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只要有你在,我就会勇敢一点点
反应过来她刚刚说了什么,顾淮颀紧绷的唇线瞬间松懈,嘴巴微张,轻轻呼出一口气。
余遇芋看着他呆愣的样子,忍不住笑出了声。
顾淮颀见状瞥她一眼,随即故作镇定地轻咳一声:“别笑了,酒窝很明显。”
两人都在不经意间悄悄观察着对方,他们的眼神流连在对方的一举一动间。
可是,就在这一触即发的瞬间,两人的目光猛然交汇。这份突如其来的对视让他们如临大敌,两人眼神中都闪过一丝惊讶与慌乱,紧接着便像是被弹簧弹开一般,迅速移开了视线。
“亲爱的旅客朋友们:欢迎您来到烟南市!现在机舱外面的温度16摄氏度。飞机还需要滑行一段时间,请保持安全带扣好……”
顾淮颀猛地站起来,却被安全带限制住,胸膛的起伏却很明显。
余遇芋被他突然的动作吓得一颤,犹豫片刻,还是低着头主动伸手,轻轻拉住了他的衣袖,示意他坐回来。
飞机上的小插曲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刚抵达烟南市,余遇芋便接到了导师的紧急召唤通知。
“趁热打铁”的时机显然还未成熟,因为关键的“打铁人”尚未齐聚一堂。
恰巧,也正是因为这份无法参与的遗憾,也巧妙地避开了她与顾淮颀之间,因她一时头脑发热冲动举止,而产生的尴尬。
之后的几次综艺录制,余遇芋也都没去成,好几次都是因为录制时间与她的课程时间有冲突。
一来二去,付泽铭直接做出了决定,让她在毕业前暂时无需跟随顾淮颀参与活动,同时不忘叮嘱她应以学业为重,等什么时候有空再考虑。
付泽铭完全忽略了余遇芋本身的实习生身份,将她视为公司股东一般对待。这样的待遇,让余遇芋近期都有些飘飘然,甚至持续到了三周后。
*
国庆节,在繁华都市的一隅,工作室里却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工作室的小伙伴们正埋头于堆积如山的剧本中,挑选、讨论,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专注与认真。
自从上次烟南一别,余遇芋已经快三周未曾与顾淮颀见面了。
踏入工作室的那一刻,一股熟悉而又忙碌的气息扑面而来。
灯光柔和地洒在散落一桌的剧本上,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醇香与纸张摩擦的细微声响。
目光在工作室里游走,突然定格在一张新面孔上。
那是一个女孩,正低头专注地看着手中的剧本。余遇芋的目光与她相遇时,女孩没有丝毫的躲闪,反而以一种大方的姿态回视,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多观察几眼。
付泽铭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余遇芋的身旁,声音在余遇芋的耳畔响起。
“怎么样,还行吧,那是我新招的实习生陈思雨。”
余遇芋收回目光,轻轻地点了点头。
“确实,自信且耀眼,让人无法忽视。我很清楚你选择她的理由,因为没有人不被真诚的自信所打动。”
她的嘴角勾勒出一抹浅笑,但那笑容中却藏着一分不易察觉的脆弱。
仅仅一个眼神的交汇,余遇芋就知道了她与陈思雨是两种完全相反的人。
她一直都渴望自己能阳光自信点,拥有那份从灵魂深处散发出的阳光与自信,但多年的习惯与性格的积淀,却像是一道无形的墙,将她困在了那个黑暗世界里。
她尝试过,努力过,却始终无法跨越。
她也无法做到那么阳光自信,她生来就是沉默的。
随着剧本选择会议的深入,工作室陷入激烈的讨论中。
一位制片人率先发表意见:“我觉得现代都市剧更符合当下观众的口味,情节紧凑,话题性强。”
付泽铭却轻轻勾唇一笑:“但别忘了,古偶剧的世界里,有着另一番别样的风情。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与向往,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这时,另一位同事的顾虑却如同冷水般浇灭了大家的热情。
“可是,古偶剧里的角色……只是个男四号,而且出场时间那么晚,戏份又那么少。相比之下,现代剧里的男二号角色显然更加诱人,无论是曝光度还是表现空间都大得多。”
这番话让在场的众人不禁陷入了沉思,气氛一时显得有些凝重。
就在这时,付泽铭原本专注在剧本上的目光,缓缓转向了坐在一旁的余遇芋,像在无声邀请她加入这场对话。
顾淮颀坐在一旁,静静地聆听着大家的讨论,目光偶尔扫过那些剧本。
付泽铭等了片刻,见余遇芋始终没有主动开口的意思,他轻轻挑了挑眉,开口唤道:“余遇芋,你觉得呢?”
余遇芋猛地抬头,对上了一双双充满好奇与期待的眼睛,她的心跳随之加速,沉默片刻后。
“角色的价值,真的只在于出场的早晚和戏份的多少吗?”
她的声音很轻,却蕴含着不容忽视的力量,众人纷纷侧目,期待着她的下文。
“角色的分量,从来不是由出场顺序或戏份多少来决定的。”
余遇芋的声音逐渐坚定。
“每一个角色都有它存在的意义,而这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诠释它,赋予他生命。一个出彩的角色,即便是在角落里也能发光发热,成为整部剧的亮点。”
说到这里,余遇芋的余光不自觉地落在了顾淮颀的身上。他正低着头,专注地看着手中的剧本,似乎并未注意到她这边的动静。
“最重要的是,这部古偶剧更符合现阶段的顾老师。”
余遇芋缓缓说完,目光再一次投向顾淮颀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