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玉点头同意。
做灯盏馍不是多难的技术活,材料用得好,耐心的等到美食出锅就行。
就是需要花费的时间很长,直到下午两三点,忙碌了差不多四个小时才把所有的灯盏馍做好。锅里的油不够,又加了两次呢。
李承平看阿妈往锅里倒油,边倒边叹息,都没敢再多话。
等所有的灯盏馍都沥干油分,把所有的残油都收集起来用油碗装好,这些油剩的不多也不准备过滤了,等后面直接用来炒菜。
等灯盏馍变得温热,找来特地收集的芭蕉叶,用搓的细麻绳按份数捆扎好。
每家取六个,取个顺利的吉数,因为是难得的油炸物,已经是好礼了。
把要留的份数数出来,盆里还剩不到十个。
李承平看阿妈忙活了大半天还没吃上一口,趁着阿妈没注意捏了一个塞阿妈嘴里。
黄秀玉惊了一下,笑眯眯的咬了一口。
“还不错,看来我手艺没退步。”
“那是,阿妈手艺是这个!”
李承平朝着阿妈竖起大拇指,满脸得意,逗得黄秀玉心里也美。
“等会你先去张大爷家?”
“还没,我要晚点,东西还没做好。”
黄秀玉知道李承平忙活了大半天,应该是心里有主意了,也没多问。
“那要不你等我从你张婶家回来,我和你一起?”
李承平想了想,点头同意了。
那小东西比自己想象中的要难上一些,有个步骤怎么都不对,还要摸索上一段时间,等阿妈从张婶家回来应该差不多了。
说定了,黄秀玉就没耽搁,拿上一包灯盏馍,赶紧往张家走去。
李承平没忍住又吃了一个,吃得满嘴油光满意非常。
数了数,还有七个,留给阿妈五个,自己还能吃两个,嘿嘿。
***
黄秀玉赶到张家,付芬兰已经把要做米花糖的米粒准备好了。
米花糖要用糯米的米粒做,这年头能有糯米来做吃食,也是因为张家条件殷实些。
用做米花糖的糯米还不是直接用生米做的,要把糯米洗净后浸泡一晚上,再上锅蒸熟,蒸熟的糯米粒不能直接晒干,要放到阴凉处阴干后才能使用。
本地把这种米粒叫阴米,阴干的米粒会呈现半透明状。
付芬兰说要做米花糖,看来是早已经有的想法了。
家里有条件的可以直接用热油炸米花,但是这次两个人碰头后决定做的是炒米花。
毕竟能省则省,炒米花也是另一种不同的风味。
“婶,你这灯盏馍做得好吃!”张林眼睛利得很,早早就盯上了黄秀玉带来的芭蕉叶包。
硬扛着阿妈的爆锤都要先吃一个,吃得满嘴油光还啧啧做赞。
“二林子喜欢,婶家里还有几个,等去找承平玩,婶拿给你吃,不告诉你阿妈哈。”
“哎!婶,你真是我亲婶!”
付芬兰在一旁翻白眼,都懒得看自家儿子的蠢样,一屁股把撒娇卖痴的蠢儿子挤开,指挥他去刷锅。
吃都吃了,给我赶紧干活。
炒米花,要用无油的大铁锅,用小火慢慢炒。炒的时候要不停地翻动以防糊底。
这可是个要耐心又要力气的活,被女主人指使给大哥张树了。
本来想让张林来干这苦力,但是付芬兰怕他浪费自己难得的材料,只得可惜的作罢。
“好了你,二林子机灵又聪明,你差不多得了你。”
黄秀玉在一旁劝慰道,和付芬兰搭手把压制米花糖的模具检查一遍。
模具是张开山做的,虽然粗糙了些,但是能用。
“好了,不想说他。成天就知道仗着他哥宠他,欺负他哥。”
付芬兰愤愤的总结:狗仗人势。
向盼在一旁清洗模具,听到这没忍住噗呲笑出声。
张树无奈的说:“阿妈,你骂二林子,也不要把一家人都骂进去啊。”
“阿妈,我是狗,你是狗妈,大哥是狗哥哈哈哈!”
“你!赶紧滚,滚滚滚!”
付芬兰气急,恨不得把手里的模具扔张林头上。
“我这是,比,比……”
向盼在一旁小声提醒:比喻。
“对!比喻,这是比喻你懂不懂!你个文盲!”
付芬兰得意地瞪了一眼张林,又满意的看了眼上道的媳妇。
还是儿媳妇孝顺,两个儿子都想要气死自己。
张树看张林还想顶嘴,赶紧站起身捂住张林的嘴拖出去避免争斗再次升级,一套动作做得行云流水,一看就是熟练工。
黄秀玉在一旁看得也忍不住笑起来,这比看戏都精彩。
“你家真热闹。”
黄秀玉撞了撞付芬兰的肩膀笑着说。
“我家承平要有你家张林活泼就好了。”
“屁!那不是活泼,那是缺心眼!成天就知道和我对着干。”
付芬兰觉得黄秀玉眼光有问题:“要我觉得,还是你家承平好。人勤快又顾家,多好!”
“好,都好。”
黄秀玉安抚付芬兰,确实都是好孩子。
别看张林在家咋咋呼呼的,在外也是能独当一面的大小伙了。
“好了,赶紧开始吧,再耽搁天都要黑了。”