然不理解,不过好消息是这部分争论从此与她无关了。
她的老师告诉她,就像是从山上流下的溪水,争吵溪流的属性毫无意义,要求溪流向上也毫无意义。
因为高山永远存在,因为暴雨永远存在,因为这片溪流永远会向下流淌。
艳阳高照,男粉们正在补妆,他们互相交谈着要不要去吃午饭。
“不吃了,减肥!”
这句话得到了大部分男粉的附和。
姜逾看了过去,这位男性长相大众,打扮十分精致,她冷不丁地冒出一个无比刻薄的想法:“就算这男人减肥也不会变得美丽,不会变得漂亮,也不会在人群中变得显眼。”
“因为视线中心根本没有他们的位置。”
“就算男人不减肥,身边的隐藏摄像头与视线也会无时无刻地关注你,关注你的喉结,关注你的|裆|部。”
“因为群体一旦选择成为观赏品,那就个人不会再成为人。”
“如果一个男人选择成为人,更会痛苦,因为大家对他仍然是物的态度,而他却把自己当个人,绝妙的认知错位,一定会逼疯很多人。”
剧组的工作人员牵来了休息好的白马,在众人的辅助下,姜逾踩着马镫上去。
大棚落下雨丝,给亮银色的盔甲上了一层雾蒙蒙的光晕,面具下的姜逾看向比视线以下的少男。
阴雨背景下,沾湿的白色衬衫勾勒出紧贴的腰身,像暴雨下攀倒的白花。
而此刻,姜逾即是暴雨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