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难哄小说网 > 又卷春庭雪 > 第13章 第 13 章

第13章 第 1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站在原地默默含笑看着兄弟俩,与其说我在欣赏四爷十三爷的兄弟情,不如说,我在欣赏一幅优美的画。哥哥和弟弟都是好模样,弟弟虽不似哥哥那样书卷气,但也是朗目舒眉,少年意气。

这就是九子夺嫡之中唯一的一对真正的兄友弟恭。他们嬉笑一番,回到了喝药的正题上。

胤祥将一碗浓稠的汤药端到胤禛面前:“四哥,今天这药,是我熬的,你可别怪晴栀,她被我撞倒了,右手受伤了。”

“哟!十三弟会熬药了!”胤禛含笑的眼眸对上胤祥,“那我更要好好喝药了!”说着,抓着药碗一饮而尽。

这个胤禛,之前还跟我抱怨说这药苦,看到是胤祥端来的,居然一句话都不说,就这么一饮而尽了!果然啊,亲亲十三弟才是最好的蜜饯糖果。

“晴栀,听十三弟说,你左手受伤了?”他们打情骂俏后,胤禛才把目光对到我身上,我扬了扬被十三阿哥刚刚包扎好的左手,有些歉意地笑一笑。

“这手……再涂点药膏就好了……右手还能用!我这就去弄晚膳,希望两位阿哥等一等,莫要责怪。”我道,然后低着头,转身欲走。

“诶!四哥,您可别怪晴栀了。”胤祥拦着我,“是我撞倒了她。再说了,她现在手擦伤了,做事慢吞吞的,等她弄好了,我们都要饿死了。”说着,对着胤禛就是一同撒娇,“四哥,我们下馆子好不好?”

胤禛笑着摇了摇头,伸手刮了刮胤祥的鼻尖:“好,都依你,四哥请客!”

于是,我用药酒清洗了一遍伤口,在手背上涂了点药,四爷和十三爷都耐心地等我,然后胤禛绑我将左手的绑带打了个活结。我跟着他们一起出门,乘上十三阿哥的马车。如今胤禛的伤相比于从前好些了,马车上的颠簸也没什么。

车轱辘碾过地上的石子,我与他兄弟二人面对面地坐着。

我们一行三人乘车来到了崇文门大街上的醉仙居,装饰豪华考究,进进出出、送往迎来的都是达官贵人,那可是清朝的五星级餐馆。从前我也想过来这里撮一顿,尝尝清朝的米其林餐厅做出来的菜究竟是什么味道的,满足满足我的好奇心,但终因囊中羞涩,肚子里的小馋虫也被压了回去。后来,那些烦心事又接踵而至,再加上为了胤禛的伤势操劳,就把这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没想到今天十三阿哥随口一提,倒是能圆了我早先的愿望。

若非跟着这两位阿哥,以我的收入水平,怕是永远也吃不上这金贵东西了。

哎!有钱真好!怪不得电视剧里的宫女丫鬟,都要使劲浑身解数,勾引皇子少爷。

雅间内,伴着一道道精致菜肴上桌。胤禛点了涮羊肉,胤祥点了烤鸭,问我点什么时,我说:“来一盘凉拌西红柿。”

店员一脸疑惑地看着我,有些迟疑,看着胤禛和胤祥,他们也是一副摸不着头脑的样子。难道清朝没有西红柿吗?不过前几天我还狗儿给我送来的果蔬里还有小圣女果,难道这玩意在清朝不叫这个?

我尴尬地笑了几声:“就是那个红色的果子,经常用来和蛋一起炒,然后可以生吃也可以炒菜,有大果和小果之分,口感酸酸甜甜的。”

“晴栀,你是不是想说,番柿?”胤禛好像听懂我在说什么了,于是吩咐那个店员,“小二,按照这位姑娘的意思,上一盘凉拌番柿,加点儿糖。”

小二走后,菜很快就上齐了。

胤祥喝酒,想拉着胤禛一起。我按住了胤禛举杯的手:“四爷,您有伤在身,不能喝酒。”

“四哥,你就听她的吧。”胤祥说着,自顾自地斟了一壶酒,“四哥请的酒就是好喝。可惜四哥和晴栀都不能喝酒,看来今儿这酒,是我一个人的了!”

胤禛眼中含笑,宠溺地看着胤祥。

我和胤禛以茶代酒,如此推杯换盏,我都撑得有些站不起来了。胤禛前去结账,我和胤祥则留在原地开玩笑。

“十三阿哥,你酒醒了没?”

胤祥睁眼,摆了摆手:“你十三爷从没醉过!”

胤禛结账回来,拉着我和胤祥走街串巷,说是走走,我们一个为了消食,一个为了解醉。七拐八拐的,最后在一个最热闹的戏院里停住。

“来这儿干嘛?听戏么?”我问。

今天胤禛心情极好,看着我和胤祥,道:“先进去。”

“三位客官,里边儿请!”我还没说要去看戏,有个跑堂的为我们掀开了帘子。看胤禛和胤祥都兴致盎然的样子,我不想扫兴,就跟着他们一起进去了。

茶馆内的气氛,比外边更热闹。楼上楼下几十个桌位,围满了人,跑堂的穿梭在各桌之间,忙得不亦乐乎。大堂的正东位置,搭起了一个差不多两米高的台子,看样子似乎是戏台。

胤禛与跑堂的耳语了几声,那跑堂的就把我们引到了楼上的雅座上。

坐定后,小二端上来一壶碧螺春,又摆上几盘花生、瓜子、杏脯等小食。

戏台上,蹡蹡锣鼓声起,好戏开场,刚想问这演的是什么,就看到了长长胡子的关二爷和络腮胡的张飞,那剩下一个那就是刘备了。所以这出戏,应该是《桃园结义》。

“黄巾反党接近幽州,太守刘焉招募兵马,涿郡城门附近贴出招募榜。”

……

我专注地盯着戏台,看到刘关张三人在桃林里说“不求同生,但愿同死。”,也看着他们还尚年轻时的豪情壮志。

“只是可惜呀,关二爷败走麦城,最后他们的愿望都没有达成。”胤祥如是感慨着,“自关二爷败走麦城后,刘皇叔本有机会与东吴和解,共同对抗曹魏。然而,由于刘备一心想要为关羽报仇,他选择了与东吴决裂,并发动了夷陵之战。而这场战争不仅未能为关羽报仇,反而使蜀汉元气大伤,失去了与东吴联合抗曹的最佳时机。”

“于战局而言,夷陵之战是不理智的;可是于当年桃园三结义的兄弟情而言,这场夷陵之战,又是刘备不得不发动的。”我亦是感慨,“人是理性的,但又是感性的,看只看,什么时候理性战胜了感性、又是什么时候感性战胜了理性。”

“感性?理性?”胤祥挠挠头,有些疑惑地看着我。

我这才明白,或许感性、理性这种词汇,现在还没有,就跟他们解释:“感性是,处理问题时容易被情绪所左右,感情用事,常常不经过深思熟虑就做出决定,处理事情时较为冲动。?”我顿了顿,继续说,“而理性,是处理问题时保持冷静,不被情绪所影响,能够全面了解现实并分析出多种可行性方案,最终选择最佳方案执行。?”

“这样啊!”胤祥了然地笑了笑,“那我认为,四哥就是个理性的人,不过偶尔感性而已……”

四阿哥的脸上噙着一抹淡淡的笑容,注视着胤祥。

“四哥,你怎么看?”这时,胤祥问。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我能理解当时刘备的心境。细细想来,如果一开始作为兄长刘备,能及时提醒规劝张飞和关羽,不让关羽骄傲自满,败走麦城;同时劝说张飞宽以待下,也不会让他因部下叛变而丧命。这样不是更好吗?”不愧是未来的雍正皇帝,在我和十三阿哥都在纠结历史的遗憾和刘关张之间的兄弟情时,胤禛却开始另辟蹊径起来。

“话虽如此,可是历史总是充满了遗憾。”来自未来的我叹息道。

“可是无论如何,人生能得一知己,足矣。”胤祥的脸上泛着深深的笑容,“我想,我也愿意为知己者死。”

我凝视着胤祥,他的脸上仍是少年的血性,眼眸之中是少年的纯真,甚至还有些尖锐。我甚至都能想象,这样的他,为了四哥,将来会做出怎样的事情。

他们在戏台下看刘关张,可曾想过,三百年后,也会有人在电视剧里看着他们,讨论着他们之间的棠棣情深,感慨着九重三殿里的兄弟情。

“士为知己者死是好。”胤禛饮下一盏茶,“可我认为,做哥哥的,必须要保护好弟弟。”

我笑而不语,看着他们。

我在心里不禁疑惑,他们年龄相差了八岁,性格不大相同,兴趣爱好也不大相投,到底为什么成为这么好的兄弟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