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难哄小说网 > 明长夜灯 > 第19章 拔舌

第19章 拔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

泰王并非对景安王后的作为一无所闻,然碍于其母族权势,只得正告王后:“以氏门生既已离宫,今后,别再让我听到你的人捏造是非。”

至此,不了了之。

发往嘉宁的家书中,以墨潦草带过了辞官的前因后果,重点着墨于医馆选址云云。

以宁不是从旁人嘴里得知以墨受辱之事,正是在步溪宫中的大典席上,无意听景安王后同景大殿下洋洋显耀,她是如何变着花样逼走了扫帚星的老师。

那些“花样”和景大殿下的笑声无不刺耳,以宁如今日一般攥紧了拳头,却被宁展及时按下步子。

世人眼中谦恭仁厚的展凌君,不会在众目下自毁美誉,亦不会委屈了身侧这位傻大哥。

宁展举酒托杯,敬拜各州君王,后领着以宁从容离席。

主从二人出了步溪王宫,快马行至青竹暗桩,命人趁夜潜入景安王后休憩的配殿,拔下那泼妇的舌头。

宁展本欲顺带废去百无一是的景大殿下一条腿,以宁当即劝止:“殿下,此事因她起,便由她收场罢。若挨个追究,最后怕是要闹到您身上。”

“你怎知他们母子不是同恶相济?闹由他们闹去,大不了以战去战,我亲自领兵!”

以宁再傻,也听出这是气话。宁展平生最恨争战,且景安兵微将寡,就算不忌惮嘉宁,依旧没有起兵的可能。

那晚深宫一闯、舌头一拔,掀起不小风浪。

青竹隐士行事利落,兼之步溪宫禁宽松,痕迹抹得干净。便是景安王后口齿尚安,也无处索债。

次日,七州会齐相议。

毕竟大典未毕,如此怪事,总得有个说法。

诸王沉默不发,身边随从旁听的重臣也埋着脑袋,似是生怕这飞来横祸沾连自己。

肃静间,忽闻高堂之上有人慢条斯理道:“各位,容小辈失仪,说句实话。景安王后母家历来树敌众多,要寻这闹事之人,无异海底捞针。且此事一出,貌似各州前来观礼百姓们都在拍手叫好......依小辈看,不若就此作罢,以免误了大典、寒了民心。”

众人举目瞧去,竟是展凌君?

何等温良的人物,在这节骨眼上道出这般唯恐天下不乱的言辞?

座上诸王惊得犹未缓过神,又听嘉宁善王接道:“哦?此话当真?”

“回父王。儿臣所言,千真万确。”宁展清切道。

七州境内,无人不知善王对长子疼爱有加。如说宁展一席话还不足以动摇人心,善王此番看似无意的发问,便是拥护这作罢的立场站稳了脚。

于是不待景安那头回应,列位不是侧首佯装商讨,便是直截朗声附和。

步溪重臣试探:“微臣听闻,今日街市上热火朝天,还道是各方共贺良吉,原是拍手叫好啊。”

琅遇重臣推度:“这么说,那逃走的罪人倒成了百姓的恩公?”

琅遇震王放声:“啊唷,何止是百姓的恩公!”

汴亭缙王窘促:“震王您......慎言。”

墨川重臣煽动:“臣以为,嘉宁大殿下言之有理!这种麻烦事,果然还是心细之人看得清。”

谁都不肯当讨人嫌的出头鸟,这会子好容易有壮士挺身当先,更有嘉宁善王为其撑腰,大伙儿自然响应不迭。

唯永清、景安两方始终缄口。

事关景安王后,泰王不便过多分说。归根结底,还是他不愿为那毒妇辩解。

至于摔杯离席的永清月王,有人以为,她是因着永清与嘉宁的宿仇,不乐意搭理嘉宁的立场;亦有人以为,永清遵奉女尊男卑,依她的原则,即或今日景安王后罪当万死,她也不会出言讨伐一句。

当然,说千说万都不过是旁人揣测,月王的心思究竟深浅几许,唯身边的永清重臣一人能度。

此事了结后,比“景安王后罪有应得”更令坊间喋喋不已的,是展凌君一日赛过一日的声望。

宁展贤名不衰反盛,颂声载道。

-

以宁心中早有怨气,只是在以墨面前不提,至今方才表露些许。话匣子一开,他只顾为阿姊鸣不平,不觉宫舆业已停驻良久。

以墨眼瞧以宁如此,隐约猜到以宁其实对她自以为藏得很好的旧事一清二楚,心中抱愧,如鲠在喉。

余下二位默契神会,瞥见马车行至宫门前,也不曾打断以宁。

而出宫迎驾的景以承,眼下正独立舆侧。他与几人一帘之隔,遮住了面面相觑之景,却遮不住里边高低起伏的挞伐之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