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然被录用了!!!
“是你那个喜欢了两年的明星?”室友杨黎用闲散的语气问余遇芋。
那头久久未曾出声,杨黎便侧身看去。
余遇芋注意到自己的出神,这才在室友的注视下点了点头。
其实也不是喜欢了两年,准确来说直到现在喜欢顾淮颀其实有三年的时间。至于为什么会有一年的信息差是因为余遇芋是个不太喜欢和不太熟的人分享的人,而杨黎是怎么知道的,那就要说起余遇芋的壁纸了。
与人同住,难免会被发现一些自己从未提及的事情,而这张壁纸就是在大二时被室友看见了。
“遇芋,我以为你不追星呢!”方雪也加入进来。
余遇芋看向大家的视线,不太自在的熄了屏,“哈哈哈,那还是追的。”她有些尴尬的回复。
“啥时候开始的?”说到追星,室友们的话匣子立马就打开了。
“近期的一首歌。”
“叫什么,我们也去听听。”张柯在一旁说道。
“……”余遇芋不太想回答,“比较小众,我也忘了叫什么名字了。”
其实这首歌名为《光亮》,是在余遇芋初中毕业那年暑假时偶然听见的,之后便成了她日后无数风雨兼程中的温暖灯塔,每当她倍感慌张、绝望时,那旋律总能给予她无形的力量。
再然后,高三毕业那年暑假,余遇芋偶然观看了一部电影。镜头里的人青涩而阳光,尤其是影片最后他笑时露出的酒窝,那一刻让她有种被一击即中的感觉,心跳也跟着莫名加速。
观后,她怀着好奇心搜索起这部电影。当得知顾淮颀正是那首陪伴她度过无数日夜的《光亮》的创作者时,她的心中涌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激动。她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兴奋地翻阅着关于他的点点滴滴。
余遇芋在第一次听顾淮颀的歌时就印象深刻。她惊讶地发现,她最初听见的《光亮》,竟是顾淮颀音乐生涯的起点,也是他至今唯一的作品。但他在发布《光亮》后,仿佛人间蒸发,消失了整整三年;她也了解到了,在他未出道时,就已经透露出从骨子里透出的修养;她也知道了,他和她的本质是一样的,都相信行动的力量而非空谈。她还知道好多好多关于他的事情……
余遇芋花了三年的时间来确认自己是否要付出这份情感,而他也消失了三年。这三年里,她无数次回想起那段旋律和他的作为,心中充满了期待。
后来,她在荧幕上见到了他,知道了他的长相,但好景不长,他再次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了……
人的一生中或许会被许多事吸引,但真正能长久留在心中的却寥寥无几。正所谓乍见之欢十分容易,久处不厌确实世间难得之事。所以她花了三年的时间来确认自己是否要粉上顾淮颀这个事实。这份慎重与执着,或许正是她对感情的一种独特态度。
她从小就知道,长久的人事物在她身边一点也不靠谱,这让她在面对任何事情时总是格外谨慎。虽然她第一眼喜欢的人事物一般不会让她后悔失望,但她好像还是无法做到轻易去喜欢、作出决定。尤其是在她十五岁“失去双亲”后,这种谨慎与不安更是达到了顶峰。她害怕失去,害怕受伤,因为她是真的……承受不起得到后又失去的痛苦。
说她缺乏安全感也好,还是其他什么也罢,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其实这样更重情吧,因为不轻易付出所以也不会轻易放弃一个人一段感情一件事。因为不轻易所以更为慎重……
所以说在大三那年暑假,可以说她默默喜欢了顾淮颀六年也不为过,但她不想这么说,因为这样的喜欢对她来说好像太过容易,她不想这么轻易……
余遇芋从未觉得自己的运气有多么好,所以当收到顾淮颀工作室那份录用通知时,她的心中竟莫名地涌起一股恐惧。她自认她的专业不是他们行业的相关专业,也没有名校的光环加持,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三个字,不够好”。
但这份突如其来的喜悦如同一股洪流,最终还是将那份恐惧冲刷得无影无踪。她破天荒地压抑住平日里节俭到骨子里的习惯,兴冲冲地奔向商场,仿佛要将所有的快乐都化作手中的购物袋,满载而归。
回到宿舍,室友们早已按捺不住好奇心,轮番上阵,企图从她口中撬出真相。余遇芋微笑着,却故意含糊其辞,只说是一家不太知名的小明星的工作室。她心里清楚,室友们当时只是匆匆一瞥,根本未曾记住那个人的模样,所以她并不担心她们能通过那一瞬间的印象窥探到她心里的秘密。更何况,那时的顾淮颀确实还未大红大紫,投简历的人寥寥无几,只是余遇芋对他的那份滤镜太过厚重,让她忽略了这一点。
应付完室友的追问,余遇芋终于得以解脱,她轻快地走出宿舍,哼着一首不知名的小调,漫步在校园的林荫道上。每当遇到行人,她都会不自觉地降低音量,生怕自己的快乐打扰到别人。夕阳的余晖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她的脸上,如同点点星光,为她的笑容增添了几分朦胧与神秘。她微微弯起的唇角,在光影交错间若隐若现,这时的风刚刚好……
“喂,姐,我可能需要住在你那一段时间。”余遇芋走在路上和手机另一方的人说着话。
“你假期难道不是都是住在我这吗?干嘛特意来说一下。”
糟糕,开心过头忘记了。
“嗯~没事,我就是看我实习的地方和你家挺近的。”
“我家不是你家?”
“……”
“怎么又找实习,不是让你专心读书不要考虑其他事情吗?而且……”
“姐,我下学期大四了。”余遇芋不得不出口提醒,不然又是一顿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