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没有解释,但是也没有呵斥这位御史。
嬴政态度很微妙,而且不是很寻常,御史随侍也有一段时间了,即使猜不出嬴政的心思,但是也能感觉出来在嬴政眼里,他们做的并没有错。
“如果你没用过膳的话,那就来和朕一起用膳吧。”
“我的确也没有吃饭。”伯益丝毫不扭捏。
既不荣幸,也不紧张。
不就是被嬴政请吃饭吗?
这也算不得嬴政第一次请他吃东西,毕竟每年祭祀的时候伯益都会收到各种各样的祭品,其中就包括嬴政的。
每年至少一次。
嬴政向来给得最好。
毕竟他也是最有钱的那一个。
更何况在伯益新得到的记忆中,他也和七岁的嬴政一起吃了很多次饭,这不过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闻言,嬴政看看伯益的脸,吩咐宫人传膳。
看来伯益也有了新的记忆。
“需要朕吩咐让他下去吗?”嬴政在目光扫视一圈过后,看着御史问伯益。
之前他没把御史赶走主要是想要通过御史记录他的行为通知伯益。
如果说史官的记录会自动上传的话,这其实算是另外一种单向通讯。
现在伯益来了,这个御史就没什么用了。
用宗室子弟气气伯益不过是一个玩笑,甚至还只停留在想法阶段。
现在御史在还是太危险了。
伯益的态度其实非常有趣。
嬴政觉得伯益是可以拉到他这边的那个人。
这并不是因为伯益是他先祖。
如果抛开直系先祖这层光环,他和伯益的血缘远到攀远房亲戚都不好意思开口的地步了。
伯益大概对自己的后代情绪也淡淡了。
当一个人只有一个孩子的时候,也许这个人会把自己的独子护得跟眼珠子一样,生怕磕了碰了。
但是当一个人的后代数量飙升到以万为单位……
能记住万分之一的孩子的名字都算他慈爱了。
更别提这几千年里已经去世的后代的数量不计入其中。
这并非是因为冷血,而是一个人的感情真的是有极限的,数量多到一个量级的时候,后代这东西就跟脚边的石子一样,看都懒得看了。
或许伯益不冷血,而或许嬴政又因为过分突出可以称得上是他所以后代中最后出息的那一个,但是嬴政却并不认为这能勾起他太多的慈爱。
人麻了之后就很难恢复过来的。
在把他和扶苏当成敌人的时候,他的态度非常认真,但是在确定了他和扶苏的身份之后,就好像进入到了一种“不是很想管”的倦怠之中。
慈爱?
嬴政觉得更多得还是伯益和其他人有理念上的冲突。
嬴政不清楚其他的“先祖”都有谁,但是肯定都比伯益辈分高。
伯益屡次在有人试图改变“命运”的时候出现,这群人应该就是维护某种既定的命运轨迹的。
这份命运是正确的吗?
嬴政怀疑应该是整体上最稳定的路线。
他对这套实在是太熟了,有时候不能选最好的,需要选最稳的,为了整体,牺牲局部……这种事情他自己都做了不少。
伯益的权力和地位来自于“国天下”的体系,他的三观也是为了维护国天下的,这份理念也继承自先祖。
但是当他知道自己的先祖眼睁睁地看着家天下的理念把他击垮,却因为维护命运所以没有伸出援手的时候,他会欣然接受吗?
怎么可能?
小孩子才会盲目信任权威,到了伯益那个年纪的时候,他早已建立起了自己的世界观,而且他自己就是那个向所有人宣布权威的权威。
谁来都不好使了。
天塌了就补天,洪水来了就治水。
这份信念应该凌驾于其他事情之上。
这和平日里做事的手段无关,这更涉及到一个人最底层的三观。
伯益平时憋着不说话是赞同吗?
他这暗搓搓的小动作显然说明他自己也很不服气。
嬴政觉得他大概也很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