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
“抛开别的,小小是个不错的姑娘,她活泼,你沉稳,她心思单纯,你不必在后院中多废心力。”
“爹说的是。”
杜睿这副油盐不进的样子,杜同咽下还想再说的话,忍不住要发怒,他这全是为他好。
“公爹,夫君你们怎么才回来?”陈乐荷在后院门口不住张望,终于看到了杜同回来,意外的是杜睿也一起回来。
杜同敛去怒意,扬起笑容:“小小怎么在这?可是有事?”
“儿媳今日做了四鲜汤,特意给公爹盛了一些,周姥姥说您以前最爱喝这个。”陈乐荷笑吟吟的指着小莲提着的食盒。
“四鲜汤?”杜同听起这个记忆中遥远的菜肴,不自觉吞咽了一下。
“喜叔带来了陈爷爷给我晒干的菌蘑,可能没有周姥姥用鲜嫩刚采摘的做出那么好喝。”
“这可是我想了好些年了,快去摆上。”杜同连忙指着前厅。
刚打开汤盅,鲜香的味道飘了出来,杜同深吸一口,再接过陈乐荷盛出来的汤碗,仍然是熟悉的味道。
那时候与发妻日子虽不富足,一家人每日都是欢声笑语,如今父子见面都需先行礼,他也已经很久没看到儿子对他露出笑容。
一碗汤喝得杜同出了一身细汗,眼睛湿润。
“公爹,院子里那个小湖只这么放着太可惜了,我能不能在里面养上几尾鱼,种上几株荷花。”陈乐荷刚时机合适赶紧说道。
“这些小事,小小安排便是。”杜同擦了擦眼睛上的汗水。
杜睿闻言深深看了一眼陈乐荷,女子好似知道,转头回他一记甜美笑颜。
“多谢爹爹。”陈乐荷一时高兴,语误叫了爹爹,急忙捂着嘴不知所措。
杜同听到却是哈哈大笑:“还是叫爹爹亲近。”
“老爷回来了,什么这么高兴?”余姨娘收到消息匆匆而来,看到陈乐荷,心里只一咯噔,还想在陈乐荷提起的时候先给杜同吹下枕头风。
“你来的正好,小小想养些鱼儿和荷花,你今日就去叫人收拾了养起来。”杜同意犹未尽的放下碗,陈乐荷眼尖的再为他添了一碗。
“老爷不是说怕孩子们会去抓湖里的鱼儿?”余姨娘一时不知拿什么好借口。
“姨娘说笑了,妹妹都这么大了难不成还会去玩水?”陈乐荷笑道:“再者我家里附近都是小溪小河,从未曾听过有哪个孩子落水,府里又是婆子又是丫鬟还能让主子落水?”
“小小说的是,这些丫鬟婆子净吃饭不干事,我来京中这么多年从来没听过哪个主子会在自己家中落水!”杜同说起往事才觉奇怪,按理说除了杜睿年幼没有那么多下人看管,其他两个孩子从出生就那么多只眼睛在照看,还能把人看到落了水。
“老爷说的是,明日我便差人去采买。”余姨娘不敢再说,以前那些小伎俩不值得推敲,怕杜同再问下去,忙伺候他喝汤。
陈乐荷也给杜睿倒上了一碗:“夫君也试试看!”
在父亲面前,杜睿不愿拂了妻子的好意,便端过站着一饮而尽,浓郁的鲜香充斥他的口鼻,让他仿佛回到幼时。
在陶文县那段快乐无忧的日子,那时父亲为一地方父母官,总有热情的乡亲送来各种山珍,最多的就是山上随处可见的菌子,勤劳的乡民把自己舍不得吃采摘来的菌子送来。
“夫君还要不要?”陈乐荷拿不住杜睿这是觉得好吃还是不好吃,拿着空碗皱着眉头。
“他小时候最爱吃,那时候经常缠着我去同你爹爹要。”杜同说起杜睿小时候,不由得感叹,那个还没他膝盖大的孩子居然长得这么高。
“我怎么不记得了?”陈乐荷对这个完全没有印象。
这句话惹的杜同开怀大笑:“你那时还没出生呢!”
杜睿也勾了勾嘴角,他清楚的记得第一次看见这个小团子般的妹妹,只嚷着要母亲也给他生一个。
直到天色昏暗陈乐荷才和杜睿回去自己小院用晚膳,婉拒了杜同要他们留下一起用膳。
又再一次能和杜睿肩并肩一起慢慢走在夏日傍晚,路过小湖,陈乐荷打破两人的宁静:“夫君你说婆母喜欢什么鱼,还是那些锦鲤么?”
“你不必为她做这些,她如今不需要了。”杜睿没有看她,只看了一眼还是如同死水一样一点生机也没有的湖面。
陈乐荷笑容凝固在脸上,婆母如今不喜欢那些锦鲤了吗?
“那婆母喜欢什么,我让小莲去找喜叔。”
“不需要了,陈乐荷,你听不懂吗?有些东西并不是银子就能买的到的。”杜睿说罢也知道自己态度不好,可他这次没办法说声抱歉。
吐出一口浊气,杜睿转身往前院而去:“我还有公务未理,晚膳不必等我。”
留下被他吼得呆立住的陈乐荷,看他离去的背影,泪水夺出眼眶,仿佛那夜拼命骑马来救她的杜睿是另外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