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梅阁是谢家位于西郊的一处于别院,此处依山傍水,环境十分清幽,更以园中有数百株梅树而闻名于京城。每年梅花盛开之际,谢家人都邀请亲朋好友来此地赏梅,并渐渐成为京城的一大雅事。这次是谢家有名的才女,谢三姑娘带头举办的赏梅宴,所邀之人也都是京城大户人家的闺秀。
万梅阁四周粉墙环护,绿柳周垂。苏曦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万梅阁的大门前,待白慕荷给门房出示过请帖之后,她们在谢府仆从的带领下走了进去。经过一座垂花门楼,然后沿着一条长长的甬路,一直往前走。
万梅阁果然是一个雅到极致的所在,这里的建筑古朴典雅,布局错落有致。庭院内亭台楼榭,小桥流水,花木扶疏,相得益彰。更别致的是,后院有一座小小的土山,上面栽满了梅树。
此时正值梅花盛开的季节,苏曦她们一进门,便嗅到了一股淡淡的梅香。抬头一望,便看见前方像有一片粉色的云海,似朝霞般绚烂夺目,美不胜收。
苏曦一行人走了大约一刻钟,才走到了那片梅山下。彼时山坡上,梅树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闺秀,个个都是妙龄女子,人人都披罗戴翠。她们彩裙相接,铺席置案,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好不热闹。
见到苏曦一行人来,一个身着淡粉色团花云锦褙子的少女忙出来迎接,这位少女看上去十五岁左右,圆脸、大眼睛,长得甚是俏皮可爱。苏曦猜想,这位应该就是谢三姑娘。
“慕荷,你终于来了,我们等你很久了。”那少女一见到白慕荷,就亲热地拉着她的手。
“实在抱歉,我们在路上有点事,耽搁了一会儿。”白慕荷满脸歉意地道。
“其实也不算晚,杨姐姐也是刚刚到。”那少女道,随即她注意到了白慕荷身旁的苏曦和崔云芩二人,于是满脸堆笑道:“崔姐姐也来了,我真是太开心了。”
那少女和崔云芩寒暄了几句之后,又指着苏曦道:“那这位姐姐是?”
白慕荷看了一眼苏曦,然后笑着对那少女介绍道:“这位是我成安伯府的二表嫂。”
“二嫂,这位就是谢府的三姑娘,谢如意。”白慕荷给苏曦介绍道。
在场的人闻言,瞬间都把视线聚集到了苏曦的身上。大家都知道成安伯府的二公子娶了一个乡下丫头。因此事太过于新鲜,所以一时间竟成为了京城的头条新闻。加之苏曦之前在庄子上住,京城中极少有人见过她的。所以她今日一来,就激发起了人们的好奇心。
众人见她身材窈窕,容貌秀丽,她今日穿着一身素色的长裙,乌黑的长发随意地挽成了一个随云髻,上面斜插着一只珍珠碧云簪,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的装饰。通体看上去,她打扮的虽然简约,但却不失贵气,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雅。
此时站在她的身旁,身着流光彩裙、头上插满珠翠的白慕荷,倒是被她衬托成了庸脂俗粉。人群里,不知谁说了一句:“成安伯府的二少奶奶生得一副好相貌,难怪会被王夫人看中!”
“那是自然,不过啊,人也不能只看外貌,如果只是一个花瓶,看久了也怪没意思的。”有一个长脸细眼的姑娘,阴阳怪气地道。她是工部郎中的嫡长女,平素和白慕荷的关系比较好。
“莞儿,不能这样说,说不定人家是个秀外慧中的呢。”坐在郑莞儿旁边的一个少女道。
那少女面如满月,肌肤白皙胜雪,体格丰腴,与人说话时总是面带着三分笑,看上去是一个好相与的。她是郑莞儿的表姐,名叫甄姗姗,其父是翰林院的编修,据说她的琴棋书画五一不精,素有才女之名。
那郑莞儿长了一副精明刻薄相,她挤了挤眼睛,附耳在一个闺秀的身旁,狡黠地道:“年年都是我们这些人来玩,也没啥意思,目下有她这样的一个人,也怪新鲜的。我估计她大字都不一定认的几个,回头我们好好捉弄一下她,待会儿有得是乐子瞧。”
她们的对话声音很小,其他人是听不见的,但苏曦见那几个姑娘挤眉弄眼的,就猜到她们肯定没憋什么好屁。这些大家闺秀,虽然自以为良好的家教和学识,但其实骨子里还是媚上欺下的。
谢如意也不顾上她们说什么,今日她做为东道主,需得热情周到地照顾好每一位客人。她把苏曦一行人请到筵席前面,说了几句客套话,然后又匆匆地去招待其他客人去了。
宴席上摆满了各色糕点果品和香茗果酿,糕点有梅花酥、芸豆卷、鸽子玻璃糕、奶油菠萝冻、双色马蹄糕等,干果有奶白杏仁、 柿霜软糖、 酥炸腰果、 糖炒花生等,茶饮则是庐山云雾。等客人都到齐后,谢府的仆从们有条不紊地摆上了各式色香味俱全的热菜,每一位客人的前面都摆上了一个花鸟莲瓣高脚银杯,苏曦知道这是用来饮酒的。
坐在苏曦对面的正是那郑莞儿,她一边跟她身旁的闺秀聊天,一边时不时地朝苏曦这边瞟几眼,偶尔还会跟坐在苏曦身旁的白慕荷眼神交流一下。苏曦表现得大大方方,坦然自若。虽然这是她自穿越以来第一次参加这种大型宴会,但她在现代社会的时候,也没少参加这种场合,所以她并不怯场。
几番推杯换盏之后,有人开始提议行酒令。此时郑莞儿站起来说话了:“今日来者都是饱读诗书之人,我提议我们行飞花令,若有不遵者,连罚十倍,逐出席外与人斟酒。”
“不错,雅得很。”,“是个好主意。”众人纷纷附和道。飞花令要求行令者既饱读诗书,还要才思敏捷,是闺秀们展示才华的一个好机会。所以此提议一出,无人反对。
郑莞儿说完之后,不怀好意地瞧了苏曦一眼,白慕荷也有意无意地看了一下苏曦,苏曦依然是一副从容自在的样子。白慕荷暗笑道:“估计这个村姑都不晓得飞花令为何物,等会儿就让她出去给大家斟酒吧。”
“我先来,花间一壶酒。”郑莞儿道,说完她指了指坐在她身旁的甄姗姗,“姗姗姐,该你了。”甄姗姗听了,忙接道:“春花秋月何时了。”然后下一个少女道:“春江花朝秋月夜。”下一位接道:“映日荷花别样红。”然后是:“不知近水花先发。”
看到这里,想必各位看官也看出了古代飞花令的规则,那就是倘若第一个行令人所说的诗句的第一字是“花”字的话,那么第二位行令人要续接的诗句中的第二字须带“花”,第三位行令人要续接的诗句的第三字须带“花”,以此类推,循环往复。
很快就轮到了崔云芩,崔云芩接了一句:“出门俱是看花人。”,说完她看了一眼苏曦,方才感觉有些紧张。她之前一直都在专注的欣赏梅林,此刻才意识到,苏曦或许没怎么读过诗词,她很有可能接不上,早知如此,就不该听白慕荷的建议来这里。
就在她担忧之时,苏曦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茶,然后放下茶杯,不紧不慢地道:“霜叶红于二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