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惠互利。”
安忻:
“对,互惠互利,都大气点。”
安廉:
“确实互惠互利。”
“厌食症看着齐俐吃东西的样子都能产生几分食欲。”
“投喂齐俐这项活动真的很有益于身心健康。”
于荼将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单向地分得很开。
“单向”的意思是,工作时间于荼会做她的生活私事,而下班后的生活时间于荼肯定不会碰工作。
由于于荼的这份工作基本就不存在需要带回家加班的事情,所以于荼不在私人生活时间碰工作的主要表现是:
非工作时间都不踏入偏爱书吧。
但齐俐没有这么公私分明。
周末及节日假期闲逛路过偏爱书吧时,齐俐有可能会进去补充些零食,或者去看几页书。
这种时候,喜欢偏爱书吧无人值守机器冷淡模式的顾客们就会看到一个小姑娘大大咧咧走进书吧,通过指纹免费取自动售货机内的食物。
把食物装包里后,她可能还会在安静看书区逛一逛。
就……画风不太协调。
齐俐问这些顾客:
“所以你们要向老板申请禁止我在休息时间进入书吧吗?”
“APP意见簿倒是可以提这个要求。”
“如果提的人多的话,老板可能会批准。”
“反正休息日售货机里放的都是保质期长的食物,没有当天吃不完味道就变差的新鲜品种。”
休息时段顾客:
“请给‘书’吧这个名称一点尊重。”
“这里不是饭店。”
齐俐:
“书是精神食粮,也是一种食物。”
“人要成长,脑子和胃都需要多多补充食物,对吧?”
“米饭、面条、书、核桃,都是食物,只是品种不同,不应该被区别对待。”
“为了营养均衡,不应该挑食。”
“食物就是食物,只要是食物就都是珍贵的,没有高贵和低贱的区别。”
“在推崇一种食物的同时,不应该贬低其他食物。”
“所以,不能因为推崇书,而贬低土豆。”
休息时段顾客:
“……倒也不能说你错。”
“但就觉得你偷换了概念。”
齐俐:
“请指出是哪里偷换了。”
休息时段顾客:
“……我们为什么要跟个小学生讨论逻辑问题?”
“关键是,好像还被这个小学生给绕进坑里了。”
“补充完食粮你就赶紧走吧齐俐。”
“有你在书吧里气氛都不够冷了,影响我们感悟人生。”
齐俐:
“书吧休息时段的时长费比工作时段的高哎。”
除了卖食物等东西的收费外,偏爱书吧还收取“阅读时长费”。
顾客们更喜欢称这为“环境服务费”。
毕竟多数人在偏爱书吧里都没有持续阅读。
甚至有人干脆完全不阅读。
门口的机器除了会说欢迎光临外,还会记录每一位顾客单次、一天、一周、一月等的在书吧内待的时长,并进行相应收费。
每位顾客享有总共一小时的免费体验时长。
当一位顾客累计在书吧内待的时间超过一小时后,想继续待在书吧内便需要按分钟数付费。
如果一天、一周、一月、一季度、一年及历年总时长超过一定值,以及在店内的总消费达到一定值,则会分别享受不同比例的计费折扣。
部分折扣还可叠加。
顾客每次进入偏爱书吧时,机器会提醒此人当前每分钟的时长费标准,并预收取五小时的费用。
交费完毕才能进入书吧。
顾客每次离开偏爱书吧时,机器则会将其此次没用完的预交时长费退回。
如果顾客单次在书吧内待的时长超过五小时,则到四小时五十五分时,书吧内的服务机器人会提醒顾客再预存五小时的费用。
拒交的就请在五分钟内离开书吧。
如果顾客嫌每次进入前都得交费麻烦,也可以在书吧APP中一次性预存更多时长费。
门口机器检测到此人的会员账户中有超过五小时的预存费就会直接放行。
每次收费只收分钟部分,不满一分钟的秒数则先记下,累加到下次一起收费。
是的,是记下、下次收,没有直接抹零。
有顾客对此吐槽:
“小气。当真是不嫌麻烦。”
严烟回复:
“程序设定好后固定执行的事情,有什么麻不麻烦的?”
“抹零不抹零对应的代码行数基本一样。”
顾客:
“你还懂这个?”
严烟:
“我是不会写代码,但难道我连程序员说个一句话结论都听不懂吗?”
“我语文又没有不及格。”
书吧的标准时长费是工作时段每分钟一毛、休息时段每分钟两毛。
其实这按照淡季便宜、旺季贵、半夜服务需加钱的理论也可以解释得通。
虽然书吧是在工作时段显得更热闹,但单说人数,还是休息时段更多。
而最大折扣下时长费分别是每分钟一分及两分。
熟客们都觉得这个极限折扣的结果莫名喜感。
不过依然莫名地让他们待在书吧中时更珍惜时间。
虽然不少熟客经常都能叠加出最大折扣,每人每小时仅六毛、一块二的扣费简直让人怀疑够不够老板支付电费,但他们还是感觉,有这笔扣款,他们在书吧内的工作和娱乐效率就是会更高。
尤其会员还能在书吧APP上实时查看扣费情况。
只要网络正常,就能看到每过一分钟便扣一笔钱。
虽然每次变动的基本都是小数点后面的数字,但依然带给了人紧迫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